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圈繞制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繞圈繞線機。包括床身,床身的左側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和用于固定線圈骨架的卡盤相連,電機右側的床身上橫向布置有導軌,導軌的左側布置有拖板,導軌的右側布置有用于固定線圈骨架軸向位置的頂針,在拖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縱向布置的導線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實現各種扁形銅線立繞,緊密性好,不傷絕緣層。還可根據需要不同來調整大小,滿足工藝要求,固定投資小,生產工時短,降低了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繞圈繞線機。
技術介紹
目前對線圈的繞制采用的方式為機器繞線,用專業的繞線機器進行繞線,但其成本相當高,耗時長,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適用范圍廣的線圈繞制機。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線圈繞制機,包括床身,床身的左側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和用于固定線圈骨架的卡盤相連,電機右側的床身上橫向布置有導軌,導軌的左側布置有拖板,導軌的右側布置有用于固定線圈軸向位置的頂針;其特征在于在拖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縱向布置的導線槽,在導線槽的進口端依次設有至少一組第一垂直過線軸承、第一水平過線軸承和用于保證導線張緊的第一張緊軸承,在導線槽的出口端依次設有用于保證導線張緊的第二張緊軸承、第二水平過線軸承和至少一組第二垂直過線軸承;在導線槽一側的拖板上還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連接有豎向布置的螺桿,螺桿上穿置有調節平墊,螺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定位軸承,所述調節平墊用于調節定位軸承的高度,所述定位軸承置于線圈骨架上方。本技術能夠實現各種扁形銅線立繞,緊密性好,不傷絕緣層。還可根據需要不同來調整大小,滿足工藝要求,固定投資小,生產工時短,降低了生產成本。所述導線槽的兩端的兩側分別設有腰孔,所述第一水平過線軸承和第二水平過線軸承包括螺桿,螺桿上穿置有軸承,第一水平過線軸承和第二水平過線軸承分別布置于導線槽兩端的兩側的腰孔內,兩端通過螺母固定。通過腰孔可以調節第一水平過線軸承和第二水平過線軸承的高度,以適用導線的寬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導線槽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2所示,本技術包括床身1,床身I的左側安裝有電機2,電機2的輸出軸和用于固定線圈骨架18的卡盤3相連,電機2右側的床身I上橫向布置有導軌4,導軌4的左側布置有拖板5,導軌4的右側布置有用于固定線圈骨架18軸向位置的頂針6.在拖板5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縱向布置的導線槽7,導線槽7的兩端的兩側分別設有腰孔19,在導線槽7的進口端依次設有一組第一垂直過線軸承8、第一水平過線軸承9和用于保證導線張緊的第一張緊軸承10,在導線槽7的出口端依次設有用于保證導線張緊的第二張緊軸承U、第二水平過線軸承12和一組第二垂直過線軸承13 ;第一水平過線軸承9和第二水平過線軸承12包括螺桿20,螺桿20上穿置有軸承21,第一水平過線軸承9和第二水平過線軸承12分別布置于導線槽7兩端的兩側的腰孔19內,兩端通過螺母22固定。在導線槽7—側的拖板5上還固定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上連接有豎向布置的第一螺桿15,第一螺桿15上穿置有調節平墊16,螺桿15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定位軸承17,調節平墊16用于調節定位軸承17的高度,定位軸承17置于線圈骨架18上方。繞線原理I、檢查機器是否運轉正常,準備線圈骨架18和扁導線。2、將導線從導線槽7的進口端依次穿過第一垂直過線軸承8、第一水平過線軸承9、第一張緊軸承10、第二張緊軸承11、第二水平過線軸承12和第二垂直過線軸承13,然后沿著定位軸承17的左側,將導線頭固定于線圈骨架18的左端。 3、調節第一垂直過線軸承8和第二垂直過線軸承13之間的間隙,再調節第一水平過線軸承9和第二水平過線軸承12的高度。4、調節定位軸承17的高度,使定位軸承17的左側面與導線相切。5、選擇繞線機的速度,啟動設備,注意機器繞向(反向運轉)。6、此時導線會隨著機器的運轉而形成螺旋狀固定于線圈骨架18上。7、在繞線過程中操作者要保持拖板5勻速向右移動。8、繞線過程中操作者要注意線圈排列均勻整齊性。權利要求1.線圈繞制機,包括床身,床身的左側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和用于固定線圈骨架的卡盤相連,電機右側的床身上橫向布置有導軌,導軌的左側布置有拖板,導軌的右側布置有用于固定線圈骨架軸向位置的頂針;其特征在于在拖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縱向布置的導線槽,在導線槽的進口端依次設有至少一組第一垂直過線軸承、第一水平過線軸承和用于保證導線張緊的第一張緊軸承,在導線槽的出口端依次設有用于保證導線張緊的第二張緊軸承、第二水平過線軸承和至少一組第二垂直過線軸承;在導線槽一側的拖板上還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連接有豎向布置的螺桿,螺桿上穿置有調節平墊,螺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定位軸承,所述調節平墊用于調節定位軸承的高度,所述定位軸承置于線圈骨架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圈繞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槽的兩端的兩側分別設有腰孔,所述第一水平過線軸承和第二水平過線軸承包括螺桿,螺桿上穿置有軸承,第一水平過線軸承和第二水平過線軸承分別布置于導線槽兩端的兩側的腰孔內,兩端通過螺母固定。專利摘要線圈繞制機,本技術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繞圈繞線機。包括床身,床身的左側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和用于固定線圈骨架的卡盤相連,電機右側的床身上橫向布置有導軌,導軌的左側布置有拖板,導軌的右側布置有用于固定線圈骨架軸向位置的頂針,在拖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縱向布置的導線槽。本技術能夠實現各種扁形銅線立繞,緊密性好,不傷絕緣層。還可根據需要不同來調整大小,滿足工藝要求,固定投資小,生產工時短,降低了生產成本。文檔編號B65H59/00GK202633039SQ20122026662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專利技術者鄭華, 劉振平 申請人:百納德(揚州)電能系統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線圈繞制機,包括床身,床身的左側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和用于固定線圈骨架的卡盤相連,電機右側的床身上橫向布置有導軌,導軌的左側布置有拖板,導軌的右側布置有用于固定線圈骨架軸向位置的頂針;其特征在于:在拖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縱向布置的導線槽,在導線槽的進口端依次設有至少一組第一垂直過線軸承、第一水平過線軸承和用于保證導線張緊的第一張緊軸承,在導線槽的出口端依次設有用于保證導線張緊的第二張緊軸承、第二水平過線軸承和至少一組第二垂直過線軸承;在導線槽一側的拖板上還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連接有豎向布置的螺桿,螺桿上穿置有調節平墊,螺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定位軸承,所述調節平墊用于調節定位軸承的高度,所述定位軸承置于線圈骨架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華,劉振平,
申請(專利權)人:百納德揚州電能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