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車輛用太陽光線跟蹤太陽能電池裝置。該裝置包括:車身面板,其具有安裝太陽能電池的頂面;一個或多個高度可調致動器,其安裝在車身面板的底面上并且上下移動;以及集成控制器,其通過綜合使用從安裝在車輛上的各種傳感器輸出的信號來控制高度可調致動器的操作,該信號由集成控制器用于確定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定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車輛用太陽光線跟蹤太陽能電池裝置。更特別地,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輛用太陽光線跟蹤太陽能電池裝置,其能夠依照太陽光線的照射角度以及車輛的位置和姿勢,通過調整太陽能電池所安裝的車身面板的傾斜度(tilt)而最優化太陽光線收集。
技術介紹
隨著對生態友好能源領域的全球興趣的增長,已進行了將例如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裝置應用于車輛的諸多研究。尤其是,對于開發車輛用太陽能電池的期望已激發了巨大的興趣。例如,安裝有硅太陽能電池板的天窗已應用于混合電動車輛(HEV)的車身頂部。然而,當太陽能電池安裝在車輛上時,太陽光線收集率基于車輛當前位置和姿勢而顯著變化。因此,由于太陽光線收集率不能始終最優化,所以車輛用太陽能電池具有比實際可能的發電效率低的缺點。另外,由于與通常安裝在建筑物的外墻或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相比,安裝在車輛上的太陽能電池具有有限的可安裝空間,所以在占據盡可能少的空間的有限區域內,盡可能多地獲得最大發電效率很重要。在本
技術介紹
部分中公開的以上信息僅用于增強對于本專利技術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構成本國內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太陽光線跟蹤太陽能電池裝置,其被配置成通過在車輛面板上安裝能夠使安裝有太陽能電池的車輛面板升高和降低的致動器,并且通過基于車輛位置和姿勢以及太陽光線的照射角度控制致動器的操作,來調整安裝有太陽能電池的車身面板的傾斜度,而最優化太陽光線收集。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車輛用太陽光線跟蹤太陽能電池裝置,包括車身面板,其具有安裝太陽能電池的頂面;一個或多個高度可調致動器,其安裝在車身面板的底面上并且上下移動;以及集成控制器,其通過綜合使用安裝在車輛上的各種傳感器所輸出的信號,控制高度可調致動器的操作。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高度可調致動器可安裝在車身面板底面的各個角部并且擴張和收縮,以使車身面板的各個角部升高和降低。在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高度可調致動器可另外安裝在車身面板底面的各個中間邊緣部并且擴張和收縮,以使車身面板的各個邊緣升高和降低。在又一示例性實施例中,傳感器可選自以下裝置室外溫度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磁場傳感器及其組合,并且集成控制器通過使用從至少一種傳感器輸出的信號,來控制高度可調致動器的操作。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由于安裝在車身面板上的太陽能電池依照從安裝在車輛上的傳感器輸出的信息信號來跟蹤太陽光線,因此太陽能電池板能夠最佳地收集太陽光線以最大化太陽光線收集率,并且因而無論太陽光線的照射角度以及車輛的姿勢和位置如何,都能夠最大化發電效率。在下文中討論本專利技術的其他方面和示例性實施例。附圖說明現在將參照附圖中示出的某些示例性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特征,附圖在下文中僅以例示的方式給出,因此不限制本專利技術,并且其中圖I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車輛用太陽能電池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車輛用太陽能電池裝置的示意圖;并且圖3至6是示出圖I的太陽能電池裝置的各種操作狀態的視圖。附圖中給出的附圖標記包括對以下進一步討論的下列元件的參照10 :車輛表面11 :安裝太陽能電池的車身面板12 :面板支承13:支承14 :齒條(rack gear)15:電機16 :集成控制器17 :安裝在車輛上的傳感器18 :高度可調致動器18a :角部致動器18b、18c :中間邊緣致動器應該理解的是,附圖不一定按照比例繪制,而是呈現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的各種示例性特征的某種程度的簡化表現形式。文中所公開的包括例如具體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狀的本專利技術的具體設計特征,將部分地由特定目的的應用和使用環境來確定。在圖中,貫穿附圖的多幅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相同或等價的部件。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將詳細參考本專利技術的各種實施例,其實例在附圖中示出并在以下予以說明。雖然將結合示例性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但是將會理解的是,本說明并非意在將本專利技術限制于這些示例性實施例。相反,本專利技術的意圖在于不僅涵蓋這些示例性實施例,而且涵蓋可包括在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的各種替代方式、改型、等價方式以及其他實施例。應該理解的是,本文所使用的術語“車輛”或“車輛的”或者其他類似術語包括通常的機動車輛,例如包括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公共汽車、卡車、各種商用車輛在內的客運車輛,包括各種艇和船在內的水運工具、以及飛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動力車輛、電動車輛、插電式混合電動車輛、氫動力車輛和其他代用燃料車輛(例如,從石油之外的資源取得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及的,混合動力車輛是具有兩種或更多種動力源的車輛,例如同時擁有汽油動力和電動力的車輛。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輛用太陽能電池裝置,其能夠依照太陽光線的照射角度,可變地改變安裝太陽能電池的車身面板的姿勢。車身面板被設計成,通過綜合使用從安裝在車輛上的多種傳感器輸出的信號執行控制的集成控制器,依照太陽光線的照射角度以及車輛的位置和姿勢,在多種方向上傾斜。因此,本專利技術被設計成,通過依照太陽光線的照射角度以及車輛的姿勢和位置,控制安裝在車身面板上的太陽能電池的傾斜度,而最優化太陽光線的收集。如圖I和2中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車輛用太陽能電池裝置可包括車身面板11,在其上安裝太陽能電池;多個高度可調致動器18,其安裝在車身面板11的底面上,并且被配置成根據集成控制器16執行的控制而上下擴張和收縮。集成控制器16通過綜合使用從安裝在車輛上的多種傳感器17輸出的信號,來執行致動器的控制。該車輛面板11可安裝在車輛的朝外的表面上,例如車輛頂部。可通過高度可調致動器18的操作,有效地實現安裝太陽能電池的車身面板11的角度調整。例如,如圖I中所示,高度可調致動器18可劃分為角部致動器18a和中間致動器18b。角部致動器18a可分別設置在車身面板11的下表面或底面的角部。角部致動器18a上下擴張和收縮操作,從而取決于特定的致動器被指示如何移動,而使車身面板11的各個角部升高或降低。例如,可控制一個致動器18c移動第一規定距離,同時可控制其它致動器移動第二規定距離。替換性地,為了為車身面板11提供更穩定的支撐,可在車身面板11的相反角部之間的車身面板11的邊緣的中間部分(也稱為“中間邊緣部”)布置中間致動器18b。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如圖2中所示,高度可調致動器18c可安裝在車身面板11的底面/下表面的邊緣的中間部分,以便在豎直方向上擴張或收縮,從而使車身面板11的至少一個邊緣以及車輛面板的兩個其他邊緣的至少一部分升高或降低。例如,可以任何方向的角度使面板傾斜,該角度能夠通過以特定組合擴張和收縮致動器而適當形成。如圖I中所示,當在車身面板11的角部布置角部致動器18a時,車身面板11的至少一個選定的角部通過集成控制器16的控制而被升高或降低。當車身面板11除了一個角部之外的所有角部均被升高時,車身面板11的左前、左后、右前和右后部分的其中之一被舉起。參照圖6,當車身面板11除了左前角部之外的所有角部均被升高時,車身面板11在右后部分被舉起。此時,右后致動器18a的擴張長度處于其最聞點,而左后和右如致動器18a以及中間(中間邊緣)致動器18b依照要求的車身面板11的傾斜度,收縮/擴張至適當的長度。即,當車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輛用太陽光線跟蹤太陽能電池裝置,包括:車身面板,具有安裝太陽能電池的頂面;一個或多個高度可調致動器,安裝在所述車身面板的底面上,并且上下移動;以及集成控制器,其配置成基于從安裝在所述車輛上的各種傳感器輸出的信號,控制所述高度可調致動器的操作,所述信號被所述集成控制器用于確定所述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定位。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9.05 KR 10-2011-00898621.一種車輛用太陽光線跟蹤太陽能電池裝置,包括 車身面板,具有安裝太陽能電池的頂面; 一個或多個高度可調致動器,安裝在所述車身面板的底面上,并且上下移動;以及 集成控制器,其配置成基于從安裝在所述車輛上的各種傳感器輸出的信號,控制所述高度可調致動器的操作,所述信號被所述集成控制器用于確定所述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定位。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光線跟蹤太陽能電池裝置,其中所述高度可調致動器安裝在所述車身面板的底面的各個角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元中,張容準,金容九,宋仁雨,宋美蓮,李起春,金相學,李芝容,
申請(專利權)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