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滿滾子自鎖軸承的加工方法,包括:根據軸承胚的尺寸計算一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測量選定的滾子的滾子直徑;根據所述滾子直徑計算一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以及一外圈滾道直徑;根據所述外圈滾道直徑、所述滾子直徑和所述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來確定一內圈滾道直徑;以及依照所述外圈滾道直徑和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在所述軸承胚中機械加工出一滾道。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滿滾子自鎖軸承的加工方法可以提供更高的加工效率并能顯著地降低加工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軸承(bearing)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 件。也可以說,當其它機件在軸上彼此產生相對運動時,用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和保持軸中心位置固定的機件。軸承的作用來講應該是支撐,即字面解釋用來承軸的,但這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支撐其實質就是能夠承擔徑向載荷。也可以理解為它是用來固定軸的。就是固定軸使其只能實現轉動,而控制其軸向和徑向的移動。電機沒有軸承的后果就是根本不能工作。因為軸可能向任何方向運動,而電機工作時要求軸只能作轉動。
技術實現思路
最新地,滿滾子自鎖軸承正逐漸成為軸承界的新寵。為了提高滿滾子自鎖軸承的加工效率,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包括根據軸承胚的尺寸計算一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測量選定的滾子的滾子直徑;根據所述滾子直徑計算一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以及一外圈滾道直徑;根據所述外圈滾道直徑、所述滾子直徑和所述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來確定一內圈滾道直徑;以及依照所述外圈滾道直徑和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在所述軸承胚中機械加工出一滾道。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根據滾子直徑計算外圈滾道直徑的步驟進一步包括將所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減去所述滾子直徑的一半以獲得所述外圈滾道直徑。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在加工出一滾道后,該加工方法進一步包括將所述軸承胚的外圍打磨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在將所述軸承胚的外圍打磨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之后,該加工方法進一步包括以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加上所述滾子直徑的一半為直徑將所述軸承胚的中間部分鏤空,以獲得軸承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在將所述軸承胚的中間部分鏤空之后,該加工方法進一步包括加熱所述軸承件;以及將所述滾子嵌入所述軸承件的滾道中。綜上,本專利技術的可以提供更高的加工效率并能顯著地降低加工成本。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詳細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說明性的,并且旨在為如權利要求所述的本專利技術提供進一步的解釋。附圖說明附圖主要是用于提供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理解。附圖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與本說明書一起起到解釋本專利技術原理的作用。附圖中圖I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的主要步驟的流程圖。圖2示出了滿滾子自鎖軸承外圈和滾子組件結構。圖3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求解圖形。圖4顯示了不同的Z所對應的最大可選區域的分布情況。圖5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計算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圖I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的主要步驟的流程圖。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100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1 :根據軸承胚的尺寸計算一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步驟102 :測量選定的滾子的滾子直徑;步驟103 :根據所述滾子直徑計算一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以及一外圈滾道直徑;步驟104 :根據所述外圈滾道直徑、所述滾子直徑和所述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來確定一內圈滾道直徑;以及步驟105 :依照所述外圈滾道直徑和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在所述軸承胚中機械加工出一滾道。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上述根據滾子直徑計算外圈滾道直徑的步驟103可以進一步包括將所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減去所述滾子直徑的一半以獲得所述外圈滾道直徑。此外,在加工出一滾道105之后,該加工方法100可以進一步包括將所述軸承胚的外圍打磨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此外,在將所述軸承胚的外圍打磨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之后,該加工方法100進一步包括以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加上所述滾子直徑的一半為直徑將所述軸承胚的中間部分鏤空,以獲得軸承件。另一方面,在將所述軸承胚的中間部分鏤空之后,該加工方法100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加熱所述軸承件;以及將所述滾子嵌入所述軸承件的滾道中。以下詳細描述一下本專利技術的加工方法的理論基礎。一、模型的建立在軸承給定的尺寸等限制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求出滿排滾子的可裝配尺寸的范圍,對減小加工精度要求,提高合套率,意義很大。以下就此目的提出滿排滾子設計模型。滿滾子自鎖軸承外圈和滾子組件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DW為滾子直徑辦為外圈滾道直徑;FW為滾子內復圓直徑;Y = SirT1(DwAD1-Dw)) ;C為滾子間圓周總間隙;Z為滾子數。如現有技術中已知的[權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軸承胚的尺寸計算一最大允許圓周直徑; 測量選定的滾子的滾子直徑; 根據所述滾子直徑計算一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以及一外圈滾道直徑; 根據所述外圈滾道直徑、所述滾子直徑和所述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來確定一內圈滾道直徑;以及 依照所述外圈滾道直徑和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在所述軸承胚中機械加工出一滾道。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滾子直徑計算外圈滾道直徑的步驟進一步包括 將所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減去所述滾子直徑的一半以獲得所述外圈滾道直徑。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工出一滾道后,該加工方法進一步包括 將所述軸承胚的外圍打磨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軸承胚的外圍打磨到最大允許圓周直徑之后,該加工方法進一步包括 以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加上所述滾子直徑的一半為直徑將所述軸承胚的中間部分鏤空,以獲得軸承件。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軸承胚的中間部分鏤空之后,該加工方法進一步包括 加熱所述軸承件;以及 將所述滾子嵌入所述軸承件的滾道中。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包括根據軸承胚的尺寸計算一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測量選定的滾子的滾子直徑;根據所述滾子直徑計算一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以及一外圈滾道直徑;根據所述外圈滾道直徑、所述滾子直徑和所述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來確定一內圈滾道直徑;以及依照所述外圈滾道直徑和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在所述軸承胚中機械加工出一滾道。本專利技術的可以提供更高的加工效率并能顯著地降低加工成本。文檔編號F16C33/00GK102954108SQ20111025422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專利技術者余挺, 李蜀紅, 譚體新 申請人:上海通用軸承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滿滾子自鎖軸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軸承胚的尺寸計算一最大允許圓周直徑;測量選定的滾子的滾子直徑;根據所述滾子直徑計算一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以及一外圈滾道直徑;根據所述外圈滾道直徑、所述滾子直徑和所述滾子間圓周總間隙來確定一內圈滾道直徑;以及依照所述外圈滾道直徑和所述內圈滾道直徑在所述軸承胚中機械加工出一滾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挺,李蜀紅,譚體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通用軸承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