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裝卸備胎的操作過程十分簡便的備胎支架,克服了現有備胎固定裝置裝卸備胎的操作過程較為復雜的不足的不足。所述的一種備胎支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與底座相連的立板,所述的立板上段設有兩個螺栓,所述的螺栓上設有螺母。所述的立板側邊下段是彎曲的。所述的底座是矩形的板體,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貫穿底座兩側的矩形的凸起,所述的凸起的一端與立板相連,所述的凸起與底座和立板相連的邊垂直。所述的立板與底座之間設有加強肋,所述的加強肋與立板、底座均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以往胎支架所適用的場合,具有備胎裝卸過程操作簡單,備胎在固定后較為穩定、不易震動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車輛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種備胎支架。
技術介紹
汽車上的備胎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汽車配件,而備胎是通過備胎固定裝置安裝在汽車車身上的。現有的汽備胎固定裝置多為鉸鏈式、蝸輪蝸桿式,均需通過鏈條或鋼絲拉鎖等進行動力傳遞后再固定備胎。鏈條、鋼絲拉鎖等在固定備胎過程中起到拉放和傳動的作用,固定備胎時需通過卷揚或拉動等操作才能裝卸備胎,操作較為復雜不便。 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1961399U,公開日2011年9月7日,技術的名稱為備胎固定裝置,該申請案公開了ー種備胎固定裝置,其包括絞盤機構、鋼絲繩和備胎支承機構,鋼絲繩從絞盤機構殼體ー側伸入殼體內并纏繞在鋼絲繩絞盤上,通過絞盤機構內部零件的機械運動實現鋼絲繩的收縮和伸長,從而完成備胎的上升和下降。該技術不足之處仍是裝卸備胎的操作過程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備胎固定裝置裝卸備胎的操作過程較為復雜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裝卸備胎的操作過程十分簡便的備胎支架。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備胎支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與底座相連的立板,所述的立板上段設有兩個螺栓,所述的螺栓上設有螺母。底座可設于車體之上,立板用于架靠備胎的側邊,可將備胎靠著立板,使備胎輪彀上的孔穿過立板上的兩個螺栓,然后將螺母擰至螺栓上進行固定,備胎即被固定在了本技術上,操作十分簡便。作為優選,所述的立板側邊下段是彎曲的。彎曲段可與備胎側面充分接觸,更好的對備胎經行固定,防止備胎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發生震動、晃動。作為優選,所述的底座是矩形的板體,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貫穿底座兩側的矩形的凸起,所述的凸起的一端與立板相連,所述的凸起與底座和立板相連的邊垂直。凸起可與備胎下側接觸,起到一個輔助定位的作用,且由于備胎被本技術固定后,備胎與凸起之間保持弾性接觸,使備胎不易晃動、震動。作為優選,所述的立板與底座之間設有加強肋,所述的加強肋與立板、底座均相連。加強肋增大了底座與立柱之間的接觸,起到了加強整體結構的效果。作為優選,所述的兩個螺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當備胎固定至螺栓上后,可保證兩個螺栓受カ均勻,延長本技術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所述的立板上段設有彈性的加強板,所述的加強板呈水平,所述的加強板與底座分列于立板上下兩側。彈性的加強板可與車身任意處貼靠,起到減震的作用,同時使立板背面有一個倚靠,起到加強整體結構的效果。作為優選,所述的立板側邊設有備胎支撐管。備胎支撐管與備胎接觸,使備胎與立板之間有一定距離,這樣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備胎、立板之間不會因震動而互相不斷撞擊,可保證整體的穩定。因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僅需通過拆卸螺母來完成備胎裝卸,使得備胎裝卸過程操作簡單;(2)具有多個輔助結構,使備胎穩固,不易震動。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側視圖;圖4是本技術局剖視圖。 圖中底座I、立板2、螺栓3、螺母4、凸起5、加強板6、加強肋7、備胎支撐管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ー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的一種備胎支架,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I上設有與底座I相連的立板2,所述的立板2上段設有兩個螺栓3,所述的螺栓3上設有螺母4。所述的立板2側邊下段是彎曲的,彎曲段可與備胎側面充分接觸,更好的對備胎經行固定,防止備胎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發生震動、晃動。所述的底座I是矩形的板體,所述的底座I上設有貫穿底座I兩側的矩形的凸起5,所述的凸起5的一端與立板2相連,所述的凸起5與底座I和立板2相連的邊垂直,凸起5可與備胎下側接觸,起到一個輔助定位的作用,且由于備胎被本技術固定后,備胎與凸起5之間保持弾性接觸,使備胎不易晃動、震動。所述的立板2與底座I之間設有加強肋7,所述的加強肋7與立板2、底座I均相連,加強肋7増大了底座I與立柱之間的接觸,起到了加強整體結構的效果。所述的兩個螺栓3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當備胎固定至螺栓3上后,可保證兩個螺栓3受カ均勻,延長本技術使用壽命。所述的立板2上段設有彈性的加強板6,所述的加強板6呈水平,所述的加強板6與底座I分列于立板2上下兩側,弾性的加強板6可與車身任意處貼靠,起到減震的作用,同時使立板2背面有一個倚靠,起到加強整體結構的效果。當使用本技術時,可將底座I設于車體之上,取下螺母4,將備胎側邊靠著立板2、備胎下側靠著底座I上的矩形凸起5,使備胎輪彀上的孔穿過立板2上的兩個螺栓3,然后將螺母4擰至螺栓3上,備胎即被固定在了本技術上,操作十分簡便。而備胎立板2用于架靠備胎的側邊,底座I上的凸起5起到輔助定位的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備胎支架,其特征是,包括底座(I),所述的底座(I)上設有與底座(I)相連的立板(2),所述的立板(2)上段設有兩個螺栓(3),所述的螺栓(3)上設有螺母(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備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板(2)側邊下段是彎曲的。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備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I)是矩形的板體,所述的底座(I)上設有貫穿底座(I)兩側的矩形的凸起(5),所述的凸起(5)的一端與立板(2)相連,所述的凸起(5)與底座(I)和立板(2)相連的邊垂直。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ー種備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板(2)與底座(I)之間設有加強肋(7),所述的加強肋(7)與立板(2)、底座(I)均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ー種備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兩個螺栓(3)處在同一水平線上。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備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板(2)上段設有彈性的加強板(6),所述的加強板(6)呈水平,所述的加強板(6)與底座(I)分列于立板(2)上下兩偵れ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備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板(2)側邊設有備胎支撐管(8)。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裝卸備胎的操作過程十分簡便的備胎支架,克服了現有備胎固定裝置裝卸備胎的操作過程較為復雜的不足的不足。所述的一種備胎支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與底座相連的立板,所述的立板上段設有兩個螺栓,所述的螺栓上設有螺母。所述的立板側邊下段是彎曲的。所述的底座是矩形的板體,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貫穿底座兩側的矩形的凸起,所述的凸起的一端與立板相連,所述的凸起與底座和立板相連的邊垂直。所述的立板與底座之間設有加強肋,所述的加強肋與立板、底座均相連。本技術適用于以往胎支架所適用的場合,具有備胎裝卸過程操作簡單,備胎在固定后較為穩定、不易震動等優點。文檔編號B62D43/00GK202624420SQ20122018739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專利技術者高藝紅, 李寅, 翟光勇, 丁勇 申請人:上海英倫帝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備胎支架,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設有與底座(1)相連的立板(2),所述的立板(2)上段設有兩個螺栓(3),所述的螺栓(3)上設有螺母(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藝紅,李寅,翟光勇,丁勇,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英倫帝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