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從蜈蚣草中提取具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從蜈蚣草中,用超聲波協同復合酶(纖維素酶與果膠酶)提取,減壓濃縮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將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萃取液減壓濃縮,濃縮液經純化處理分離出黃酮,再經真空冷凍干燥得蜈蚣草黃酮粉末。對該黃酮粉末進行不同菌種的抑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該乙酸乙酯層的黃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顯的量效關系。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具有資源豐富、設備簡便,產品提取率高,溶劑可回收等優點。因此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及良好的功能食品和防腐劑的開發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從富含黃酮的蜈蚣草中提取的具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用的黃酮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隸屬于葡萄球菌屬,有“嗜肉菌"的別稱,是革蘭氏陽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許多嚴重感染。如何防治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個世界性的衛生難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它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可有效清除體內的多種自由基,這種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細胞的退化、衰老,提高免疫力,也可阻止癌癥的發生;也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大大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還可以降低膽固醇,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患者的福音。黃酮類化合物對自然界中的很多病原微生物具有廣泛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可破壞細胞壁及細胞膜的完整性,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因此可以預防傷口感染,促進傷口愈合,治療炎癥,還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劑等等。蜈蚣草屬于蕨類植物,常地生和附生于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干上,喜溫暖潮潤和半陰環境,資源豐富。其黃酮含量高達12%以上,民間有將蜈蚣草用來防治流行性感冒、 痢疾,治療咬傷、疥瘡,解毒殺蟲等。黃酮類化合物在防病防菌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從蜈蚣草中提取具有抑菌效果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從富含黃酮的蜈蚣草中提取具有抑菌作用的黃酮及其制備方法,這種黃酮可用于或直接用作藥品和藥品主料以及保健品,防腐劑等。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從蜈蚣草中,用超聲波協同復合酶提取、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的提取液,經真空濃縮后,將濃縮液低溫真空干燥得黃酮粉末。本專利技術制備黃酮的技術方案為以蜈蚣草為原料,將其粉碎后備用,取一定量的蜈蚣草粉末用超聲波協同復合酶提取,分離出提取液,經減壓濃縮得浸膏,在浸膏中加入少量蒸餾水,先用石油醚萃取,對水層再加入氯仿萃取,取其水層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收集乙酸乙酯層萃取液,對水層再加入正丁醇萃取,收集正丁醇層萃取液,將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分別減壓干燥濃縮,在_40°C真空冷凍干燥得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的黃酮粉末。上述制備方法中,提取黃酮時,pH為3.8-5. 2,提取溫度為45_60°C,復合酶為纖維素酶與果膠酶,其復合比為1: 1-6 1,超聲波處理時間為45-55s,超聲波功率為 500-800 。復合酶用量為每克原料300U。溶劑與蜈蚣草粉末的料液比按V/W(容量/重量) 為20 1-30 I。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別萃取三次,萃取比(被萃取液萃取溶劑)為1: 2-1 : 5。本專利技術中的蜈蚣草采摘于廣州大學城中心湖附近,其總黃酮含量為12. 59%本專利技術的提取和干燥過程在60°C以下的條件下進行。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和功能活性作用在于1、通過本專利技術的黃酮粉末對不同菌種抑菌圈的實驗。結果如表I所示,乙酸乙酯層黃酮粉末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劑量為10. 12mg/ml,抑菌圈直徑達23. 15mm。表I蜈蚣草各萃取層黃酮(劑量為10. 12mg/ml)對不同菌種的抑菌圈直徑(mm)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抑菌作用的黃酮,其特征在于從富含黃酮的蜈蟻草中,用超聲波協同復合酶提取,將提取液減壓濃縮后經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收集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分別經真空干燥后,將濃縮液經純化處理分離出黃酮,再經真空冷凍干燥制得蜈蟲公草黃酮粉末。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蜈蚣草,其特征在于其采摘于廣州大學城中心湖附近,是一種蕨類植物,常地生和附生于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干上。喜溫暖潮潤和半陰環境。蜈蚣草的總黃酮含量為12. 59%。3.一種具有抑菌作用的黃酮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蜈蚣草為原料,將采摘后的蜈蚣草烘干并將其粉碎后備用,取一定量的蜈蚣草粉末用超聲波協同復合酶提取,分離出提取液,經減壓濃縮得浸膏,在浸膏中加入少量蒸餾水,先用石油醚萃取三次除去色素等極性較小的雜質,對水層再加入氯仿萃取三次除去親脂性部位,對水層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收集乙酸乙酯層萃取液,對水層再加入正丁醇萃取三次,收集正丁醇層,將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分別減壓干燥濃縮,再_40°C真空冷凍干燥得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粉末。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超聲波協同復合酶提取時,pH為 3.8-5. 2,提取溫度為45-60°C,復合酶為纖維素酶與果膠酶,其復合比為1: 1_6 1,超聲波處理時間為45-55s,超聲波功率為500-800 。復合酶用量為每克原料300U。溶劑與蜈蚣草粉末的料液比按V/W(容量/重量)為20 1-30 I。5.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黃酮時,被萃取液和萃取溶劑的體積比均為1: 2-1 : 5。6.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蜈蚣草采摘于廣州大學城中心湖附近,其總黃酮含量為12. 59%。7.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冷凍干燥過程在_40°C以下的條件下進行。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從蜈蚣草中提取具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從蜈蚣草中,用超聲波協同復合酶(纖維素酶與果膠酶)提取,減壓濃縮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將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萃取液減壓濃縮,濃縮液經純化處理分離出黃酮,再經真空冷凍干燥得蜈蚣草黃酮粉末。對該黃酮粉末進行不同菌種的抑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該乙酸乙酯層的黃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顯的量效關系。本專利技術還具有資源豐富、設備簡便,產品提取率高,溶劑可回收等優點。因此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及良好的功能食品和防腐劑的開發前景。文檔編號A61K36/11GK102988428SQ20121057246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專利技術者丁利君, 余姣, 熊俊娟, 馮思 申請人:廣東工業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抑菌作用的黃酮,其特征在于從富含黃酮的蜈蚣草中,用超聲波協同復合酶提取,將提取液減壓濃縮后經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收集乙酸乙酯層和正丁醇層分別經真空干燥后,將濃縮液經純化處理分離出黃酮,再經真空冷凍干燥制得蜈蚣草黃酮粉末。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利君,余姣,熊俊娟,馮思,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