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閉門器拉刀。
技術介紹
目前自動門的復位是靠安裝在門軸上的漸開線齒輪與活塞上的齒條桿嚙合來實現的。此套裝置被稱之為閉門器,安裝在門框上邊,自動門復位的動力來源于安裝在齒條桿一端的壓力彈簧。當自動門開啟時,門軸上的漸開線齒輪隨著門軸做同軸轉動,該漸開線齒輪與齒條桿上的齒條嚙合,帶動活塞做直線移動,其壓力將彈簧壓縮。此過程是將自動門的旋轉力轉變成直線作用力,這時,壓力彈簧就儲存了能量。當自動門處于無外力作用時,壓力彈簧儲存的能量就通過齒條桿傳遞給漸開線齒輪,帶動門軸做復位轉動。上述齒條是由拉刀控制線型,然而,均采用國外拉刀進行加工,造價高,供應周期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的閉門器拉刀。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方型拉刀兩側設有V型導向槽與機床上安裝的卡具上設置得V型鐵相對應,拉刀齒距10mm(軸向)前角15°、后角2.5°、齒形精度為0.02mm。本技術的優點是本技術閉門器拉刀運動簡單,拉削只需一個主運動,而進給運動則是靠拉刀刀齒升量來完成,易于操作,加工效率高,一次拉削行程中可完成粗,半精及精加工,加工一個閉門器,只需1分鐘左右,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拉刀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拉刀俯視圖; 圖3是本技術拉刀、V形鐵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由圖1-圖3可知,本技術是方型拉刀1兩側設有V型導向槽2與機床上安裝的卡具上設置得V型鐵3相對應,拉刀齒距10mm(軸向)前角15°、后角2.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閉門器拉刀,包括卡具、V形鐵,其特征在于:方型拉刀(1)兩側設有V型導向槽(2)與機床上安裝的卡具上設置得V型鐵(3)相對應,拉刀齒距10mm(軸向)前角15°、后角2.5°、齒形精度為0.02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心海,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第一工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3[中國|哈爾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