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傳動結構包括可轉動的傳動軸,沿傳動軸的軸向方向等間距得設置徑向尺寸相同的連接節,每兩個連接節之間的連接軸節段的中部沿周向方向凸起形成軸向長度大于多晶硅片的邊長的滾輪,在滾輪下方設置圓形或狹長形的下風口,多晶硅片與滾輪之間發生的是線接觸,且多晶硅片由制絨槽出來之后,下表面在下風口吹出的風刀的作用下會很快風干,避免了滾輪印的形成,提高了多晶硅片制成后的外觀合格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
技術介紹
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的制絨生產一般采用多晶硅片制絨機,多晶硅片制絨機具有制絨槽、堿池、抽風,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包括滾輪、上風刀,每段傳動軸的中部沿周向方向朝外凸起形成滾輪,滾輪的軸向長度不超過多晶硅片的邊長,滾輪的兩端部分別沿周向方向朝外凸起各自形成一圈用于支承多晶硅片的邊沿,傳動方式采用的是鏈式傳動,多根傳動軸平行排布并轉動,多晶硅片放置在滾輪上并被傳動,多晶硅片先后經過制絨槽、堿池,在制絨槽、堿池之間設置位于滾輪上方的上風刀,用于將多晶硅片表面殘留的化學藥液吹干,由于上風刀吹不到多晶硅片的下表面,故多晶硅片的下表面仍會繼續發生化學反應,多晶硅片與滾輪的接觸面積較小,并且相接觸的地方的藥液也會相對少于下表面其它地方的藥液,在多晶硅片離開制絨槽到進入堿池的這段時間內,下表面上藥液多的地方發生的化學反應多于多晶硅片與滾輪接觸處的化學反應,多晶硅片下表面會形成明顯的滾輪印,影響了多晶硅片制成后的外觀合格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可避免多晶硅片的下表面形成滾輪印,提高了多晶硅片制成后的外觀合格率的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 所述傳動結構包括可轉動的用于傳動所述多晶硅片的傳動軸、等間距分布在所述傳動軸軸向方向上的多個連接節、所述風干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傳動軸上方的可向外吹送風刀的上風口,所述連接節將所述傳動軸分隔為等長的多段節段,每兩個所述連接節之間的一段所述傳動軸節段的中部沿周向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用于支承所述多晶硅片的滾輪,所述風干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輪的下方的可向外吹送用于干燥所述多晶硅片的下表面的風刀的下風口。優選地,所述傳動軸、所述連接節同軸設置,所述連接節的徑向尺寸大于所述滾輪的徑向尺寸,所述滾輪的軸向尺寸大于所述多晶硅片的邊長。優選地,所述上風口、所述下風口為圓形或狹長形。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每段傳動軸的中部沿周向方向朝外凸起形成滾輪,滾輪的軸向長度大于多晶硅片的邊長,硅片的下表面與滾輪的外周面的接觸面積較大,除設置在滾輪上方的上風口之外,在滾輪的下方增設有向多晶硅片的下表面吹送風刀的下風口,多晶硅片由制絨槽中出來后,在上風口、下風口的作用下,表面殘留的化學藥液很快被吹干,這樣多晶硅片的下表面不會形成滾輪印,提高了多晶硅片制成后的外觀合格率。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傳動軸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下風口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參見圖1所示,傳動軸I可不斷轉動,在實際中,設置多排等高的平行的傳動軸,轉動時帶動多晶硅片前進,在傳動軸I的軸向方向上均勻設置有連接節如2,連接節如2將傳動軸I分隔開為多個等長的傳動軸節段如5,每個傳動軸節段如5的中部沿周向方向朝外凸起形成滾輪如3,滾輪如3的軸向長度大于多晶硅片的邊長,這樣滾輪如3與多晶硅片之間發生的是長線接觸,改變了傳統的通過兩端的邊沿與多晶硅片發生短線段接觸進而支承并傳動多晶硅片的方式,在長線接觸的方式下,多晶硅片的重量均勻分布的滾輪如3上,連接節如2的徑向尺寸大于滾輪如2的徑向尺寸,多個連接節如2的徑向尺寸相同,確保了多個滾輪如3傳動的平穩性。參見圖2所示,在滾輪如3的下方設置下風口如4,下風口如4與水平面呈30度角設置,迎著多晶硅片傳動的方向朝外吹送風刀,多晶硅片由制絨槽出來后,在下風口如4吹出的風刀作用下,下表面很快風干,增設下風口如4后,下風口如4以及在滾輪如3的上方設置的上風口配合作用,可以在多晶硅片進入堿池前將其整個外表面風干,下風口如4的形狀為圓形或狹長形,狹長形的下風口吹出的風刀強勁,在本實施例中,將下風口如4設置為圓形,吹出的風刀均勻,起到了很好的風干效果,避免了多晶硅片的下表面形成滾輪印, 提聞了多晶娃片制成后的外觀合格率。權利要求1.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所述傳動結構包括可轉動的用于傳動所述多晶硅片的傳動軸、等間距分布在所述傳動軸軸向方向上的多個連接節、所述風干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傳動軸上方的可向外吹送風刀的上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節將所述傳動軸分隔為等長的多段節段,每兩個所述連接節之間的一段所述傳動軸節段的中部沿周向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用于支承所述多晶硅片的滾輪,所述風干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輪的下方的可向外吹送用于干燥所述多晶硅片的下表面的風刀的下風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所述連接節同軸設置,所述連接節的徑向尺寸大于所述滾輪的徑向尺寸,所述滾輪的軸向尺寸大于所述多晶硅片的邊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風口、所述下風口為圓形或狹長形。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傳動結構包括可轉動的傳動軸,沿傳動軸的軸向方向等間距得設置徑向尺寸相同的連接節,每兩個連接節之間的連接軸節段的中部沿周向方向凸起形成軸向長度大于多晶硅片的邊長的滾輪,在滾輪下方設置圓形或狹長形的下風口,多晶硅片與滾輪之間發生的是線接觸,且多晶硅片由制絨槽出來之后,下表面在下風口吹出的風刀的作用下會很快風干,避免了滾輪印的形成,提高了多晶硅片制成后的外觀合格率。文檔編號H01L31/18GK103000747SQ20111026496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專利技術者趙春慶, 蔣劍波, 莫毓東, 陸佳佳 申請人:昊誠光電(太倉)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多晶硅片制絨機的傳動與風干結構,所述傳動結構包括可轉動的用于傳動所述多晶硅片的傳動軸、等間距分布在所述傳動軸軸向方向上的多個連接節、所述風干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傳動軸上方的可向外吹送風刀的上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節將所述傳動軸分隔為等長的多段節段,每兩個所述連接節之間的一段所述傳動軸節段的中部沿周向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用于支承所述多晶硅片的滾輪,所述風干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輪的下方的可向外吹送用于干燥所述多晶硅片的下表面的風刀的下風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春慶,蔣劍波,莫毓東,陸佳佳,
申請(專利權)人:昊誠光電太倉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