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破碎機用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該裝置包括圓螺母、外密封圈、油杯、軸承、自動加油接頭、輸油管、軸承座、內密封圈。軸承安裝到軸承座內孔,通過圓螺母并緊軸向定位,軸承座內外兩側分別通過內外密封圈密封;自動加油接頭通過螺紋旋合在軸承座上,另一頭連接自動潤滑系統的輸油管,輸油管連接到干油泵,從干油泵處獲得加油動力;油杯旋合安裝在軸承座自動加油口上,當自動潤滑系統出項故障時,可使用油槍通過油杯手動向軸承座加油。該裝置集成了手動潤滑系統和自動潤滑系統各自的優點,并對自動潤滑系統增加了移動式補油裝置對空氣和雜質進行過濾,增加了干油泵保護、PLC循環控制等功能,可徹底解決因補油不足造成的軸承燒壞現象,確保潤滑可靠,保障設備正常運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破碎機械領域,具體涉及ー種破碎機用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早期生產的破碎機,其軸承潤滑多采用傳統的手工加注潤滑油來實現(見圖1),此種潤滑方式簡單可靠,但較為麻煩,需要定期對各個潤 滑點進行補油,且對工人勞動強度較大。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于設備操作的方便性及舒適性越來越高,自動潤滑裝置也就應運而生,它代替了工人繁瑣的體力勞動,且可以與主機PLC對接,通過PLC設定,定期發出補油信號,向軸承座補油,因此,自動潤滑裝置被目前國內外大多數破碎機米用。但是,自動潤滑裝置在實際應用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如下。潤滑油脂內混入的空氣被注入軸承,導致軸承溫升異常。由于加油泵內潤滑油加入為人為手工加入,潤滑油加入時極可能混入外界雜質,雜質堵住管路通油不暢,細小硬物雜質進入加油泵柱塞時會對柱塞配合表面進行磨損,導致內泄量增加,且雜質進入軸承導致軸承異常磨損。—旦某路潤滑油路發生泄漏,軸承就不能夠及時得到補油,導致軸承燒壞。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破碎機用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本技術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破碎機用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該裝置包括圓螺母、外密封圈、油杯、軸承、自動加油接頭、輸油管、軸承座、內密封圏。所述軸承安裝到軸承座內孔,通過圓螺母并緊軸向定位,軸承座內外兩側分別通過內外密封圈密封;自動加油接頭通過螺紋旋合在軸承座上,另ー頭連接自動潤滑系統的輸油管,輸油管連接到干油泵,從干油泵處獲得加油動力。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為了更好地保障自動潤滑系統的可靠性,最好在干油泵前端增加ー個向干油泵補油的移動式補油裝置,該補油裝置配備有帶預壓的過濾器,對補入的潤滑油進行過濾,濾除掉潤滑油中的雜質及空氣。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優化,為了更好地保護干油泵,在主回路上加裝直動式溢流閥和壓カ繼電器,當某一潤滑點堵塞致使主回路壓カ達到溢流閥設定壓カ值時,溢流閥自動打開,潤滑油通過溢流閥回到油箱;壓カ繼電器與干油泵主控制回路接通,作為其常閉開關,在溢流閥損壞主回路壓カ升高至壓カ繼電器設定值時,壓カ繼電器自動斷開,干油泵停止工作。作為本技術的更進ー步優化,潤滑油經干油泵泵出,經閥塊分配到各潤滑點,各潤滑點前端裝有兩位兩通電磁閥,兩位兩通電磁閥與主機PLC接通,PLC根據設定時間對其實行循環控制。作為本技術的更進ー步優化,軸承座上同時加裝油杯,當自動潤滑系統出項故障時,可使用油槍通過油杯手動向軸承座加油。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集成了手動潤滑系統和自動潤滑系統各自的優點,并對自動潤滑系統功能進行了完善,増加了移動式補油裝置對空氣和雜質進行過濾,増加了干油泵保護、PLC循環控制等功能,徹底解決了因補油不足造成的軸承燒壞現象,確保了潤滑可靠。附圖說明圖I為傳統手動潤滑裝置結構圖。圖2為現有技術自動潤滑裝置原理圖。·圖3為本案實施例中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結構圖。圖4為本案實施例中自動潤滑裝置原理圖。圖中標記I圓螺母、2外密封圏、3油杯、4軸承、5軸承座、6內密封圏、7油箱、8干油泵、9輸油管、10干油分配器、11自動加油接頭、12移動式補油裝置、13直動式溢流閥、14壓カ繼電器、15閥塊、16兩位兩通電磁閥。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ー步的說明,但并不將本技術的保護范圍限定在以下實施例中。如圖I至圖4所示,一種破碎機用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該裝置包括圓螺母(I)、外密封圈(2)、油杯(3)、軸承、自動加油接頭(11)、軸承座(5)、內密封圈(6)。所述軸承安裝到軸承座內孔,通過圓螺母并緊軸向定位,軸承座內外兩側分別通過內外密封圈密封;自動加油接頭通過螺紋旋合在軸承座上,另ー頭連接自動潤滑系統的輸油管(9),輸油管連接到干油泵(8),從干油泵處獲得加油動カ。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自動潤滑系統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現有技術的自動潤滑系統,油箱(7)中的潤滑油經干油泵泵出,通過輸油管(9),干油分配器(10)流到各潤滑點,沿程沒有任何控制。如圖4所示,本技術在干油泵前端加裝了一個向干油泵補油的移動式補油裝置(12),該補油裝置配備有帶預壓的過濾器,對補入的潤滑油進行過濾,濾除掉潤滑油中的雜質及空氣。在干油泵后端増加了直動式溢流閥(13)、壓カ繼電器(14)以及兩位兩通電磁閥(16),當某一潤滑點堵塞致使主回路壓カ達到溢流閥設定壓カ值時,溢流閥自動打開,潤滑油通過溢流閥回到油箱;壓カ繼電器與干油泵主控制回路接通,作為其常閉開關,在溢流閥損壞主回路壓カ升高至壓カ繼電器設定值時,壓カ繼電器自動斷開,干油泵停止工作;潤滑油經干油泵泵出,經閥塊(15)分配到各潤滑點,各潤滑點前端的兩位兩通電磁閥與主機PLC接通,PLC根據設定時間對其實行循環控制,起到定期自動加油的功能。作為自動潤滑系統功能的完善,在軸承座上設置手動加油ロ,油杯(3)旋合在軸承座手動加油口上,一旦自動潤滑系統出項故障時,可使用油槍通過油杯手動向軸承座加油。本案實施例是以八個潤滑點進行的描述,而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破碎機實際需要,選擇潤滑點數,潤滑點數可增可減,其工作原理相同,即本技術自動潤滑原理可應用到任意潤滑點數的破碎機。 綜上,由于集成了手動潤滑系統和自動潤滑系統各自的優點,并對自動潤滑系統増加了移動式補油裝置對空氣和雜質進行過濾,増加了干油泵保護、PLC循環控制等功能,可徹底解決因補油不足造成的軸承燒壞現象,確保潤滑可靠,保障設備正常運行。·權利要求1.一種破碎機用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圓螺母、外密封圈、油杯、軸承、自動加油接頭、輸油管、軸承座、內密封圈。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安裝到軸承座內孔,通過圓螺母并緊軸向定位,軸承座內外兩側分別通過內外密封圈密封;自動加油接頭通過螺紋旋合在軸承座上,另一頭連接自動潤滑系統的輸油管,輸油管連接到干油泵,從干油泵處獲得加油動力。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在干油泵前端加裝了一個向干油泵補油的移動式補油裝置,該補油裝置配備有帶預壓的過濾器,對補入的潤滑油進行過濾,濾除掉潤滑油中的雜質及空氣。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在干油泵后端增加了直動式溢流閥,當某一潤滑點堵塞致使主回路壓力達到溢流閥設定壓力值時,溢流閥自動打開,潤滑油通過溢流閥回到油箱。5.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在干油泵后端增加了壓力繼電器,壓力繼電器與干油泵主控制回路接通,作為其常閉開關,在溢流閥損壞主回路壓力升高至壓力繼電器設定值時,壓力繼電器自動斷開,干油泵停止工作。6.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在干油泵后端增加了兩位兩通電磁閥,潤滑油經干油泵泵出,經閥塊分配到各潤滑點,各潤滑點前端的兩位兩通電磁閥與主機PLC接通,PLC根據設定時間對其實行循環控制,起到定期自動加油的功能。7.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裝置在軸承座上同時加裝油杯,當自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破碎機用雙回路多點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圓螺母、外密封圈、油杯、軸承、自動加油接頭、輸油管、軸承座、內密封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三洪,李果,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皇龍智能破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