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折彎模具,具體說是一種電抗器油箱箱壁壓弧模具。
技術介紹
傳統折彎機的最大折彎弧度為R50mm,弧度大于該尺寸時,采取輥彎機加人工調整方式來實現,該加工方式精度低,且當板寬度大于3M時,這種方式也不適用,然而電抗器箱壁的連接弧需折彎R200,L=4500mm,只能采用人工加工,然而人工加工不僅效率低而且加工精度也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大弧度的電抗器油箱箱壁壓弧模具。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電抗器油箱箱壁壓弧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由帶卡扣的上模夾板,上模底板和二十五塊帶凸緣的上模型板組成,其中上模夾板設置在上模底板的上部,上模型板均勻布置在上模底板的下部,所述下模由下模底板和二十五塊帶凹緣的下模型板組成。本專利技術中的折彎模具,在上模夾板上設有卡扣以便安裝在壓力機上,為了適合在壓力機上工作,為減輕上模的重量,上模的模型由二十五塊帶凸緣的鋼板相隔一定距離設置而成,相應的下模型板也由二十五塊帶凹緣鋼板組成,并將其安裝在下模底板上。為了避免壓痕,所述上模型板的下部還設有上模墊板,所述下模型板的上部設有下模墊板。本技術電抗器油箱箱壁壓弧模具的有益效果提高了電抗器油箱箱壁連接弧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該模具適用于弧度和寬度較大的折彎件。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右視剖面圖;圖中,I、下模底板,2、下模型板,3、下模墊板,4、折彎件,5、上模墊板,6、上模型板,7、上模底板,8、上模夾板。具體實施方式附圖為本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抗器油箱箱壁壓弧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由帶卡扣的上模夾板(8),上模底板(7)和二十五塊帶凸緣的上模型板(6)組成,其中上模夾板(8)設置在上模底板(7)的上部,上模型板(6)均勻布置在上模底板(7)的下部,所述下模由下模底板(1)和二十五塊帶凹緣的下模型板(2)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帥,潘玉華,呂素德,俞秀麗,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銘潤電站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