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軸承制造模具,包括:基座、外圈部件模具、內圈部件模具和滾子模具。外圈部件模具安裝在基座上,外圈部件模具用于制造軸承的外圈部件,所述外圈部件模具呈梯形,斜邊能轉動。內圈部件模具安裝在基座上,相對于外圈部件模具設置,內圈部件模具用于制造軸承的內圈部件,內圈部件模具面向外圈部件模具的一側為斜邊,斜邊能轉動,內圈部件模具的兩端具有擋塊部分。滾子模具安裝在基座上,設置在外圈部件模具與內圈部件模具之間,滾子模具的兩個側邊分別緊貼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與內圈部件模具的斜邊。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軸承制造模具,能夠制造符合限高參數要求的滾子軸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軸承制造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造有限高參數要求的軸承的軸承制造模具。
技術介紹
圓錐滾子軸承可以分離,由內圈與滾子、保持架一起組成的組件和外圈可以分別安裝。滾子和滾道接觸處修正的接觸線可以減少應力集中。圓錐滾子軸承可以承受大的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由于圓錐滾子軸承只能傳遞單向軸向載荷,因此,為傳遞相反方向的軸向載荷就需要另一個與之對稱安裝的圓錐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中用量最多的是單列圓錐滾子軸承。在轎車的前輪輪轂中,近年來 也用上了小尺寸的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四列圓錐滾子軸承用在大型冷、熱軋機等重型機器中。圓錐滾子軸承主要承受以徑向為主的徑、軸向聯合載荷。軸承承載能力取決于外圈的滾道角度,角度越大承載能力越大。該類軸承屬分離型軸承,根據軸承中滾動體的列數分為單列、雙列和四列圓錐滾子軸承。單列圓錐滾子軸承游隙需用戶在安裝時調整;雙列和四列圓錐滾子軸承游隙已在產品出廠時依據用戶要求給定,不須用戶調整。圓錐滾子軸承有圓錐形內圈和外圈滾道,圓錐滾子排列在兩者之間。所有圓錐表面的投影線都在軸承軸線的同一點相聚。這種設計使圓錐滾子軸承特別適合承受復合(徑向與軸向)負荷。軸承的軸向負荷能力大部分是由接觸角決定的,接觸角的角度越大,軸向負荷能力就越高。圓錐滾子軸承通常是分離型的,即由帶滾子與保持架組件的內圈組成的圓錐內圈組件可以與圓錐外圈(外圈)分開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出一種軸承制造模具,適用于有限高參數要求的軸承。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軸承制造模具,包括基座、外圈部件模具、內圈部件模具和滾子模具。外圈部件模具安裝在基座上,外圈部件模具用于制造軸承的外圈部件,所述外圈部件模具呈梯形,斜邊能轉動。內圈部件模具安裝在基座上,相對于外圈部件模具設置,內圈部件模具用于制造軸承的內圈部件,內圈部件模具面向外圈部件模具的一側為斜邊,斜邊能轉動,內圈部件模具的兩端具有擋塊部分。滾子模具安裝在基座上,設置在外圈部件模具與內圈部件模具之間,滾子模具的兩個側邊分別緊貼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與內圈部件模具的斜邊。外圈部件模具、內圈部件模具和滾子模具能在基座上移動。外圈部件模具、內圈部件模具和滾子模具在基座上移動,在滾子模具的兩個側邊分別緊貼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與內圈部件模具的斜邊的情況下使得e。= e+2htg α ,其中e為外圈部件模具的大端面內徑;h為外圈部件模具的大端面與內圈小端面之間的高度差值,即軸承限高;e0為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上與內圈小端面等高的點的內徑;α為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的傾斜角度。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上與內圈小端面等高的點的內徑為e0為eQ=d + 2α'σ (tgP - tga) + 2DW ,其中coscird為內圈部件模具的小端面內徑;a'。為內圈部件的大端面的擋塊內側面至內圈部件小端面的距離;·Dw為滾子模具的直徑;<3為滾子模具的傾斜角度;β為內圈部件模具的斜邊的傾斜角度。該軸承制造模具用于制造有限高參數的軸承,限高參數包括軸承外圈限高值為Ahrap,制造得到的外圈部件的直徑~&為= e - ^tgaAhcup ;軸承內圈限高值為Λ hcone,制造得到的內圈部件的直徑為 _為eAhcorK =eo+ Itga^hcone。采用本專利技術的軸承制造模具,能夠制造符合限高參數要求的滾子軸承。附圖說明圖I揭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的軸承制造模具的結構圖。圖2揭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的軸承制造模具中的各個部件的參數關系。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軸承制造模具,包括基座102、外圈部件模具104、內圈部件模具106和滾子模具108。外圈部件模具104安裝在基座102上,外圈部件模具104用于制造軸承的外圈部件,外圈部件模具104呈梯形,斜邊能轉動,外圈部件模具104的斜邊對應于軸承的外圈滾道。外圈部件模具104的兩個端面,較大的稱為大端面、較小的稱為小端面。內圈部件模具106安裝在基座102上,相對于外圈部件模具104設置,內圈部件模具106用于制造軸承的內圈部件,內圈部件模具106面向外圈部件模具104的一側為斜邊,斜邊能轉動,內圈部件模具106的兩端具有擋塊部分。內圈部件模具106面向外圈部件模具104的斜邊設置,在水平位置上內圈部件模具106與外圈部件模具104的設置存在一個偏移量,該偏移量對應于軸承內圈與外圈的高度差,即限高h。內圈部件模具106面向外圈部件模具104的一側也為斜邊,該斜邊對應于軸承的內圈滾道。內圈部件模具106的兩端分別具有擋塊部分105和107。由于內圈部件模具106同樣有一個斜面,因此也是呈類似梯形的形狀。內圈部件模具106的兩個端面,較大的稱為大端面、較小的稱為小端面。擋塊部分105位于小端面,擋塊部分107位于大端面。滾子模具108安裝在基座102上,滾子模具108設置在外圈部件模具104與內圈部件模具106之間,滾子模具108的兩個側邊分別緊貼外圈部件模具104的斜邊與內圈部件模具106的斜邊。上面已經描述過,外圈部件模具104的斜邊與內圈部件模具106的斜邊分別對應外圈滾道和內圈滾道,因此滾子模具108應當緊貼這兩個斜邊。外圈部件模具104、內圈部件模具106和滾子模具108能在基座102上移動位置,已達到設計要求的參數尺寸,尤其是限高參數。圖2揭示了軸承制造模具中的各個部件的參數關系。參數尺寸定義如下 外圈部件模具的大端面內徑為e ;外圈部件模具的大端面與內圈小端面之間的高度差值,即軸承限高為h ;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上與內圈小端面等高的點的內徑為e。;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的傾斜角度為α。外圈部件模具、內圈部件模具和滾子模具在基座上移動,在滾子模具的兩個側邊分別緊貼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與內圈部件模具的斜邊的情況下使得e。= e+2htg α。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上與內圈小端面等高的點的內徑為e。與下述的參數有關內圈部件模具的小端面內徑為d ;內圈部件的大端面的擋塊內側面至內圈部件小端面的距離為a'。;滾子模具的直徑為Dw,傾斜角度為爐;內圈部件模具的斜邊的傾斜角度為β;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上與內圈小端面等高的點的內徑為e0為權利要求1.一種軸承制造|吳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外圈部件模具,安裝在基座上,外圈部件模具用于制造軸承的外圈部件,所述外圈部件模具呈梯形,斜邊能轉動; 內圈部件模具,安裝在基座上,相對于外圈部件模具設置,內圈部件模具用于制造軸承的內圈部件,內圈部件模具面向外圈部件模具的一側為斜邊,斜邊能轉動,內圈部件模具的兩端具有擋塊部分; 滾子模具,安裝在基座上,設置在外圈部件模具與內圈部件模具之間,滾子模具的兩個側邊分別緊貼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與內圈部件模具的斜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軸承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圈部件模具、內圈部件模具和滾子模具能在基座上移動。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 外圈部件模具的大端面內徑為e ; 外圈部件模具的大端面與內圈小端面之間的高度差值,即軸承限高為h ; 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上與內圈小端面等高的點的內徑為e。; 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的傾斜角度為α ; 其中,外圈部件模具、內圈部件模具和滾子模具在基座上移動,在滾子模具的兩個側邊分別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軸承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外圈部件模具,安裝在基座上,外圈部件模具用于制造軸承的外圈部件,所述外圈部件模具呈梯形,斜邊能轉動;內圈部件模具,安裝在基座上,相對于外圈部件模具設置,內圈部件模具用于制造軸承的內圈部件,內圈部件模具面向外圈部件模具的一側為斜邊,斜邊能轉動,內圈部件模具的兩端具有擋塊部分;滾子模具,安裝在基座上,設置在外圈部件模具與內圈部件模具之間,滾子模具的兩個側邊分別緊貼外圈部件模具的斜邊與內圈部件模具的斜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挺,譚體新,李蜀紅,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通用軸承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