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包括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一條單層直行立交橋、四條設置在地面的環道、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車輛和行人各行其道,不用交叉,取消車輛左轉彎,只有直行和右轉彎,原來車輛左轉彎要到達的車道通過右轉彎環繞環道到達,不用紅綠燈,不用交警指揮,車流、人流可以快速有序通行,不易發生交通事故,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難題。這是一種占地少,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工程規模小,投資少,容易施工,不管是新路建設還是舊路改造都適合采用、切實可行的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通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交通設施,特別是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城市交通堵塞問題勢必會越來越嚴重,而導致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是車輛和行人通過十字路口時因車輛各個行駛方向的路線交叉以及行人要經過車道需要的等待,要通過的車輛和行人越多需要的等待就越久,而且車輛交叉行駛容易發生交通混亂并引發交通事故。因此設計建設車輛經過十字路口不用交叉行駛、行人不用經過車道的無障礙交通通道是解決交通堵塞瓶頸問題的關鍵。隨著城市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汽車必將越來越多,對很多城市來說從根本上解決車輛堵塞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開發無障礙道路交通通道是必然選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問題,設計一種占地少,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工程規模小,投資少,容易施工,不管是舊路改造還是新路建設都適合采用、切實可行的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通道。如果在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建設使用本專利技術交通通道將會使城市交通堵塞的瓶頸問題得到根本解決。為了實現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保持車流暢通不塞車,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包括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一條單層直行立交橋、四條設置在地面的環道。單層立交橋設置在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其中的一條上方,兩條主干道呈十字立體交叉狀。四條環道分別設置在兩條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四個角的方位延伸到十字交叉路口范圍之外。每條環道與主干道連接的路口處設置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以上所述兩條十字交叉的主干道分別為南北走向(縱向)的南北路和東西走向(橫向)的東西路,每條主干道設置4車道以上。以上所述單層直行立交橋設置在十字交叉路口的主干道其中的一條主干道之上,單層直行立交橋設置4車道以上。以上所述四條環道分別設置在兩條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四個角的方位延伸到十字交叉路口范圍之外(環道范圍不宜過大),各自環繞城市小區分別為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一環路設置在西北角方向,二環路設置在東北角方向,三環路設置在西南角方向,四環路設置在東南角方向。如果本專利技術是應用于舊路改造,并且在連接十字交叉路口原來已經存在適用的環道,就可以使用原有的環道,不必重建,環道不齊全的可以補建,有的環道不完整或道路未連成環道的可以通過改造使之成為完整環道后使用。本專利技術行車原理如下在十字路口實行人車分流,車輛和行人各行其道,十字立體交叉的兩條主干道上直行的車輛通過立交橋車道和通過地面主干道車道分開,取消車輛左轉彎,只有直行和右轉彎,每條線路車輛都實行單向行使。當車輛要行駛到原來要通過左轉彎到達的車道時,先直行通過十字路口對面行至相應的環道入口右轉進入環道內環車道行使至原來通過左轉彎要到達的車道。當車輛要行駛到原來要通過右轉彎到達的車道時,提前在十字路口前相連接的環道入口右轉彎進入環道外環車道行使至原來通過右轉彎要到達的車道。由于每條行車線路的車輛都實行單向行駛無交叉,行人行走不占用車道,使道路上的車輛無障礙一直可以運行,只要車道上的車輛始終流動就不會塞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交通通道在十字路口的立交橋只設計建設一條單層直行立交橋,占地面積少,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工程規模小,投資少,容易施工,不管是舊路改造還是新路建設都適合采用。2、本專利技術交通通道的四個環道延伸到十字路口范圍之外,環道環繞面積和長度可以因地制宜,而且這四個環道設置在地面,突破了在十字路口上建設無障礙交通通道面積和空間的局性。3、本專利技術交通通道的四個環道延伸到十字路口范圍之外,城市道路整體布局與之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使本專利技術更具有合理性、實用性和適應性。4、本專利技術交通通道的四個環道延伸到十字路口范圍之外,如果用于舊路改造不用擴大十字路口面積,而且還可以利用原有的環道,降低建設成本。5、本專利技術使車輛和行人通過十字路口各行其道無障礙,車流、人流可以快速有序通行,不易發生交通事故,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難題。6、本專利技術使十字路口不用設置紅綠燈,而且能夠把交通警察從繁重的、危險的指揮十字路口交通工作中解放出來。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俯視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行車路線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立交橋縱向剖切示意圖。附圖標記1、南北路向南車道,2、南北路向北車道,3、東西路向東車道,4、東西路向西車道,5、立交橋,6、一環路內環車道,7、二環路內環車道,8、三環路內環車道,9、四環路內環車道,10,A車,IUB車,12、C車,13,D車,14、人行道,15、城市小區,16、南北路,17、東西路,18、一環路,19、二環路,20、三環路,21、四環路。22、一環路外環車道,23、二環路外環車道,24、三環路外環車道,25、四環路外環車道,26、設置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的位置。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示的范圍。實施例1 :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設為南北路16和東西路17,南北路16在十字交叉路口上方設置一條單層直行立交橋5,南北路16向南車道I和向北車道2以及南北向的人行道14從立交橋上經過十字路口,東西路向東車道3和向西車道4以及東西向的人行道14從立交橋5下方穿過十字路口。在兩條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四個角的方位分別設置四條在地面上的環道,分別為一環路18、二環路19、三環路20、四環路21。一環路18設置在西北角方向,二環路19設置在東北角方向,三環路20設置在西南角方向,四環路21設置在東南角方向,每個環道都分別有車道與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上的車道相對接。在南北路16設置向南車道I和向北車道2以及南北向的人行道14,東西路17設置向東車道3和向西車道4以及東西向的人行道14,一環路18設置有一環路內環車道6和一環路外環車道22,二環路19設置有二環路內環車道7和二環路外23環車道,三環路20設置有三環路內環車道8和三環路外環車道24,四環路21設置有四環路內環車道9和四環路和環車道25。南北路向南車道I在與三環路20路口交接處向右轉與三環路內環車道8對接,三環路內環車道8另一端與東西路向東車道3對接,南北路向北車道2在與二環路19路口交接處向右轉與二環路內環車道7對接,二環路內環車道7另一端與東西路向西車道4對接,東西路向東車道3在與四環路21路口交接處向右轉與四環路內環車道9對接,四環路內環車道9另一端與南北路向北車道2對接,東西路向西車道4在與一環路18路口交接處向右轉與一環路內環車道6對接,一環路內環車道6另一端與南北路向南車道I對接。南北路向南車道I在與一環路18路口交接處向右轉與一環路外環車道22對接,一環路外環車道22另一端與東西路向西車道4對接,南北路向北車道2在四環路21路口交接處向右轉與四環路外環車道25對接,四環路外環車道25另一端與東西路向東車道3對接,東西路向東車道3在三環路20路口交接處向右轉與三環路外環車道24對接,三環路外環車道24另一端與南北路向南車道I對接,東西路向西車道4在與二環路19路口交接處向右轉與二環路外環車道23對接,二環路外環車道23另一端與南北路向北車道2對接。每條環路在與南北路16或與東西路17相連接的八個路口處各設置一條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26。實施例2 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十字路口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包括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南北路(16)和東西路(17),一條單層直行立交橋(5),四條設置在地面的環道,分別是一環路(18)、二環路(19)、三環路(20)、四環路(21),八條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26),其特征在于單層立交橋(5)設置在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其中的一條上方,兩條主干道呈十字立體交叉狀,四條環道分別設置在兩條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四個角的方位延伸到十字交叉路口范圍之外,八條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26)分別設置在每條環路在與南北路16和與東西路17相連接的八個路口處。
【技術特征摘要】
1.十字路ロ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包括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南北路(16)和東西路(17),一條單層直行立交橋(5),四條設置在地面的環道,分別是ー環路(18)、ニ環路(19)、三環路(20)、四環路(21),八條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26),其特征在于單層立交橋(5)設置在十字交叉的兩條主干道其中的一條上方,兩條主干道呈十字立體交叉狀,四條環道分別設置在兩條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四個角的方位延伸到十字交叉路ロ范圍之外,八條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26)分別設置在每條環路在與南北路16和與東西路17相連接的八個路ロ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十字路ロ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條十字交叉的主干道分別為南北走向的南北路(16)和東西走向的東西路(17),南北路(16)設置向南車道⑴和向北車道⑵以及南北向人行道(14),東西路(17)設置向東車道(3)和向西車道(4)以及東西向人行道(1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路ロ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層直行立交橋(5)設置在十字交叉路ロ的主干道其中的一條主干道之上與另一條主干道呈十字立體交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路ロ無障礙交通通道設計,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條環道分別設置在兩條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四個角的方位延伸到十字交叉路ロ范圍之外,各自環繞城市小區(15)分別為ー環路(18)、ニ環路(19)、三環路(20)、四環路(21),ー環路(18)設置在西北角方向,ニ環路(19)設置在東北角方向,三環路(20)設置在西南角方向,四環路(21)設置在東南角方向,ー環路(18)設置內環車道¢)、外環車道(22),ニ環路(19)設置內環車道(7)、外環車道(23),三環路(20)設置內環車道(8)、外環車道(24),四環路(21)設置內環車道(9)外環車道(25)。5.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列明,李州,
申請(專利權)人:李列明,李州,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