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口罩的密透性測試裝置,涉及口罩生產相關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機體和測試機構,其中機體的內部與測試機構活動連接;測試機構包括測試架、測試槽、液壓推動器、扣箱和熱氣接口測試架的表面設置有多個貫通的測試槽,每個測試槽的上方都設置有液壓推動器,液壓推動器推桿的底部與扣箱固定連接,扣箱的一側設置有熱氣接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機體和測試機構,解決了口罩密透性測試裝置檢測麻煩和檢測效率低的問題。檢測麻煩和檢測效率低的問題。檢測麻煩和檢測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口罩的密透性測試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口罩生產相關
,特別是涉及一種口罩的密透性測試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口罩是一種衛生防疫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病毒等物質的作用,以紗布或紙等材料做成,對進入肺部的空氣有一定的過濾作用,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在粉塵等污染的環境中作業時,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而口罩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都需要進行口罩的密透性測試,以保證其正常的過濾功能,但目前一般的口罩密透性測試裝置在實際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一般的口罩密透性測試裝置在進行口罩的測試時,通常需要測試者和操作者協作進行,檢測過程較為麻煩,而且單次只能進行一個口罩的密透性檢測,進行大批口罩的測試時,需要較長的時間,檢測的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口罩的密透性測試裝置,通過機體和測試機構,解決了口罩密透性測試裝置檢測麻煩和檢測效率低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本技術為一種口罩的密透性測試裝置,包括機體和測試機構,所述機體的內部與測試機構活動連接;
[0007]所述測試機構包括測試架、測試槽、液壓推動器、扣箱和熱氣接口,所述測試架的表面設置有多個貫通的測試槽,每個所述測試槽的上方都設置有液壓推動器,所述液壓推動器推桿的底部與扣箱固定連接,所述扣箱的一側設置有熱氣接口;通過測試架、測試槽和鉤桿的設置,用于進行對多個口罩的連接、支撐和定位,并為口罩的密透性測試提供測試的窗口,液壓推動器用于進行對扣箱的上下牽引,使扣箱完成在口罩表面的壓覆以及與口罩的脫離,通過扣箱和熱氣接口的設置,在壓扣在口罩表面后,可將熱氣向口罩表面的吹動,使口罩由測試槽向下進行一段距離的凸出,并結合紅外鏡頭輸出的圖像,對口罩的密透性做出判斷,以此便可完成對口罩的密透性測試,不需要多人操作,測試簡單方便,通過測試架、測試槽、液壓推動器、扣箱和熱氣接口的設置,可以快速便捷的實現對多個口罩的同時測試,其測試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可滿足一般企業的測試需求,對普通口罩的測試實用性更高。
[0008]進一步地,所述機體包括機箱、觀測窗、換氣扇和導軌,所述機箱正面的上方設置有觀測窗,所述機箱背面的下方固定連接有換氣扇,觀測窗下方位置的所述機箱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導軌。
[0009]進一步地,所述機體還包括紅外鏡頭,導軌下方的所述機箱后方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三個紅外鏡頭,所述紅外鏡頭沿機箱內壁的徑向分布;機箱用于進行個結構的控制、支
撐和定位,并口罩提供安全穩定的測試場所,觀測窗為設置在機箱正面的觀察窗口,換氣扇用于進行內外氣體的交換,導軌用于為測試架提供滑行的軌道,紅外鏡頭可對由測試槽凸出的口罩進行熱成像,以對口罩的密透性做出判斷。
[0010]進一步地,所述測試架通過導軌滑動連接在機箱的內部;
[0011]進一步地,所述紅外鏡頭設置在測試槽之間的下方;
[0012]進一步地,所述測試機構還包括鉤桿,所述測試槽的左右兩端設置有鉤桿,所述鉤桿固定連接在測試架的上表面。
[0013]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術通過設置機體和測試機構,解決了口罩密透性測試裝置檢測麻煩的問題,其中在測試機構中設置有測試架、測試槽、液壓推動器、扣箱和熱氣接口,通過測試架、測試槽和鉤桿的設置,用于進行對多個口罩的連接、支撐和定位,并為口罩的密透性測試提供測試的窗口,液壓推動器用于進行對扣箱的上下牽引,使扣箱完成在口罩表面的壓覆以及與口罩的脫離,通過扣箱和熱氣接口的設置,在壓扣在口罩表面后,可將熱氣向口罩表面的吹動,使口罩由測試槽向下進行一段距離的凸出,并結合紅外鏡頭輸出的圖像,對口罩的密透性做出判斷,以此便可完成對口罩的密透性測試,不需要多人操作,測試簡單方便。
[0015]2、本技術通過設置機體和測試機構,解決了口罩密透性測試裝置檢測效率低的問題,其中在測試機構中設置有測試架、測試槽、液壓推動器、扣箱和熱氣接口,通過測試架、測試槽、液壓推動器、扣箱和熱氣接口的設置,可以快速便捷的實現對多個口罩的同時測試,其測試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可滿足一般企業的測試需求,對普通口罩的測試實用性更高。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后視圖;
[0018]圖3為本技術剖面圖;
[0019]圖4為本技術拆解圖;
[0020]圖5為本技術機體剖面圖。
[0021]附圖標記:
[0022]1、機體;101、機箱;102、觀測窗;103、換氣扇;104、導軌;105、紅外鏡頭;2、測試機構;201、測試架;202、測試槽;203、鉤桿;204、液壓推動器;205、扣箱;206、熱氣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請參閱圖1
?
5所示,本技術為一種口罩的密透性測試裝置,包括機體1和測試機構2,機體1的內部與測試機構2活動連接;
[0025]測試機構2包括測試架201、測試槽202、液壓推動器204、扣箱205和熱氣接口206,測試架201的表面設置有多個貫通的測試槽202,每個測試槽202的上方都設置有液壓推動
器204,液壓推動器204推桿的底部與扣箱205固定連接,扣箱205的一側設置有熱氣接口206;
[0026]測試架201為L型結構,其左右邊滑動連接在導軌104的內部,上表面設置有多個等距分布且貫通的測試槽202,而在測試槽202的左右端都固定有兩個鉤狀的鉤桿203,測試槽202和鉤桿203的位置大小可根據實際的口罩大小進行調整,通過測試架201、測試槽202和鉤桿203的設置,用于進行對多個口罩的連接、支撐和定位,并為口罩的密透性測試提供測試的窗口,液壓推動器204的上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機箱101內部的上方,其下方與測試槽202對正,而其推桿的下端與扣箱205固定,用于進行對扣箱205的上下牽引,使扣箱205完成在口罩表面的壓覆以及與口罩的脫離,扣箱205為方形的箱體結構,其內部設置有喇叭狀的槽,槽的上端通過管道與熱氣接口206互通,而熱氣接口206需與熱氣生成設備連接,通過扣箱205和熱氣接口206的設置,在壓扣在口罩表面后,可將熱氣向口罩表面的吹動,使口罩由測試槽202向下進行一段距離的凸出,并結合紅外鏡頭105輸出的圖像,對口罩的密透性做出判斷,以此便可完成對口罩的密透性測試,不需要多人操作,測試簡單方便,通過測試架201、測試槽202、液壓推動器204、扣箱205和熱氣接口206的設置,可以快速便捷的實現對多個口罩的同時測試,其測試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可滿足一般企業的測試需求,對普通口罩的測試實用性更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口罩的密透性測試裝置,包括機體(1)和測試機構(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的內部與測試機構(2)活動連接;所述測試機構(2)包括測試架(201)、測試槽(202)、液壓推動器(204)、扣箱(205)和熱氣接口(206),所述測試架(201)的表面設置有多個貫通的測試槽(202),每個所述測試槽(202)的上方都設置有液壓推動器(204),所述液壓推動器(204)推桿的底部與扣箱(205)固定連接,所述扣箱(205)的一側設置有熱氣接口(20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口罩的密透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包括機箱(101)、觀測窗(102)、換氣扇(103)和導軌(104),所述機箱(101)正面的上方設置有觀測窗(102),所述機箱(101)背面的下方固定連接有換氣扇(103),觀測窗(102)下方位置的所述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亞明,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正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