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4202744 閱讀: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7 19:42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包括殼體以及主動齒輪、過渡齒輪和輸出齒輪,所述殼體的內腔的底部設置有裝滿潤滑油的油槽,所述主動齒輪的下部浸泡在所述油槽內,所述殼體在與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噴油嘴,所述輸出齒輪的旋轉方向為從所述輸出齒輪的下端點經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向所述輸出齒輪的上端點方向。通過在殼體的內腔底部設置油槽,并將噴油嘴設置在與輸出齒輪和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相對應位置的殼體上,借助主動齒輪和輸出齒輪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引導潤滑油對主動齒輪或輸出齒輪及相應的軸承進行潤滑,結構和工藝簡單、加工難度低且潤滑效果相對較好。

    Self lubricating system of force tak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elf lubrication system of a force ta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driving gear, a transition gear and the output gear, the cavity of the shel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il tank filled with lubricating oil, the driving gear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oil immersed in the groove of the shell transition position meshing gear the corresponding set of nozzle in the output with the gear and the rotating direction of the output gear of the gear meshing point between the upper transition point to the output gear direction from the lower end of the output gear output by the gear and the. The oil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and the shell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meshing poi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nozzle and the output gear and the transition gear by means of centrifugal force on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output gear rotation of the guide bearing oil for lubrication of the driving gear or the output gear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and process simple, low processing difficulty and the lubrication effect is relatively goo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潤滑系統,特別是一種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
    技術介紹
    在挖掘機等特種車輛上,不僅需要為發動機為車輛的行駛提供動力,也需要發動機提供一部分或者全部動力用于驅動其他部件,這就需要在這類特種車輛的發動機上安裝取力器。傳統的取力器通常包括依次嚙合的主動齒輪、過渡齒輪和輸出齒輪以及用于潤滑各個齒輪的潤滑系統,其中潤滑系統的結構通常較為復雜。如公開號為CN204226002U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的一種具有內置潤滑油道的發動機取力器,包括殼體、軸齒輪、油腔、前軸承、后軸承,在殼體前端設凸臺,凸臺上有直通油腔的進油道,進油道的外端口由密封螺塞總成封閉,凸臺的前端面上有過渡油道通向進油道,過渡油道與后齒輪室上的出油口對應。所述的進油道為階梯狀,其接近油腔的內側進油道直徑為2~4mm,其外側進油道直徑為7~9mm。所述的密封螺塞總成包括螺塞和O型密封圈。過渡油道與后齒輪室出油口通過裝配關系相連,機油依次流經后齒輪室出油口、過渡油道、階梯狀進油道,然后噴射到取力器殼體內油腔,從而對取力器總成內的軸承進行潤滑。但是由于取力器的殼體一般為鑄件,在鑄件內設置油路的工藝較為復雜,加工難度相對較大,且潤滑效果也有待改善。有鑒于此,本申請人對取力器的潤滑系統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和工藝簡單、加工難度低且潤滑效果相對較好的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且依次嚙合的主動齒輪、過渡齒輪和輸出齒輪,所述輸出齒輪位于所述過渡齒輪的側上方,所述殼體的內腔的底部設置有裝滿潤滑油的油槽,所述主動齒輪的下部浸泡在所述油槽內,所述殼體在與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噴油嘴,所述噴油嘴的噴射方向朝向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所述輸出齒輪的旋轉方向為從所述輸出齒輪的下端點經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向所述輸出齒輪的上端點方向。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殼體內的過渡輪軸,所述過渡輪軸上套設有軸承和軸承端蓋,所述過渡齒輪套設在所述軸承上,所述殼體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軸承端蓋之間形成儲油腔,所述過渡輪軸上開設有與所述儲油腔連通的潤滑通道.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潤滑通道一端的開口朝向所述軸承。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軸承有兩個,兩個所述軸承之間設置有固定在所述過渡齒輪上的擋圈。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潤滑通道朝向所述軸承的一端的開口朝上布置且位于兩個所述軸承之間,所述儲油腔內的潤滑油液面高于所述過渡輪軸的上端點的水平位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兩個所述軸承相向的一側分別設置有套設在所述過渡輪軸上的擋環,所述潤滑通道朝向所述軸承的一端的開口位于兩個所述擋環之間,且兩個所述擋環之間形成儲油槽。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軸承為圓柱滾子軸承。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主動齒輪位于所述過渡齒輪的側下方,且所述主動齒輪和所述輸出齒輪分別位于所述過渡齒輪的兩側,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在殼體的內腔底部設置油槽,并將噴油嘴設置在與輸出齒輪和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相對應位置的殼體上,借助主動齒輪和輸出齒輪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引導潤滑油對主動齒輪或輸出齒輪及相應的軸承進行潤滑,與傳統在殼體上設置油路的技術方案相比,結構和工藝簡單、加工難度低且潤滑效果相對較好。2.通過在過渡輪軸上設置潤滑通道,利用潤滑通道和儲油腔之間的壓差對軸承進行潤滑,有效確保了潤滑油的供應量,潤滑效果相對較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接觸的取力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緊湊的取力器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中局部剖視,且連接有發動機曲軸和飛輪;圖3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緊湊的取力器的自潤滑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所示為潤滑液的流動方向。各圖中標示對應如下:10-殼體; 20-主動齒輪;30-過渡齒輪; 31-過渡輪軸;32-軸承; 33-軸承端蓋;34-擋圈; 40-輸出齒輪;41-第一花鍵孔; 51-螺栓;52-定位銷; 53-曲軸;54-飛輪; 61-彈性體;62-第二花鍵孔; 63角接觸軸承;71-噴油嘴; 72-儲油腔;73-潤滑通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結構緊湊的取力器,包括殼體10以及設置在殼體10內且依次嚙合的主動齒輪20、過渡齒輪30和輸出齒輪40,其中輸出齒輪40位于過渡齒輪30的側上方,主動齒輪20位于過渡齒輪30的側下方,且主動齒輪20和輸出齒輪40分別位于過渡齒輪30的兩側。主動齒輪20和發動機之間設置有連接結構,也即為取力器與發動機的連接結構。具體的,本實施例的取力器還包括螺栓51和定位銷52,且主動齒輪20上分別開設有穿孔和定位孔,穿孔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穿孔有五個,當然與之對應的螺栓51也有五個,五個穿孔以主動齒輪20的軸線為中心圓周布置在主動齒輪20上,定位孔只有一個,位于其中兩個穿孔之間。各螺栓51分別穿插在各穿孔上,且各螺栓的兩端分別與發動機的飛輪和曲軸連接,定位銷52穿插在定位孔內,且定位銷52的兩端也分別穿插在發動機的飛輪和曲軸上。相應的,與本實施例的取力器連接的發動機需要具有曲軸53和飛輪54,飛輪54上也開設有穿孔,該穿孔也有五個且與主動齒輪20上的穿孔一一對應,曲軸53上開設有五個與飛輪54或主動齒輪20上的穿孔一一對應的螺紋孔,即各螺紋孔也以主動齒輪20的軸線為中心圓周布置在曲軸53上,同時,曲軸53和飛輪54上在于主動齒輪20上的定位孔相對應的位置處也開設有定位孔,即曲軸53、飛輪54和主動齒輪20的對應位置上分別開設有定位孔,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從市場上直接購買獲得的發動機的曲軸53上通常已經具有五個圓周布置的螺紋孔,實際生產中,只需在根據曲軸53上的螺紋孔的位置在飛輪54和主動齒輪20上開設穿孔即可。各螺栓51依次穿過飛輪54和主動齒輪20上對應的穿孔并螺旋連接在對應的螺紋孔上,定位銷52依次穿插在飛輪54、主動齒輪20和曲軸53的定位孔上,以此實現發動機和取力器之間的連接,結構緊湊且穩定性較好。過渡齒輪30通過過渡輪軸31安裝在殼體10內,即本實施例的取力器還包括固定在殼體10內的過渡輪軸31,過渡輪軸31為梯形軸,且過渡輪軸31上套設有軸承32和軸承端蓋33,其中軸承32位于軸承端蓋33和過渡輪軸31的臺階面之間,過渡齒輪30套設在軸承32上。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軸承32有兩個,且都為圓柱滾子軸承,兩個軸承32之間設置有固定在過渡齒輪30上的擋圈34,擋圈34既可將兩個軸承32相互隔離開,也可防止過渡齒輪30在轉動的過程中產生軸向躥動。輸出齒輪40通過角接觸軸承63安裝在殼體10內,且輸出齒輪40與柱塞泵或液壓泵的傳動軸之間上設置有傳動連接結構,具體的,本實施例的取力器還包括彈性體61,且輸出齒輪40上設置有與輸出齒輪40同軸的第一花鍵孔41。彈性體61的外側面上設置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且依次嚙合的主動齒輪、過渡齒輪和輸出齒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齒輪位于所述過渡齒輪的側上方,所述殼體的內腔的底部設置有裝滿潤滑油的油槽,所述主動齒輪的下部浸泡在所述油槽內,所述殼體在與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噴油嘴,所述噴油嘴的噴射方向朝向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所述輸出齒輪的旋轉方向為從所述輸出齒輪的下端點經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向所述輸出齒輪的上端點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且依次嚙合的主動齒輪、過渡齒輪和輸出齒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齒輪位于所述過渡齒輪的側上方,所述殼體的內腔的底部設置有裝滿潤滑油的油槽,所述主動齒輪的下部浸泡在所述油槽內,所述殼體在與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噴油嘴,所述噴油嘴的噴射方向朝向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所述輸出齒輪的旋轉方向為從所述輸出齒輪的下端點經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之間的嚙合點向所述輸出齒輪的上端點方向。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殼體內的過渡輪軸,所述過渡輪軸上套設有軸承和軸承端蓋,所述過渡齒輪套設在所述軸承上,所述殼體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軸承端蓋之間形成儲油腔,所述過渡輪軸上開設有與所述儲油腔連通的潤滑通道。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力器的自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幫亮林秀丹周紅梅吳鑫淼
    申請(專利權)人:泉州鑫豪工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免费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免费A级毛片无码久久版 |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秋霞鲁丝片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