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車門沖壓模具,更具體的說,涉及同時進行車門沖百葉窗、沖缺工序的沖壓模具。
技術介紹
汽車車門門口半成品制成后,需要對其邊框進行沖缺、沖百葉窗工序,沿著門框三邊正反面數個位置均需要進行上述沖壓步驟,分別利用沖缺設備和沖百葉窗設備分段進行9道工序的加工,費時費力,工序復雜,且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一種一次性完成車門門口半成品沖壓的模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車門門框沖壓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下表面設有由卸料板拼塊構成的與門框相配合的“η”形結構,所述的卸料板拼塊上設有沖壓百葉窗和沖缺的沖頭,所述的下模座上表面由凹模塊構成的“η”形結構,所述的凹模塊上設有與沖頭相配合的頂料結構。所述的頂料結構由頂板和頂塊構成,并由支撐釘固定于凹模塊上。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四角均設有滾珠導套。所述的上模座由五塊卸料板拼塊“η”形結構,所述的下模座由八塊凹模塊構成“η”形結構。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該門框沖百葉窗、沖缺組合模具僅需一次沖壓,完成半成品門框的所有沖壓步驟,大大提高了車門門框沖缺沖百葉窗的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生產產品的品質。附圖說明下面對本技術說明書中每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I為上模座結構示意圖;圖2為下模座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上模座;2、下模座;3、卸料板拼塊;4、沖頭;5、導正塊;6、滾珠導套;7、凹模塊;8、頂料結構;9、定位塊。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2可知,車門門框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I和下模座2。其中上模座I下表面設有由卸料板拼塊3構成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門門框沖壓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1)下表面設有由卸料板拼塊(3)構成的與門框相配合的“n”形結構,所述的卸料板拼塊(3)上設有沖壓百葉窗和沖缺的沖頭(4),所述的下模座(2)上表面由凹模塊(7)構成的“n”形結構,所述的凹模塊(7)上設有與沖頭(4)相配合的頂料結構(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大勇,汪奇勝,桂萬亮,孫紅俊,姚靜,耿建安,趙海林,王二雷,文燦,周福生,陳建強,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成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