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地講就是一種魚丸的加工工藝。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味魚丸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流程:原料魚的選用→預處理→采肉→漂洗→脫水→配料擂潰→成形→水煮→冷卻→包裝。采用本加工工藝制作出的魚丸,保鮮時間長,口感獨特。而且可以大規模加工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魚丸的加工工藝
本專利技術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地講就是一種魚丸的加工工藝。
技術介紹
現有的魚丸煮沸后沒有嚼勁,尤其在高溫狀態下煮的時間過長,容易變散。這樣既 影響了口感,也影響消費者的食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制作出一種風味獨特的魚丸,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味魚丸的加工 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流程原料魚的選用一預處理一采肉一漂洗一脫水一配料擂潰一成形 —水煮一冷卻一包裝。I)原料魚的選用,選用草魚、青魚、鯉魚,規格1. 5千克以上,肉質厚實,鮮度較好;2)預處理,刮除鱗片,切去魚體上的胸鰭、背鰭、尾鰭,沿胸鰭基部切去頭部,剖開腹部, 去除內臟,洗去血污和內臟黑膜;3)采肉,用刀沿脊骨切下左右兩片背部肌肉,不能帶有骨刺、黑膜,并剝去魚皮;4)脫腥,將魚肉放入濃度為6%的鹽水中浸泡30分鐘,并不斷翻動;5)漂洗,將脫腥后的魚放在5倍的清水中,慢慢攪動8-10分鐘,倒去漂洗液,用循環水 反復沖洗,清除魚肉中含有的血液,保持魚肉潔白有光,肉質良好;6)擂潰,分為空擂、鹽擂和調味擂潰三個階段,空擂是將魚肉放入攪拌機內粗攪一次成 肉糜;鹽擂是將肉糜放入濃度為3%的鹽水中,攪拌研磨10分鐘,使魚肉變成粘性很強的溶 膠;最后是調味擂潰,先將O. 2%味精,3%的白糖,O. 2%的五香粉,O. 3%的姜粉(以魚肉重量 計)溶于水,倒入魚糜中,迅速攪拌3分鐘,將4%的淀粉溶于水,加入魚糜再攪拌3分鐘;7 )擠備,將潔凈鐵鍋中盛滿清水,左手鉆魚糜,從虎口處擠出魚丸,右手用羹勺接住,放 入清水鍋中,動作要快,魚丸形狀要圓,光澤度要高,擠出的魚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時,防止 粘連;8)汆制,汆魚丸要用旺火,也要防止沸滾,魚丸熟透后立即撈起,冷卻;9)包裝。采用本加工工藝制作出的魚丸,保鮮時間長,口感獨特。而且可以大規模加工生產。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描述。一種風味魚丸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流程原料魚的選用一預處理一采肉一漂洗 —脫水一配料擂潰一成形一水煮一冷卻一包裝。10)原料魚的選用,選用草魚、青魚、鯉魚,規格1. 5千克以上,肉質厚實,鮮度較 好;11)預處理,刮除鱗片,切去魚體上的胸鰭、背鰭、尾鰭,沿胸鰭基部切去頭部,剖開腹 部,去除內臟,洗去血污和內臟黑膜;12)采肉,用刀沿脊骨切下左右兩片背部肌肉,不能帶有骨刺、黑膜,并剝去魚皮;13)脫腥,將魚肉放入濃度為6%的鹽水中浸泡30分鐘,并不斷翻動;14)漂洗,將脫腥后的魚放在5倍的清水中,慢慢攪動8-10分鐘,倒去漂洗液,用循環水 反復沖洗,清除魚肉中含有的血液,保持魚肉潔白有光,肉質良好;15)擂潰,分為空擂、鹽擂和調味擂潰三個階段,空擂是將魚肉放入攪拌機內粗攪一次 成肉糜;鹽擂是將肉糜放入濃度為3%的鹽水中,攪拌研磨10分鐘,使魚肉變成粘性很強的 溶膠;最后是調味擂潰,先將O. 2%味精,3%的白糖,O. 2%的五香粉,O. 3%的姜粉(以魚肉重 量計)溶于水,倒入魚糜中,迅速攪拌3分鐘,將4%的淀粉溶于水,加入魚糜再攪拌3分鐘;16)擠備,將潔凈鐵鍋中盛滿清水,左手鉆魚糜,從虎口處擠出魚丸,右手用羹勺接住, 放入清水鍋中,動作要快,魚丸形狀要圓,光澤度要高,擠出的魚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時,防 止粘連;17)汆制,汆魚丸要用旺火,也要防止沸滾,魚丸熟透后立即撈起,冷卻;18)包裝。權利要求1.一種風味魚丸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流程原料魚的選用一預處理一采肉一漂洗一脫水一配料擂潰一成形一水煮一冷卻一包裝; 1)原料魚的選用,選用草魚、青魚、鯉魚,規格1.5千克以上,肉質厚實,鮮度較好; 2)預處理,刮除鱗片,切去魚體上的胸鰭、背鰭、尾鰭,沿胸鰭基部切去頭部,剖開腹部,去除內臟,洗去血污和內臟黑膜; 3)采肉,用刀沿脊骨切下左右兩片背部肌肉,不能帶有骨刺、黑膜,并剝去魚皮; 4)脫腥,將魚肉放入濃度為6%的鹽水中浸泡30分鐘,并不斷翻動; 5)漂洗,將脫腥后的魚放在5倍的清水中,慢慢攪動8-10分鐘,倒去漂洗液,用循環水反復沖洗,清除魚肉中含有的血液,保持魚肉潔白有光,肉質良好; 6)擂潰,分為空擂、鹽擂和調味擂潰三個階段,空擂是將魚肉放入攪拌機內粗攪一次成肉糜;鹽擂是將肉糜放入濃度為3%的鹽水中,攪拌研磨10分鐘,使魚肉變成粘性很強的溶膠;最后是調味擂潰,先將0. 2%味精,3%的白糖,0. 2%的五香粉,0. 3%的姜粉(以魚肉重量計)溶于水,倒入魚糜中,迅速攪拌3分鐘,將4%的淀粉溶于水,加入魚糜再攪拌3分鐘; 7)擠備,將潔凈鐵鍋中盛滿清水,左手鉆魚糜,從虎口處擠出魚丸,右手用羹勺接住,放入清水鍋中,動作要快,魚丸形狀要圓,光澤度要高,擠出的魚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時,防止粘連; 8)汆制,汆魚丸要用旺火,也要防止沸滾,魚丸熟透后立即撈起,冷卻; 9)包裝。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地講就是一種魚丸的加工工藝。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味魚丸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流程原料魚的選用→預處理→采肉→漂洗→脫水→配料擂潰→成形→水煮→冷卻→包裝。采用本加工工藝制作出的魚丸,保鮮時間長,口感獨特。而且可以大規模加工生產。文檔編號A23L1/326GK102987451SQ20111026637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9日專利技術者童友忠 申請人:童友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風味魚丸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流程:原料魚的選用→預處理→采肉→漂洗→脫水→配料擂潰→成形→水煮→冷卻→包裝;1)原料魚的選用,選用草魚、青魚、鯉魚,規格1.5千克以上,肉質厚實,鮮度較好;2)預處理,刮除鱗片,切去魚體上的胸鰭、背鰭、尾鰭,沿胸鰭基部切去頭部,剖開腹部,去除內臟,洗去血污和內臟黑膜;3)采肉,用刀沿脊骨切下左右兩片背部肌肉,不能帶有骨刺、黑膜,并剝去魚皮;4)脫腥,將魚肉放入濃度為6%的鹽水中浸泡30分鐘,并不斷翻動;5)漂洗,將脫腥后的魚放在5倍的清水中,慢慢攪動8?10分鐘,倒去漂洗液,用循環水反復沖洗,清除魚肉中含有的血液,保持魚肉潔白有光,肉質良好;6)擂潰,分為空擂、鹽擂和調味擂潰三個階段,空擂是將魚肉放入攪拌機內粗攪一次成肉糜;鹽擂是將肉糜放入濃度為3%的鹽水中,攪拌研磨10分鐘,使魚肉變成粘性很強的溶膠;最后是調味擂潰,先將0.2%味精,3%的白糖,0.2%的五香粉,0.3%的姜粉(以魚肉重量計)溶于水,倒入魚糜中,迅速攪拌3分鐘,將4%的淀粉溶于水,加入魚糜再攪拌3分鐘;7)擠備,將潔凈鐵鍋中盛滿清水,左手鉆魚糜,從虎口處擠出魚丸,右手用羹勺接住,放入清水鍋中,動作要快,魚丸形狀要圓,光澤度要高,擠出的魚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時,防止粘連;8)汆制,汆魚丸要用旺火,也要防止沸滾,魚丸熟透后立即撈起,冷卻;9)包裝。...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童友忠,
申請(專利權)人:童友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