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潤滑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包括油箱、輸油管路、微量油泵、固定支架、油刷,其特征在于:油箱的油路輸出端采用輸油管路連接微量油泵的油路輸入端,微量油泵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的一個信號輸出端,微量油泵的油路輸出端采用另一輸油管路連接油刷。同現有技術相比,自動潤滑通過電控部分實現實時智能工作潤滑,避免了一般的潤滑器不管工作與否,不間斷供油而造成潤滑油浪費問題;通過油刷將油均勻地涂抹到被潤滑的機體上,防止了一般潤滑器潤滑不均勻導致的局部缺油磨損或局部潤滑油過多而滴漏造成浪費和污染環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潤滑裝置
,具體地說是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
技術介紹
目前,用于起重設備的轉筒鋼絲繩或小車軌道,觀光纜車、電梯等使用的卷揚鋼絲繩,傳動的鏈輪鏈條以及開式齒輪,直接暴露于外界的環境中,如果不能得到潤滑油的保護,容易造成生銹斷裂或者運動表面的干磨擦產生發熱而加劇磨損,直接影響到鋼絲繩,鏈條和齒輪的使用壽命以及設備的使用安全,傳統的對它們進行潤滑的方式是涂抹潤滑脂或利用給油器進行潤滑。涂抹潤滑脂的方式由于油脂粘度大,很難分布均勻,保護效果較差,多油的地方在運動中易粘到其他零部件上,造成污跡,同時容易脫落,掉在地上造成工作人員踩到而滑倒,浪費潤滑脂和污染環境;利用給油器進行稀油潤滑,由于油粘度低,出油量大,容易從鋼絲繩或軌道上滴落,造成浪費和環境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很好地潤滑鋼絲繩、鏈條鏈輪、開式齒輪和小車軌道,安裝維護簡單,出油量可調節,潤滑均勻充分的一種自動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包括油箱、輸油管路、微量油泵、固定支架、油刷,其特征在于油箱的油路輸出端采用輸油管路連接微量油泵的油路輸入端,微量油泵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的一個信號輸出端,微量油泵的油路輸出端采用另一輸油管路連接油刷。所述的油箱的上方設有油口,油口上設有油蓋,油蓋的一側設有油位傳感器,油位傳感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的另一信號輸出端,油箱前方一側設有油位指示器。所述的微量油泵上方一側設有油量調節旋鈕。本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自動潤滑通過電控部分實現實時智能工作潤滑,避免了一般的潤滑器不管工作與否,不間斷供油而造成潤滑油浪費問題;微量油泵的出油量可根據實際的需要調整出油大小,通過調節旋鈕操作,方便實用;潤滑油箱可根據現場實際需要安裝,可以高于或低于油泵,自由靈活,克服了一般的潤滑器只能將油箱安裝在輸油器上方的缺陷;通過油刷將油均勻地涂抹到被潤滑的機體上,防止了一般潤滑器潤滑不均勻導致的局部缺油磨損或局部潤滑油過多而滴漏造成浪費和污染環境。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參見圖I, I為油箱,2為輸油管路,3為微量油泵,4為固定支架,5為油刷,6為油蓋,7為油位指示器,8為油位傳感器,9為油量調節旋鈕,10為另一輸油管路,11為控制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包括油箱、輸油管路、微量油泵、固定支架、油刷,其特征在于油箱I的油路輸出端采用輸油管路2連接微量油泵3的油路輸入端,微量油泵3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11的一個信號輸出端,微量油泵3的油路輸出端采用另一輸油管路10連接油刷5 ;油箱I的上方設有油口,油口上設有油蓋6,油蓋6的一側設有油位傳感器8,油位傳感器8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11的另一信號輸出端,油箱I前方一側設有油位指示器7 ;微量油泵3上方一側設有油量調節旋鈕9。通過油蓋6處的加油口,加入潤滑油,從油位指示器7,觀察油箱I內的潤滑油深度,確保潤滑油的正常容量。當電控部分檢測到被潤滑體工作,如鋼絲繩、鏈條動作,開式齒輪、小車轉動等,控制箱11控制微量油泵3工作,通過輸油管2從油箱I內輸 入潤滑油,在油量調節旋鈕9設定的輸出油量下,油量調節為每分鐘(Γ30毫升,從另一輸油管路10輸出潤滑油到油刷5,然后潤滑油通過油刷5的細小毛刷分散涂抹到被潤滑的鋼絲繩上,從而實現鋼絲繩的自動潤滑。如果發現鋼絲繩上潤滑油過多或不夠,可旋轉微量油泵3上的油量調節旋鈕9,減少或增加輸出到油刷5上的潤滑油。當鋼絲繩停止工作,電控部分自動斷開微量油泵3,潤滑供油馬上停止。如果油箱I內的潤滑油容量在正常工作容量以下,油位傳感器8通過電控部分自動斷開微量油泵3,停止潤滑,而不管鋼絲繩是否工作,直到潤滑油箱重新添加潤滑油為止。權利要求1.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包括油箱、輸油管路、微量油泵、固定支架、油刷,其特征在于油箱(I)的油路輸出端采用輸油管路(2)連接微量油泵(3)的油路輸入端,微量油泵(3)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11)的一個信號輸出端,微量油泵(3)的油路輸出端采用另一輸油管路(10)連接油刷(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I)的上方設有油口,油口上設有油蓋(6),油蓋(6)的一側設有油位傳感器(8),油位傳感器(8)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11)的另一信號輸出端,油箱(I)前方一側設有油位指示器(7)。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油泵(3)上方一側設有油量調節旋鈕(9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潤滑裝置
,具體地說是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包括油箱、輸油管路、微量油泵、固定支架、油刷,其特征在于油箱的油路輸出端采用輸油管路連接微量油泵的油路輸入端,微量油泵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的一個信號輸出端,微量油泵的油路輸出端采用另一輸油管路連接油刷。同現有技術相比,自動潤滑通過電控部分實現實時智能工作潤滑,避免了一般的潤滑器不管工作與否,不間斷供油而造成潤滑油浪費問題;通過油刷將油均勻地涂抹到被潤滑的機體上,防止了一般潤滑器潤滑不均勻導致的局部缺油磨損或局部潤滑油過多而滴漏造成浪費和污染環境。文檔編號F16N29/00GK202756877SQ20122029273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專利技術者任遇明, 范以齊, 郭建勛 申請人:上海云童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器,包括油箱、輸油管路、微量油泵、固定支架、油刷,其特征在于:油箱(1)的油路輸出端采用輸油管路(2)連接微量油泵(3)的油路輸入端,微量油泵(3)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11)的一個信號輸出端,微量油泵(3)的油路輸出端采用另一輸油管路(10)連接油刷(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遇明,范以齊,郭建勛,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云童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