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其包括:夾具框架;至少一個夾持單元,其被安裝到夾具框架上并且被配置成將夾具框架固定到側板上;以及至少一個安裝單元,其被連接到夾具框架并且被配置成安裝將要安裝到側板上的車門鉸鏈,其中安裝單元能基于側板的傾斜偏移而旋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更特別地,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將車門鉸鏈安 裝到側板的支柱上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
技術介紹
通常,在車身生產線的車門安裝工序中,將車門鉸鏈安裝到側板的前支柱和后支 柱上,然后將車門安裝到車門鉸鏈上。在車門鉸鏈安裝工序中,當將車身輸送到生產線上 時,車門鉸鏈緊密地附著于前支柱和后支柱的上部和下部的車門鉸鏈安裝部,然后用工具 將車門鉸鏈連接到車門鉸鏈安裝部。更具體地,在使車門鉸鏈安裝夾具與側板匹配后,通過 鉸鏈布置單元布置的車門鉸鏈被緊密地附著于前支柱和后支柱的上部和下部的車門鉸鏈 安裝部。然而,在常規技術中,當側板的斜度不與車門鉸鏈平行而發生偏移時,在車門鉸鏈 和側板之間可能會存在間隙。因此,如果車門鉸鏈通過螺栓被接合而留有間隙,車門可能會 變得歪曲并且車門的外部特征可能會惡化。因此,車門鉸鏈必須重新安裝并且生產率會下 降。本
技術介紹
部分中公開的上述信息只是為了增強對本專利技術的背景的理解,并且因 此可能包含不構成在該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致力于提供一種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其能夠改善車門鉸鏈和側板的匹配 特性而不管是否存在傾斜偏移(slope dispersion)。更具體地,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可以包括夾具框架; 至少一個夾持單元,其被安裝到夾具框架上并將夾具框架固定到側板上;以及至少一個安 裝單元,其被連接到夾具框架并且被配置成安裝車門鉸鏈,所述車門鉸鏈被安裝到側板上。 特別地,安裝單元可根據側板的傾斜偏移而旋轉。安裝單元可以包括分別布置在夾具框架的前側和后側的底板,可朝側板移動地 連接到底板的鉸鏈支架,可旋轉地連接到鉸鏈支架的安裝支架,以及分別連接到安裝支架 的上部和下部并且布置車門鉸鏈的鉸鏈布置單元(hinge arranging unit)。特別地,安裝 支架可以通過鉸鏈銷鉸接到鉸鏈支架。安裝單元還可以包括連接底板和鉸鏈支架并引導鉸鏈支架逆著底板移動的第一 引導部,以及連接鉸鏈支架和安裝支架并引導安裝支架繞鉸鏈支架旋轉的第二引導部。第 一引導部可以包括連接底板和鉸鏈支架的多個第一引導桿,以及布置在底板和鉸鏈支架 之間的第一引導桿上的第一彈簧。第二引導部可以包括連接鉸鏈支架和安裝支架并引導 安裝支架繞鉸鏈銷旋轉的多個第二引導桿,以及布置在鉸鏈支架和安裝支架之間的第二引 導桿上的第二彈簧。此外,第二引導桿可以可滑動地連接到安裝支架,至少一個第一螺母可以連接到第二引導桿的一端,第二螺母可以連接到第二引導桿的另一端,并且第二彈簧可以布置在第一螺母和安裝支架之間。特別地,第二引導桿的一端可以接觸鉸鏈支架。另外,接觸鉸鏈支架的半球突起可以形成于第二引導桿的一端,并且接觸第二引導桿的半球突起的止動件(stopper)可以布置在鉸鏈支架上。第一工具銷(tooling pin)可以安裝到夾具框架上以便作為夾具框架相對于側板的參考點。第一工具銷可以限定相對于鉸鏈布置單元的方向和距離。鉸鏈布置單元可以包括夾持車門鉸鏈的銷夾持器。第二工具銷也可以安裝到安裝支架上以便提供車門鉸鏈相對于側板的參考點。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可以包括沿側板的前后方向布置的夾具框架,分別布置在夾具框架的前側和后側中的每一側的上部和下部并且被配置成將夾具框架固定到側板的夾持單元,以及分別布置在夾具框架的前側和后側中的每一側并且安裝將要安裝到側板上的車門鉸鏈的安裝單元。更具體地,安裝單元可根據側板的傾斜偏移而旋轉。在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如果側板被傾斜,則可以旋轉安裝支架以使車門鉸鏈與側板匹配,并且因此匹配特性可以得到改善。此外,與側板的傾斜偏移相應的、車門鉸鏈和側板之間的間隙可以被最小化并且因此車門的外部特征可以得到增強。附圖說明提供附圖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更易于描述本專利技術。然而,應理解的是,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所公開的附圖,而是旨在覆蓋各種改型。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的透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的俯視圖3和圖4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的局部透視圖5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的側視圖6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的操作的圖7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安裝設備應用于的車身的正視圖。附圖標記的說明10:夾具框架11:工具變換器13:第 一工具銷30:夾持單元50:安裝單元51:底板53:鉸鏈支架55:第一引導部57:安裝支架59:第二引導部61:第一引導桿65:第一彈簧71:第二引導桿73:第二彈簧75:半球突起77:止動件81:第二工具銷90:鉸鏈布置單元91:銷夾持器具體實施方式在下文中,將參考示出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附圖更充分地描述本專利技術。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的是,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實施例,同時這些不同的方式全都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或范圍。應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術語“車輛”或“車輛的”或其它類似術語包括一般的機動車輛(諸如包括移動型多功能車(SUV)、公共汽車、卡車、各種商用車輛在內的客車)、包括各種艇和船在內的水運工具、飛行器等,并且包括混合動力車、電動車、插電式混合電動車、 氫動力車以及其它代用燃料車(例如從除石油以外的資源中取得的燃料)。如本文中所述, 混合動力車是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動力源的車輛,例如既有汽油動力又有電動力的車輛。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更易于描述本專利技術,與說明不相關的部分可能會被省略,并且同樣的附圖標記在整個說明書中始終指代同樣的要素。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夸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的透視圖,并且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的俯視圖。參考圖1和圖2,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100可以應用于車身生產線的車門安裝工序,其中前車門和后車門安 裝于側板101上。即,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100將車門鉸鏈(參考圖6的102a 和102b)安裝到側板101的上部和下部。車門鉸鏈安裝部(參考圖7的前支柱133的150和160)形成于側板101的前支柱 133和后支柱135的上部和下部以便用于安裝車門鉸鏈102a和102b,并且螺栓孔(參考圖 7的前支柱133的151和161)形成于每個車門鉸鏈安裝部以便用于接合車門鉸鏈102a和 102b。定位孔(參考圖7的前支柱133的153)形成于側板101上以便作為安裝設備100和車門鉸鏈102的參考點。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安裝設備100可以允許改善車門鉸鏈102a和102b與側板101之間的匹配特性,而不管側板101的傾斜偏移如何。特別地,根據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的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100包括夾具框架10、 夾持單元30和安裝單元50。夾具框架10用于支撐各構件并且包括用于支撐各構件的軸環 (collar)、支架和支撐塊等。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夾具框架10包括上述這樣的構件,除非另有說明。夾具框架10 可以是配置成將車門鉸鏈安裝到各種車身的側板上的夾具框架,并且可以是在側板101的前后方向上拉長的矩形框架。夾具框架10可以包括多個水平框架以及連接到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包括:夾具框架;至少一個夾持單元,其被安裝到所述夾具框架上并且被配置成將所述夾具框架固定到側板上;以及至少一個安裝單元,其被連接到所述夾具框架并且被配置成安裝車門鉸鏈,所述車門鉸鏈被安裝到所述側板上,其中所述安裝單元能基于所述側板的傾斜偏移而旋轉。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14 KR 10-2011-01054401.一種車門鉸鏈用安裝設備,包括 夾具框架; 至少一個夾持單元,其被安裝到所述夾具框架上并且被配置成將所述夾具框架固定到偵1J板上;以及 至少一個安裝單元,其被連接到所述夾具框架并且被配置成安裝車門鉸鏈,所述車門鉸鏈被安裝到所述側板上, 其中所述安裝單元能基于所述側板的傾斜偏移而旋轉。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設備,其中所述安裝單元包括 分別布置在所述夾具框架的前側和后側的底板; 可朝所述側板移動地連接到所述底板的鉸鏈支架; 可旋轉地連接到所述鉸鏈支架的安裝支架;以及 分別連接到所述安裝支架的上部和下部并且配置成布置所述車門鉸鏈的鉸鏈布置單J Li o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裝設備,其中所述安裝支架通過鉸鏈銷鉸接到所述鉸鏈支架。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裝設備,其中所述安裝單元還包括 配置成連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鉸鏈支架并引導所述鉸鏈支架逆著所述底板移動的第一引導部;以及 配置成連接所述鉸鏈支架和安裝支架并引導所述安裝支架繞所述鉸鏈支架旋轉的第二引導部。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裝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引導部包括 配置成連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鉸鏈支架的多個第一引導桿;以及 布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鉸鏈支架之間的所述第一引導桿內的第一彈簧。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裝設備,其中所述第二引導部包括 配置成連接所述鉸鏈支架和所述安裝支架并引導所述安裝支架繞所述鉸鏈銷旋轉的多個第二引導桿;以及 布置在所述鉸鏈支架和所述安裝支架之間的所述第二引導桿內的第二彈簧。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裝設備,其中 所述第二引導桿可滑動地連接到所述安裝支架; 至少一個第一螺母被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晙榮,金圣哲,
申請(專利權)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