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模式識別的無障礙通道機雙向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1)用4個變量表示每個紅外對管的狀態;(2)根據步驟(1)所述4個變量值和當前紅外對管的狀態,判斷經過無障礙通道機是進模式還是出模式;(3)根據步驟(2)所判斷的模式和相應的變量值綜合判斷,是否有人通過;(4)重復步驟(1)-(3)。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使用單片機對紅外對管的狀態進行實時的檢測,并根據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進行人員進出的判斷,此方法節省CPU資源,檢測的實時性較高,對人員通過的速度也沒有特殊的需求,適應性較強,而且不需要增加紅外對管的數量,當有人拿東西或者是擺手幅度較大時都不會造成誤判斷,而且具有防尾隨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無障礙通道機對人員進出檢測的方法。
技術介紹
通道機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產品主要用于公共場合如學校、企事業單位等人流量較大,而且進出人員需要控制的場合。由于它能自動識別進出的人員,并記錄人員進出時間等信息,可有效的防止小偷、促銷人員等非本樓人員的進入,大大提高了場所的安全性,而且還具有人員的簽到,出勤統計等功能。無障礙通道機沒有任何的阻攔裝置,可較為方便的通過,且通過速度較快,人員較多時無需等待,在很多公共場合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傳統的人員進出檢測方法采用的是根據四個紅外感應管被擋住的順序判斷是否有人員通過,判斷人員通過的方向。此檢測方法簡單,但是特別容易受干擾,當人走路時的擺手幅度較大,或者拎著東西時容易誤判成有兩個人通過,造成誤報警,而且當人流量較大,多人連續通過時,不能精確的檢測到幾個人。還有其他的通過攝像頭采集視頻進行數字信號處理的方法,和使用大量的紅外對管組成陣列進行檢測,但是這些方法的成本太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該方法的目的在于避免傳統的檢測方法容易誤判斷和人員連續通過檢測不正確的不足,進而提出的一種應用于人流量較大時,也能準確對人員進行檢測的方法。專利技術概述本專利技術將紅外線感應和模式識別相結合,實現對人員的連續進出進行雙向檢測,主要用于大廈、學生宿舍、學校等人流量比較密集的地方,可準確的檢測人員進出和進出的方向,統計人流量信息,配合射頻識別系統使用還可記錄進出人的姓名,實現簽到功能。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使用四個橫向排列的紅外對管,配合模式識別達到檢測人員進出信息的功能。本專利技術識別速度快,可雙向通行,且不需要設置障礙物。專利技術詳述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該方法是利用單片機控制系統實現的:所述的單片機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紅外對管、FLASH芯片、報警器、上位機,上位機通過RS-485接口連接單片機,所述單片機通過數據總線連接FLASH芯片,單片機通過10(輸入輸出)口與所述紅外對管相連接,所述單片機通過三極管放大器和繼電器連接報警器;單片機通過查詢FALSH芯片中的數據來判斷通過無障礙通道機的人是否屬于本樓,單片機通過根據紅外 對管的狀態判斷是否有人通過:如果有人通過的話并判斷其通過的方向,當檢測到有人通過時,所述單片機將通過人員所持數據卡中的數據在FLASH芯片查詢:如在FLASH芯片中存在通過人員數據,則將檢測到的通過人員的數據發送給上位機,上位機顯示并統計該人員通過的信息以供查詢;否則,報警器報警;所述單片機的IO 口連接到紅外對管的輸出信號上,單片機實時采集每個IO 口的狀態并利用模式識別處理方法進行處理,以判斷是否有人員通過及其通過的方向,所述基于模式識別的無障礙通道機雙向檢測方法包括步驟(I) - (4):(I)用4個變量表示每個紅外對管的狀態,其中X為紅外對管的序號,X e (1、2、3、4):TestSignal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被遮住的狀態:當被遮住時,則TestSignalx為I ;當未被遮住時,則TestSignalx為O ;;TestStart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當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Startx為I ;當不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Startx為O ;TestEnd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當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Endx為I ;當不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Endx為O ;同時還定義了變量TestTimeX,為紅外對管被遮擋住的時間;對上面所述的4個變量進行賦值:若單片機檢測到紅外對管被遮擋且該紅外對管的TestSignalx為O時,根據TestTimeX的值對TestSignalx和TestStartx進行賦值:當TestTimeX大于最值時間時,對TestSignalx和TestStartx分別賦值為1,表示該紅外的狀態是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在此將TestTimeX與所述最值時間進行比較目的在于,對紅外的信號進行去抖,防止信號有輕微波動或者受干擾時誤判斷,所述的最值時間根據實際應用進行設置,優選的,所述最值時間的范圍是0.1-0.3s ;若單片機檢測到紅外對管沒有被遮擋且該紅外對管的TestSignalx為I時,則將TestSignalx清0,并將TestEndx賦值為1:表示該紅外對管的狀態是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2)根據步驟(I)所述4個變量值和當前紅外對管的狀態,判斷經過無障礙通道機是進模式還是出模式:當TestStartl為1,且另外三個紅外對管都是未被擋住狀態時,此時將模式判斷為進模式:單片機并將TestStartl和TestStart3的值清O ;當TestStart4為1,且另外三個紅外對管都是未被擋住狀態時,此時將模式判斷為出模式:單片機并將TestStart4和TestStart2的值清O ;所述紅外對管的安裝順序:沿無障礙通道機進入建筑物的方向,在無障礙通道機上依次設置編號為1、2、3、4的紅外對管。(3)根據步驟(2)所判斷的模式和相應的變量值綜合判斷,是否有人通過:無障礙通道機是出模式時,當TestStart2的值為I且TestEnd3的值也為I時,此時此人已經經過了第三個紅外對管,而且剛擋住第二個紅外對管,即剛通過打卡區域,此時判斷為一次出,并將TestStart2和TestEnd3的值清O ;另外考慮到此人拎著東西,或者是擺手幅度較大時,這些東西也會造成一次進入的判斷,所以增加一條在TestEnd2為I的時候將TestEnd3清O ;這些特殊情況就不會觸發進出判斷,從而消除了干擾,而且沒有用延時的方法,這樣也可大大的提高通過的速度;無障礙通道機是進模式時,當TestStart3的值為I且TestEnd2的值也為I時,判斷為一次進,并將TestStart3和TestEnd2的值清零,同時在TestEnd3為I的時候將TestEnd2 清零;(4)重復步驟(I)- (3)。上述步驟(I)- (3)循環執行,能夠實時準確的檢測出人員的通過,和通過的方向,而且人員連續進行通過時也不會出現檢測錯誤。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涉及,通過使用單片機對紅外對管的狀態進行實時的檢測,并根據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進行人員進出的判斷,此判斷方法的優勢是比較節省CPU資源,檢測的實時性較高,對人員通過的速度也沒有特殊的需求,適應性較強,而且不需要增加紅外對管的數量,成本較低,當有人拿東西或者是擺手幅度較大時都不會造成誤判斷,而且具有防尾隨功能。附圖說明圖1為無障礙通道機紅外對管的安裝位置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基于模式識別的無障礙通道機雙向檢測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但不限于此。實施例1:,該方法是利用單片機控制系統實現的:所述的單片機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紅外對管、FLASH芯片、報警器、上位機,上位機通過RS-485接口連接單片機,所述單片機通過數據總線連接FLASH芯片,單片機通過10(輸入輸出)口與所述紅外對管相連接,所述單片機通過三極管放大器和繼電器連接報警器;單片機通過查詢FALSH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模式識別的無障礙通道機雙向檢測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單片機控制系統實現的:所述的單片機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紅外對管、FLASH芯片、報警器、上位機,上位機通過RS?485接口連接單片機,所述單片機通過數據總線連接FLASH芯片,單片機通過IO(輸入輸出)口與所述紅外對管相連接,所述單片機通過三極管放大器和繼電器連接報警器;單片機通過查詢FALSH芯片中的數據來判斷通過無障礙通道機的人是否屬于本樓,單片機通過根據紅外對管的狀態判斷是否有人通過:如果有人通過的話并判斷其通過的方向,當檢測到有人通過時,所述單片機將通過人員所持數據卡中的數據在FLASH芯片查詢:如在FLASH芯片中存在通過人員數據,則將檢測到的通過人員的數據發送給上位機,上位機顯示并統計該人員通過的信息以供查詢;否則,報警器報警;所述單片機的IO口連接到紅外對管的輸出信號上,單片機實時采集每個IO口的狀態并利用模式識別處理方法進行處理,以判斷是否有人員通過及其通過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模式識別的無障礙通道機雙向檢測方法包括步驟(1)?(4):(1)用4個變量表示每個紅外對管的狀態,其中x為紅外對管的序號,x∈(1、2、3、4):TestSignal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被遮住的狀態:當被遮住時,則TestSignalx為1;當未被遮住時,則TestSignalx為0;;TestStart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當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Startx為1;當不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Startx為0;TestEnd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當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Endx為1;當不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Endx為0;同時還定義了變量TestTimeX,為紅外對管被遮擋住的時間;對上面所述的4個變量進行賦值:若單片機檢測到紅外對管被遮擋且該紅外對管的TestSignalx為0時,根據TestTimeX的值對TestSignalx和TestStartx進行賦值:當TestTimeX大于最值時間時,對TestSignalx和TestStartx分別賦值為1,表示該紅外的狀態是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在此將TestTimeX與所述最值時間進行比較目的在于,對紅外的信號進行去抖,防止信號有輕微波動或者受干擾時誤判斷,所述的最值時間根據實際應用進行設置;若單片機檢測到紅外對管沒有被遮擋且該紅外對管的TestSignalx為1時,則將TestSignalx清0,并將TestEndx賦值為1:表示該紅外對管的狀態是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2)根據步驟(1)所述4個變量值和當前紅外對管的狀態,判斷經過無障礙通道機是進模式還是出模式:當TestStart1為1,且另外三個紅外對管都是未被擋住狀態時,此時將模式判斷為進模式:單片機并將TestStart1和TestStart3的值清0;當TestStart4為1,且另外三個紅外對管都是未被擋住狀態時,此時將模式判斷為出模式:單片機并將TestStart4和TestStart2的值清0;所述紅外對管的安裝順序:沿無障礙通道機進入建筑物的方向,在無障礙通道機上依次設置編號為1、2、3、4的紅外對管;(3)根據步驟(2)所判斷的模式和相應的變量值綜合判斷,是否有人通過:無障礙通道機是出模式時,當TestStart2的值為1且TestEnd3的值也為1時,此時此人已經經過了第三個紅外對管,而且剛擋住第二個紅外對管,即剛通過打卡區域,此時判斷為一次出,并將TestStart2和TestEnd3的值清0;另外考慮到此人拎著東西,或者是擺手幅度較大時,這些東西也會造成一次進入的判斷,所以增加一條在TestEnd2為1的時候將TestEnd3清0;無障礙通道機是進模式時,當TestStart3的值為1且TestEnd2的值也為1時,判斷為一次進,并將TestStart3和TestEnd2的值清零,同時在TestEnd3為1的時候將TestEnd2清零;(4)重復步驟(1)?(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模式識別的無障礙通道機雙向檢測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單片機控制系統實現的:所述的單片機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紅外對管、FLASH芯片、報警器、上位機,上位機通過RS-485接口連接單片機,所述單片機通過數據總線連接FLASH芯片,單片機通過10(輸入輸出)口與所述紅外對管相連接,所述單片機通過三極管放大器和繼電器連接報警器;單片機通過查詢FALSH芯片中的數據來判斷通過無障礙通道機的人是否屬于本樓,單片機通過根據紅外對管的狀態判斷是否有人通過:如果有人通過的話并判斷其通過的方向,當檢測到有人通過時,所述單片機將通過人員所持數據卡中的數據在FLASH芯片查詢:如在FLASH芯片中存在通過人員數據,則將檢測到的通過人員的數據發送給上位機,上位機顯示并統計該人員通過的信息以供查詢;否則,報警器報警; 所述單片機的IO 口連接到紅外對管的輸出信號上,單片機實時采集每個IO 口的狀態并利用模式識別處理方法進行處理,以判斷是否有人員通過及其通過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模式識別的無障礙通道機雙向檢測方法包括步驟(I) - (4): (1)用4個變量表示每個紅外對管的狀態,其中X為紅外對管的序號,xe(l、2、3、4): TestSignal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被遮住的狀態:當被遮住時,則TestSignalx為I ;當未被遮住時,則TestSignalx為O ;; TestStart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當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Startx為I ;當不存在由沒有被遮住到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 Startx為O ; TestEndx表示紅外對管是否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當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則TestEndx為I ;當不存在由被遮住到沒有被遮住的狀態變化時,貝丨J TestEndx為O ; 同時還定義了變量TestTimeX,為紅外對管被遮擋住的時間; 對上面所述的4個變量進行賦值: 若單片機檢測到紅外對管被遮擋且該紅外對管的TestSignalx為O時,根據TestTimeX的值對TestSignalx和TestStartx進行賦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洪君,曹敏,王惠,薛樹濱,楊新濤,宋子良,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