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脫色魷魚皮膠原蛋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清洗魷魚皮,瀝干水分,勻漿后按一定的料液比加入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調節pH值到7.5~8.5;加入魷魚皮質量0.4~0.6%的胰蛋白酶,混勻后在50~60℃條件下水解80~100min,得到魚皮酶解液;按魷魚皮質量1.3~1.7%加入活性炭粉末混勻,調節pH為5.5~6.5,在30~40℃條件下脫色20~40min;最后將用板框壓濾機將活性炭濾除,并將脫色后的膠原液放入冷凍干燥機凍干。本發明專利技術以魷魚加工后的廢棄魷魚皮作為原料制備膠原蛋白多肽,不僅成本低,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水產品加工利用水平;同時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采用活性炭粉末進行脫色,較活性炭柱脫色效果好,色差變化率達到80%以上;脫色時間短,僅為30min;膠原損失率低于10%。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生物技術中蛋白質材料領域,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瘋牛病、口蹄疫等危機的出現,不少國家禁止或減少了豬、牛來源膠原的生產和使用,源于水產類的膠原產品成為了研究的熱點。我國魷魚加工主要分布在浙江、廣東、福建和山東,魷魚年加工量為30 40萬噸,其中魷魚皮占加工量的8% 10%。魷魚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是提取膠原的很好原料,如果不對其進行進一步加工處理利用,不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更嚴重的是直接導致環境污染,從魷魚加工廢棄物魷魚皮中提取膠原蛋白,制備膠原蛋白多肽,既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又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聞水廣品加工利用水平。 但由于魷魚皮膠原含有一定量的色素,提取得到的膠原為暗紅色,使膠原多肽在應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魷魚皮必須進行脫色處理,以提高產品的順應性。目前尚未見魷魚皮膠原產品脫色的相關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脫色魷魚皮膠原蛋白質的制備方法,采用活性炭粉末進行脫色,不僅工藝簡單、脫色時間短、效果好,而且膠原損失率低,提高了膠原蛋白的順應性。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I)清洗魷魚皮,浙干水分,勻漿后按一定的料液比加入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調節pH值到7. 5 8. 5 ;2)加入魷魚皮質量O. 4 O. 6%的胰蛋白酶,混勻后在50 60°C條件下水解80 lOOmin,得到魚皮酶解液;3)按魷魚皮質量I. 3 I. 7%加入活性炭粉末混勻,用鹽酸調節pH為5. 5 6. 5,在30 40 °C條件下脫色20 40min ;4)最后將用板框壓濾機將活性炭濾除,并將脫色后的膠原液放入冷凍干燥機凍干。作為改進,所述步驟I)中魷魚皮的質量與水的質量的料液比為I : 9 11。再改進,所述步驟I)的pH值是采用O. ImoI/LNaOH進行調節。再改進,所述步驟3)的pH值是采用3mol/LHCl進行調節。最后,所述步驟4)中活性炭濾除后經水洗,在160 200°C下烘烤2 4小時可重復使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以魷魚加工后的廢棄魷魚皮作為原料制備膠原蛋白多肽,不僅成本低,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水產品加工利用水平;同時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采用活性炭粉末進行脫色,較活性炭柱脫色效果好,色差變化率達到80%以上;脫色時間短,僅為30min ;膠原損失率低于10%。本專利技術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脫色效果好的特點,而且制備的膠原損失率低,提高了膠原蛋白的順應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中的膠原脫色前后凍干對比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中提取膠原全波長掃描吸收光譜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I :取新鮮魷魚皮O. 4kg,清洗后浙干水分,勻漿后加水4kg,并用O. lmol/L NaOH調節pH值到8. 0,攪拌均勻。加入2g的胰蛋白酶混勻,在55°C條件下水解90min,得到魚皮酶解液,加入6g活性炭粉末,用3mol/L鹽酸調節pH為6. O,常溫下脫色40min,用冷凍離心機在4-10°C離心15min,活性炭水洗后180°C烘烤3小時重復應用,將脫色后的膠原液放入真空冷凍干燥機凍干。I.明膠脫色前后凍干對比不經活性炭脫色的膠原液和經過活性炭脫色的膠原液經真空冷凍干燥機凍干后顏色對比,如圖I所示。2.膠原的紫外圖譜分析將膠原凍干品溶于O. 5mol/L醋酸中,配成質量分數為O.05%的膠原溶液。以O. 5mol/L醋酸溶液做空白對照,全波長(200nm-800nm)掃描,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吸收光譜,如圖2所示。可以看到,全波長(200nm-800nm)掃描發現在225nm處有明顯吸收峰,與魷魚皮膠原的報道一致。3.膠原提取率魷魚皮含有膠原蛋白的質量等于羥脯氨酸含量X 14. I。計算得膠原蛋白的含量為11. 624%。將40g魷魚皮提取的膠原脫色后凍干稱重得3. 8722g+ 實際提取的膠原質量膠原提取率=-X 100%麵齡·碰Ji舶的質量=-3^872-X100%40 Xll. 624%=83. 28%4.色差變化率和膠原蛋白損失率以脫色前后的明膠液與蒸懼水作為空白測定色差值,并記為ΔΕΙ、ΔΕ2。色差變化率=(Λ El-Λ E2)/Λ El X 100%。脫色前后的明膠液用考馬斯亮藍法測定其吸光度記為脫色前A595、脫色后A595。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清洗魷魚皮,浙干水分,勻漿后按一定的料液比加入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調節PH值到7. 5 8. 5 ; 2)加入魷魚皮質量O.4 O. 6%的胰蛋白酶,混勻后在50 60°C條件下水解80 lOOmin,得到魚皮酶解液; 3)按魷魚皮質量I.3 I. 7%加入活性炭粉末混勻,用鹽酸調節pH為5. 5 6. 5,在30 40 °C條件下脫色20 40min ; 4)最后將用板框壓濾機將活性炭濾除,并將脫色后的膠原液放入冷凍干燥機凍干。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魷魚皮的質量與水的質量的料液比為I : 9 1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的PH值是采用O.lmol/LNaOH溶液進行調節。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的pH值是采用3mol/L鹽酸進行調節。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活性炭濾除后經水洗,在160 200°C下烘烤2 4小時可重復使用。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清洗魷魚皮,瀝干水分,勻漿后按一定的料液比加入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調節pH值到7.5~8.5;加入魷魚皮質量0.4~0.6%的胰蛋白酶,混勻后在50~60℃條件下水解80~100min,得到魚皮酶解液;按魷魚皮質量1.3~1.7%加入活性炭粉末混勻,調節pH為5.5~6.5,在30~40℃條件下脫色20~40min;最后將用板框壓濾機將活性炭濾除,并將脫色后的膠原液放入冷凍干燥機凍干。本專利技術以魷魚加工后的廢棄魷魚皮作為原料制備膠原蛋白多肽,不僅成本低,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水產品加工利用水平;同時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采用活性炭粉末進行脫色,較活性炭柱脫色效果好,色差變化率達到80%以上;脫色時間短,僅為30min;膠原損失率低于10%。文檔編號C07K1/14GK102899376SQ20111021644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6日專利技術者付萬冬, 鄭斌, 鐘明杰, 楊會成, 廖秒飛 申請人:浙江省海洋開發研究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脫色魷魚皮膠原蛋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清洗魷魚皮,瀝干水分,勻漿后按一定的料液比加入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調節pH值到7.5~8.5;2)加入魷魚皮質量0.4~0.6%的胰蛋白酶,混勻后在50~60℃條件下水解80~100min,得到魚皮酶解液;3)按魷魚皮質量1.3~1.7%加入活性炭粉末混勻,用鹽酸調節pH為5.5~6.5,在30~40℃條件下脫色20~40min;4)最后將用板框壓濾機將活性炭濾除,并將脫色后的膠原液放入冷凍干燥機凍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萬冬,鄭斌,鐘明杰,楊會成,廖秒飛,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海洋開發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