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包括兩塊橫向連接板(1)和兩塊縱向連接板(2)構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內設有兩塊限位板(3),兩塊限位板(3)分隔矩形框架構成一個矩形的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及兩個矩形的滑板放置區域,兩個滑板放置區域內均設有多個滾輪裝置(5)和多個導向裝置(4)。導向裝置(4)包括底座(41)、連接在底座(41)上端面的兩根導向軸(44)及套設在兩根導向軸(44)上的兩個導向軸承(43),兩個導向軸承(43)之間構成橫向延伸的導向通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應用時可通過導向裝置(4)的導向通道對滑板進行橫向導向,能避免滑板沿汽車前進方向竄動,提高了檢測準確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檢測裝置,具體是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汽車的結構不斷完善,性能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和舒適性大大改善。汽車在行駛中,由于車架、車軸、轉向機構的變形與磨損,導致車輪定位機構失準,轉向車輪在向前滾動的同時將會產生橫向滑移現象,即車輪側滑。車輪側滑量超過一定的范圍就會造成滾動阻力增加、行駛方向失穩、輪胎磨損、油耗增加,因此對汽車進行側滑檢驗尤為重要。作為汽車側滑檢驗的重要設備,汽車側滑檢驗臺廣泛應用在機動車安全性能檢測站等多處汽車測控場合,汽車側滑檢驗臺包括臺架、滑板、聯動復位機構、位移傳感器等部件,滑板設置在臺架上,對汽車側滑測驗時汽車從滑板上駛過。現今在對汽車進行側滑檢驗時汽車從滑板上駛過,因側滑檢驗臺不能對滑板進行限位和導向,滑板發生橫向偏移時還會在車輛前進方向上出現竄動,這就影響了檢驗的準確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對汽車進行側滑檢測時對滑板進行支承,并能減小滑板滾動的阻力和對滑板進行橫向導向,從而能避免滑板在車輛前進方向上出現竄動,提高汽車側滑檢驗準確度的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本技術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包括兩塊橫向連接板和兩塊縱向連接板構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內設有兩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兩端分別與兩塊橫向連接板連接,兩塊限位板分隔矩形框架構成一個矩形的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及分別位于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兩側的兩個矩形的滑板放置區域,所述兩個滑板放置區域內均設有多個滾輪裝置和多個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包括底座、連接在底座上端面的兩根導向軸及套設在兩根導向軸上的兩個導向軸承,兩個導向軸承之間構成橫向延伸的導向通道。本技術在應用時,與本技術匹配的滑塊下端面應設置有導向塊,導向塊的寬度應小于導向通道的寬度,滑板設置的導向塊的數量與導向裝置的數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對應;本技術應用時,兩個滑板放置區域分別用于放置左右兩塊滑板。所述導向裝置的底座上端面上凸構成有連接平臺,所述兩根導向軸均連接在連接平臺上端面。所述滾輪裝置包括固定板、矩形套管及橫向滾動的滾輪,所述矩形套管下端連接在固定板上端面,所述滾輪設置在矩形套管內。其中,矩形套管的側壁和矩形套管套設部分的固定板上端面構成滾輪的滑道。作為優選,所述每個滑板放置區域內滾輪裝置的數量為五個,五個滾輪裝置分別分布在滑板放置區域中央和四個直角拐角的五個位置。本技術通過將五個滾輪在矩形的滑板放置區域均勻分布,如此,能避免汽車從滑板上駛過時滑板各部位受力不均勻也不會出現坍塌。所述每個滑板放置區域內導向裝置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導向裝置分別位于滑板放置區域中央的滾輪裝置兩側,且兩個導向裝置的導向通道位置對應。本技術通過兩個導向裝置進行兩點導向,這更能避免滑板設置在本技術上時發生偏移。因槽鋼板便于取材和連接,作為優選,所述橫向連接板、縱向連接板及限位板均為槽鋼板,橫向連接板和縱向連接板槽形開口位于矩形框架的外側,兩塊限位板的槽形開口正對。其中,兩塊限位板的槽形開口正對,具體為一塊限位板的槽形開口正對另一塊限位板的槽形開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包括兩塊橫向連接板和兩塊縱向連接板構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內兩塊限位板分隔矩形框架構成一個 矩形的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及分別位于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兩側的兩個矩形的滑板放置區域,兩個滑板放置區域內均設有多個滾輪裝置和多個導向裝置,其中,導向裝置包括底座、兩根導向軸及兩個導向軸承,兩個導向軸承之間構成橫向延伸的導向通道,本技術整體結構簡單,便于實現,本技術應用時滑板放置在滾輪裝置上并由滾輪裝置對滑板進行支承,滑板下端面連接的導向塊嵌入導向裝置的導向通道內,且在導向通道的導向作用下對滑板進行導向和限位,如此,能避免滑板在汽車前進方向上出現竄動,這就提高了測試的準確度;本技術在應用時,滑板橫向移動的過程中滾輪也隨著滑板轉動,這就減小了滾輪與滑板之間的摩擦力,提高了測試的準確度。(2)本技術導向裝置的底座上端面上凸構成有連接平臺,兩根導向軸均連接在連接平臺上端面,本技術在底座上設置連接平臺能減少滑板上導向塊與底座的接觸面積,進而能減小導向塊與底座接觸時產生的摩擦力,進一步提高檢測準確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導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滾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1、橫向連接板,2、縱向連接板,3、限位板,4、導向裝置,41、底座,42、連接平臺,43、導向軸承,44、導向軸,5、滾輪裝置,51、固定板,52、矩形套管,53、滾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如圖I、圖2及圖3所示,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包括兩塊橫向連接板I和兩塊縱向連接板2構成的矩形框架,其中,矩形框架內設有兩塊限位板3,限位板3的兩端分別與兩塊橫向連接板I連接,作為優選,橫向連接板I、縱向連接板2及限位板3均為槽鋼板,橫向連接板I和縱向連接板2槽形開口位于矩形框架的外側,兩塊限位板3中一塊限位板3的槽形開口正對另一塊限位板3的槽形開口。為了便于本實施例應用時聯動復位機構、位移傳感器等部件與滑板連接,兩塊限位板3均設有缺口和多個穿孔。兩塊限位板3分隔矩形框架構成一個矩形的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和兩個矩形的滑板放置區域,兩個矩形的滑板放置區域分別位于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兩側。兩個滑板放置區域內均設有多個滾輪裝置5,作為優選,每個滑板放置區域內滾輪裝置5的數量為五個,五個滾輪裝置5分別分布在滑板放置區域中央和四個直角拐角的五個位置。滾輪裝置5包括固定板51、矩形套管52及橫向滾動的滾輪53,矩形套管52下端連接在固定板51上端面,滾輪53設置在矩形套管52內,矩形套管52的兩塊平行兩塊縱向連接板2側壁和矩形套管52套設部分的固定板51上端面構成滾輪53的滑道。每個滑板放置區域還設置有多個導向裝置4,導向裝置4包括底座41、兩根導向軸44及兩個導向軸承43,底座41上端面上凸構成有連接平臺42,兩根導向軸44均連接在連接平臺42上端面,兩個導向軸承43分別套設在兩根導向軸44上,兩個導向軸承43之間構·成橫向延伸的導向通道。作為優選,每個滑板放置區域內導向裝置4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導向裝置4分別位于滑板放置區域中央的滾輪裝置2兩側,且兩個導向裝置4的導向通道位置對應。如上所述,則能很好的實現本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塊橫向連接板(1)和兩塊縱向連接板(2)構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內設有兩塊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的兩端分別與兩塊橫向連接板(1)連接,兩塊限位板(3)分隔矩形框架構成一個矩形的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及分別位于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兩側的兩個矩形的滑板放置區域,所述兩個滑板放置區域內均設有多個滾輪裝置(5)和多個導向裝置(4);所述導向裝置(4)包括底座(41)、連接在底座(41)上端面的兩根導向軸(44)及套設在兩根導向軸(44)上的兩個導向軸承(43),兩個導向軸承(43)之間構成橫向延伸的導向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1.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塊橫向連接板(I)和兩塊縱向連接板(2)構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內設有兩塊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的兩端分別與兩塊橫向連接板(I)連接,兩塊限位板(3)分隔矩形框架構成一個矩形的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及分別位于中央蓋板放置區域兩側的兩個矩形的滑板放置區域,所述兩個滑板放置區域內均設有多個滾輪裝置(5)和多個導向裝置(4);所述導向裝置(4)包括底座(41)、連接在底座(41)上端面的兩根導向軸(44)及套設在兩根導向軸(44)上的兩個導向軸承(43 ),兩個導向軸承(43 )之間構成橫向延伸的導向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裝置(4)的底座(41)上端面上凸構成有連接平臺(42),所述兩根導向軸(44)均連接在連接平臺(42)上端面。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側滑檢驗臺中支承滑板的臺架機構,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濤,傅明才,蔡洪詩,徐濱,
申請(專利權)人:彌榮成都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