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混凝土檢測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一側固定有試驗臺,所述試驗臺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部設置有放置臺;本裝置設置有活動機構,移動套底部的安裝機構可帶動透水裝置水平方向往復移動,透水裝置移動后可對放置在安放裝置內的透水混凝土試樣均勻的充分潤濕,能夠使混凝土檢測過程中,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實驗數據更加精確;本裝置設置有安裝機構,可將透水裝置外側的連接管放置在安裝套和連接套之間,可方便地完成安裝套和連接套的固定,且使得透水裝置安裝較簡便,有助于透水混凝土試樣進行透水系數的檢測。水系數的檢測。水系數的檢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混凝土檢測
,具體為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透水混凝土又稱多孔混凝土,無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強劑、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種多孔輕質混凝土,它不含細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層水泥漿相互粘結而形成孔穴均勻分布的蜂窩狀結構,故具有透氣、透水和重量輕的特點,透水混凝土良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性能可以有效降低路面表層溫度,減緩城市熱島效應,有效調節城市生態平衡,透水混凝土在使用中,需要對其透水系數進行檢測;
[0003]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授權公告號CN U),該專利技術能夠通過安放裝置將混凝土試樣卡接進裝置內,再通過夾緊裝置中活動塊的調節,將安放裝置夾緊,實現對混凝土試樣的固定,再通過設置有卡箍和密封圈,可以將試樣和安放裝置之間的縫隙堵住,并且將透水裝置置于安放裝置正上方,減少實驗中漏水的可能,從而使實驗數據更加精確;
[0004]但是,上述的檢測裝置在使用過程中,使用透水裝置對透水混凝土試樣充分潤濕并進行透水系數的檢測時,透水裝置對透水混凝土的潤濕部位較為固定,不易對透水混凝土試樣均勻的充分潤濕,可能影響實驗結構。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一側固定有試驗臺,所述試驗臺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部設置有放置臺,所述支撐桿的頂部安裝有量筒,所述控制柜的頂部安裝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一側設置有活動機構,所述控制柜的頂部連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連接有伸縮管,所述伸縮管的一端連通有透水裝置,所述放置臺的頂部設置有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延伸至外側的安放裝置,所述放置臺的底部連接有導管;
[0008]所述活動機構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的內頂壁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外側固定有連接盤,所述連接盤的外側安裝有金屬桿,所述金屬桿的外側活動套接有活動套,所述活動套的頂部固定有導向塊,所述外殼體的內部開設有導向槽,所述活動套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塊,所述安裝塊的底部安裝有移動套,所述外殼體的兩側內壁之間設置有固定桿,所述移動套的底部固定有安裝機構。
[0009]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機構包括安裝套,所述安裝套的底部
鉸接有連接套,所述安裝套和所述連接套的內壁均固定有防滑墊,所述安裝套的外側設置有第一半螺紋桿,所述連接套的外側固定有第二半螺紋桿,所述第一半螺紋桿和所述第二半螺紋桿的外側活動套接有墊片,所述第一半螺紋桿和所述第二半螺紋桿的外側螺紋連接有螺紋套。
[0010]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紋套的外側設置有防滑紋,所述安裝套的一側嵌入在所述移動套的內部。
[0011]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半螺紋桿的半徑與所述第二半螺紋桿的半徑相等。
[0012]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向塊和所述導向槽之間為滑動配合構件,所述活動套的內部開設有與所述金屬桿尺寸適配的通槽。
[0013]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塊活動套接在所述固定桿的外側,所述外殼體與所述安裝架之間通過螺栓固定。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裝置設置有活動機構,在通過透水裝置對放置在安放裝置內的透水混凝土試樣進行透水系數的檢測時,移動套底部的安裝機構可帶動透水裝置水平方向往復移動,透水裝置移動后可對放置在安放裝置內的透水混凝土試樣均勻的充分潤濕,避免了透水混凝土的潤濕部位較為固定的情況,能夠使混凝土檢測過程中,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實驗數據更加精確;
[0016]2、本裝置設置有安裝機構,首先透水裝置外側的連接管與伸縮管連通,同時可將透水裝置外側的連接管放置在安裝套和連接套之間,可方便地完成安裝套和連接套的固定,且使得透水裝置安裝較簡便,有助于透水混凝土試樣進行透水系數的檢測。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的立體圖;
[0018]圖2為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中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控制柜;2、試驗臺;3、支撐桿;4、放置臺;5、量筒;6、安裝架;7、活動機構;71、外殼體;72、驅動電機;73、連接盤;74、金屬桿;75、活動套;76、導向塊;77、導向槽;78、安裝塊;79、移動套;710、固定桿;8、安裝機構;81、安裝套;82、連接套;83、防滑墊;84、第一半螺紋桿;85、第二半螺紋桿;86、墊片;87、螺紋套;9、水管;10、伸縮管;11、透水裝置;12、夾緊裝置;13、安放裝置;14、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包括控制柜1,所述控制柜1的一側固定有試驗臺2,所述試驗臺2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桿3,所述支
撐桿3的頂部設置有放置臺4,所述支撐桿3的頂部安裝有量筒5,所述控制柜1的頂部安裝有安裝架6,所述安裝架6的一側設置有活動機構7,所述控制柜1的頂部連接有水管9,所述水管9的一端連接有伸縮管10,所述伸縮管10的一端連通有透水裝置11,所述放置臺4的頂部設置有夾緊裝置12,所述夾緊裝置12的內部設置有延伸至外側的安放裝置13,所述放置臺4的底部連接有導管14;
[0023]所述活動機構7包括外殼體71,所述外殼體71的內頂壁固定有驅動電機72,所述驅動電機72的輸出軸外側固定有連接盤73,所述連接盤73的外側安裝有金屬桿74,所述金屬桿74的外側活動套接有活動套75,所述活動套75的頂部固定有導向塊76,所述外殼體71的內部開設有導向槽77,所述導向塊76和所述導向槽77之間為滑動配合構件,所述活動套75的內部開設有與所述金屬桿74尺寸適配的通槽,所述活動套75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塊78,所述安裝塊78的底部安裝有移動套79,所述外殼體71的兩側內壁之間設置有固定桿710,所述安裝塊78活動套接在所述固定桿710的外側,所述外殼體71與所述安裝架6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移動套79的底部固定有安裝機構8,在通過透水裝置11對放置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的檢測裝置,包括控制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1)的一側固定有試驗臺(2),所述試驗臺(2)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桿(3),所述支撐桿(3)的頂部設置有放置臺(4),所述支撐桿(3)的頂部安裝有量筒(5),所述控制柜(1)的頂部安裝有安裝架(6),所述安裝架(6)的一側設置有活動機構(7),所述控制柜(1)的頂部連接有水管(9),所述水管(9)的一端連接有伸縮管(10),所述伸縮管(10)的一端連通有透水裝置(11),所述放置臺(4)的頂部設置有夾緊裝置(12),所述夾緊裝置(12)的內部設置有延伸至外側的安放裝置(13),所述放置臺(4)的底部連接有導管(14);所述活動機構(7)包括外殼體(71),所述外殼體(71)的內頂壁固定有驅動電機(72),所述驅動電機(72)的輸出軸外側固定有連接盤(73),所述連接盤(73)的外側安裝有金屬桿(74),所述金屬桿(74)的外側活動套接有活動套(75),所述活動套(75)的頂部固定有導向塊(76),所述外殼體(71)的內部開設有導向槽(77),所述活動套(75)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塊(78),所述安裝塊(78)的底部安裝有移動套(79),所述外殼體(71)的兩側內壁之間設置有固定桿(710),所述移動套(79)的底部固定有安裝機構(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明敏,
申請(專利權)人:晉城市晉鑫混凝土攪拌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