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將竹蓀孢子置于萃取釜,通入處于超臨界狀態的CO2,控制溫度為35℃~50℃,壓力為20MPa~50MPa,時間為1~5小時,從萃取釜流出的含有CO2流體的竹蓀孢子提取物,進入分離釜,減壓后的CO2從分離釜上部流出,而呈油、膏狀態的竹蓀孢子提取物從減壓分離器下部流出。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法,不僅可提高溶質在超臨界流體中的溶解度,而且增加了被萃取物的極性,從而使竹蓀孢子中的萜類、黃酮等重要的有效成分被充分萃取出來,既提高了萃取率,也提高了被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所提取的有效成分遠高于傳統的方法,能夠滿足有關領域的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竹蓀孢子有效成分超臨界CO2萃取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
,具體涉及一種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竹蓀是被歷代醫藥學家譽為“菌中皇后”的菌類,具有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從竹蓀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如竹蓀三萜、竹蓀多糖,有降低高血壓和體內膽固醇的作用,在抗腫瘤、抗凝血、抗炎癥、刺激免疫以及降血糖方面都有一定的療效。為此,如何從竹蓀孢子中提取有效成分,成為一個研究熱點。所說的竹蓀孢子有效成分指的是竹蓀孢子中三萜、黃酮、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目前未見用超臨·界CO2萃取方法提取竹蓀孢子有效成分的報道或產品。由于竹蓀孢子直接食用其有效成分不易被人體吸收,不能滿足需要,亟需采用先進的提取工藝對其活性成分進行提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不僅可提高溶質在超臨界流體中的溶解度,而且增加了被萃取物的極性,從而使竹蓀孢子中的萜類、黃酮等重要的有效成分被充分萃取出來,既提高了萃取率,也提高了被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所提取的有效成分遠高于傳統的方法,能夠滿足有關領域的需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竹蓀孢子置于萃取釜,通入處于超臨界狀態的CO2,控制溫度為35°C 50°C,壓力為20MPa 50MPa,時間為 I 5小時,從萃取釜流出的含有CO2流體的竹蓀孢子提取物,進入分離釜,減壓后的CO2從分離釜上部流出,而呈油、膏狀態的竹蓀孢子提取物從減壓分離器下部流出,然后采用常規的方法進行精制。所述的竹蓀孢子為破壁率90%以上的200目 400目的竹蓀孢子粉和100目 300目的竹蓀菌體粉。竹蓀孢子粉與竹蓀菌體粉的重量比為1:0. Γ0. 5 將竹蓀孢子放入萃取釜進行萃取時,在萃取釜中加入提攜劑;所述的提攜劑是質量分數為45% 95%的食用乙醇。竹蓀孢子與提攜劑的重量比為1:0. f I。竹蓀孢子在食用乙醇中浸潤的時間為6 24小時。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與傳統的水煮、醇提的提取工藝相比,本專利技術的超臨界CO2萃取工藝流程簡單,節省能耗;添加竹蓀菌體粉末,增加流體與孢子的接觸面,提高提取效率; 由于在接近室溫下萃取,不破壞竹蓀菌體與竹蓀孢子中的有效原生質成份。同時,本專利技術采用食用乙醇作為提攜劑,使竹蓀孢子中三萜類、黃酮、核苷類等大部分有效成份可全部提取獲得;CO2在提取后全部蒸發,只有微量的食用乙醇殘留,保證提取物的食用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粉碎為顆粒的竹蓀菌體與竹蓀孢子混合物置于萃取釜1,通入來自壓縮機5的超臨界CO2流體,控制溫度為30°C 50°C,壓力20MPa 50MPa,時間為I 5小時,從所述的萃取釜I流出的含有CO2流體的竹蓀孢子提取物通過減壓閥3進入分離釜2,CO2從分離釜2 上部流出,回到CO2槽罐4,循環使用,而呈油、膏狀態的全竹蓀孢子提取物從分離釜2下部流出。并可根據需要在萃取釜I中加入提攜劑食用乙醇。實施例1將5公斤粉碎為400目的竹蓀孢子和2. 5公斤粉碎為100目的竹蓀菌體混勻置于萃取釜1,通入CO2,控制溫度為35°C,壓力50MPa,時間為4小時,從所說的萃取釜I流出的含有全竹蓀孢子提取物的CO2進入分離釜2,CO2從分離釜2上部流出,而呈油、膏狀態的全竹蓀孢子提取物從減壓分離器2下部流出。實施例2將5公斤粉碎為200目的竹蓀 孢子和O. 5公斤粉碎為200目的竹蓀菌體混勻置于萃取釜1,通入CO2,控制溫度為45°C,壓力35MPa,時間為2小時,從所說的萃取釜I流出的含有全竹蓀孢子提取物的CO2進入減壓分離器2,CO2從減壓分離器2上部流出,而呈油、膏狀態的全竹蓀孢子提取物從減壓分離器2下部流出。實施例3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但是在萃取時,加入2公斤重量濃度為70%的食用乙醇作為提攜劑,獲得呈油、膏狀態的竹蓀孢子提取物。實施例4采用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法,將竹蓀孢子粉碎顆粒用I公斤重量濃度為95%的食用乙醇浸潤16小時,煞后再放入萃取釜中進行超臨界CO2萃取,得到竹蓀孢子提取物。表I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與傳統方法對比權利要求1.一種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竹蓀孢子置于萃取釜,通入處于超臨界狀態的CO2,控制溫度為35°C 50°C,壓力為20MPa 50MPa,時間為I 5小時,從萃取釜流出的含有CO2流體的竹蓀孢子提取物,進入分離釜,減壓后的CO2從分離釜上部流出,而呈油、膏狀態的竹蓀孢子提取物從減壓分離器下部流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蓀孢子為破壁率90%以上的200目 400目的竹蓀孢子粉和100目 300目的竹蓀菌體粉。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竹蓀孢子粉與竹蓀菌體粉的重量比為1:0. Γ0. 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竹蓀孢子放入萃取釜進行萃取時,在萃取釜中加入提攜劑;所述的提攜劑是質量分數為45% 95%的食用乙醇。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竹蓀孢子與提攜劑的重量比為1:0. ηο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竹蓀孢子在食用乙醇中浸潤的時間為6 24小時。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將竹蓀孢子置于萃取釜,通入處于超臨界狀態的CO2,控制溫度為35℃~50℃,壓力為20MPa~50MPa,時間為1~5小時,從萃取釜流出的含有CO2流體的竹蓀孢子提取物,進入分離釜,減壓后的CO2從分離釜上部流出,而呈油、膏狀態的竹蓀孢子提取物從減壓分離器下部流出。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不僅可提高溶質在超臨界流體中的溶解度,而且增加了被萃取物的極性,從而使竹蓀孢子中的萜類、黃酮等重要的有效成分被充分萃取出來,既提高了萃取率,也提高了被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所提取的有效成分遠高于傳統的方法,能夠滿足有關領域的需要。文檔編號A61K36/07GK102988427SQ2012104326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日專利技術者林新堅, 林陳強, 林戎斌, 陳濟琛, 陳龍軍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竹蓀孢子中有效成分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竹蓀孢子置于萃取釜,通入處于超臨界狀態的CO2,控制溫度為35℃~50℃,壓力為20MPa~50MPa,時間為1~5小時,從萃取釜流出的含有CO2流體的竹蓀孢子提取物,進入分離釜,減壓后的CO2從分離釜上部流出,而呈油、膏狀態的竹蓀孢子提取物從減壓分離器下部流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新堅,林陳強,林戎斌,陳濟琛,陳龍軍,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