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潤滑系統,包括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和油管,電動潤滑泵與分油塊之間、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本系統所述連接是指油管與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及其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接頭、卡套實現連接,不需要連接處用堵塞堵住,在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還裝有二級加油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動潤滑系統,可以實現長距離加油。而如果超過一定距離后,通過增加手掀泵的方式可以保證長距離加油的油壓穩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潤滑系統,涉及潤滑領域。
技術介紹
在鋼廠、煤礦等工礦企業,一條生產線需要有多處進行周期性的加油潤滑。專利號為201110374345. X,名稱為“軋坯機稀油潤滑裝置”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潤滑加油技術方案,其通過進油管、回油管將潤滑油泵站和軋機連接,軋機內再通過分油器和進、回油管將稀油送至各個加油點。該技術方案存在的缺陷是,只能用于加油點較集中的設備,比如軋機等,如果加油點相距較遠則不能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潤滑系統不能進行長距離加油的問題,為此本技術提供一種能實現長距離加油的自動潤滑系統,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自動潤滑系統,包括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和油管,電動潤滑泵與分油塊之間、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本系統所述連接是指油管與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及其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接頭、卡套實現連接,不需要連接處用堵塞堵住,在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還裝有二級加油泵。添加二級加油泵的原因在于,油壓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弱,為此需要提供新的動力。進一步,在設備潤滑點之前的油管上還裝有計量器。計量器的目的是很好的測量油壓和流量,為適時調整流量提供條件。進一步,油管上裝有管夾。畢竟油路是帶有油壓的,如果不裝管夾油管接頭會松動,從而導致漏油。進一步,多個分油塊之間串聯、并聯或者混聯而成。實踐中,可以根據需要將多個分油塊串聯、并聯,或者串聯、并聯皆有。進一步,所述油管是高壓膠管。如果油路油壓較高,應該用高壓膠管。進一步,上述油管是外帶彈簧護套的尼龍管。如果油壓不高,可以使用帶彈簧護套的尼龍管。進一步,上述油管是紫銅管。如果采用的是油氣潤滑,壓力不高,可以用紫銅管輸送。進一步,上述二級加油泵是手掀泵。超過一定距離后,油壓會減弱,為此需要增加手掀栗。更進一步,上述分油塊是多通分油塊或者三通分油塊。可以根據現場需要選用多通分油塊或者三通分油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技術提供的自動潤滑系統,可以實現長距離加油。而如果超過一定距離后,通過增加手掀泵的方式可以保證長距離加油的油壓穩定。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 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是在離潤滑油泵較近處加裝二級加油泵的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在離潤滑油泵較遠處加裝二級加油泵的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潤滑油泵。 2至5、21,三通分油塊。6至11、19、20,多通分油塊。13,手掀栗。 14,接頭。15,卡套。16,管夾。 17,堵塞。 18,計量器。在圖I中,12是指高壓膠管,在圖2中,12是指紫銅管。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I如圖I所示,油液經潤滑油泵I送入三通分油塊2,經三通分油塊2之后的一只油路依次與多通分油塊6、多通分油塊7、三通分油塊3串聯,然后經三通分油塊3后的一路與多通分油塊8、多通分油塊9連接,另一路與多通分油塊10、三通分油塊4、三通分油塊5串聯,三通分油塊4、三通分油塊5之間是并聯。經三通分油塊2的另一只油路連接至手掀泵13,并與多通分油塊11串聯。未聯接的油口用堵塞17堵住。高壓膠管12上裝有管夾16,在油路上還裝有計量器18。實施例2如圖2所示,離潤滑油泵I較遠的多通分油塊8之后,連接有手掀泵13,之后通到三通分油塊21,之后并聯至多通分油塊19、多通分油塊2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技術提供的自動潤滑系統,可以實現長距離加油。而如果超過一定距離后,通過增加手掀泵的方式可以保證長距離加油的油壓穩定。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潤滑系統,包括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和油管,電動潤滑泵與分油塊之間、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本系統所述連接是指油管與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及其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接頭、卡套實現連接,不需要連接處用堵塞堵住,其特征在于在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還裝有二級加油泵。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在設備潤滑點之前的油管上還裝有計量器。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油管上裝有管夾。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是高壓膠管。5.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是外帶彈簧護套的尼龍管。6.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是紫銅管。7.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加油泵是手掀栗。8.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塊是多通分油塊或者三通分油塊。專利摘要一種自動潤滑系統,包括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和油管,電動潤滑泵與分油塊之間、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本系統所述連接是指油管與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及其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接頭、卡套實現連接,不需要連接處用堵塞堵住,在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還裝有二級加油泵。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技術提供的自動潤滑系統,可以實現長距離加油。而如果超過一定距離后,通過增加手掀泵的方式可以保證長距離加油的油壓穩定。文檔編號F16N7/38GK202756876SQ20122029190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專利技術者吳建國 申請人:無錫天惠塑機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潤滑系統,包括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和油管,電動潤滑泵與分油塊之間、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本系統所述連接是指油管與電動潤滑泵、分油塊及其設備潤滑點之間通過接頭、卡套實現連接,不需要連接處用堵塞堵住,其特征在于:在分油塊與設備潤滑點之間還裝有二級加油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建國,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天惠塑機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