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通過在機架上設置左覆合工作臺和右覆合工作臺,其中左覆合工作臺包含左滑臺、驅動器A、左承載座、左驅動器以及左吸附組件,右覆合工作臺包含右滑臺、驅動器B、右承載座、右驅動器以及右吸附組件,左覆合工作臺和右覆合工作臺大致呈對稱設置,使得左吸附組件和右吸附組件能在承接工位和覆膜工位之間循環運動,采用這種設計,當左吸附組件位于承接工位進行承接遮光膜時,右吸附組件可以移動至覆膜工位進行覆膜工序,可以同時進行覆膜的同時也可以進行準備工作,能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
技術介紹
筆記本鍵盤的背光模組包含導光膜以及覆合在導光膜正面的遮光膜和覆合在導光膜背面的反光膜,在背光模組的覆合之前通過會在遮光膜、導光膜和反光膜上印刷上不干膠,以方便進行覆合;現有的筆記本鍵盤背光模組的生產過程中,通常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覆合,采用人工貼合的方式效率低,因此迫切需要能進行自動化進行背光模組覆合工作的自動化設備;因為背光模組在覆合時需要先將導光膜覆合到反光膜上,然后將遮光膜覆合到導光膜上,所以進行覆合的時候需要較長的時間,導致效率低。本技術即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包括機架,所述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包含設置在機架上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和薄膜移載覆合裝置,所述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包含設置在機架上的左覆合工作臺和設置在機架上的右覆合工作臺,所述的左覆合工作臺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機架上的左滑臺,所述的右覆合工作臺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機架上的右滑臺,所述的機架上還設有用于驅動左滑臺動作的驅動器A和用于驅動右滑臺動作的驅動器B,所述的左滑臺和左滑臺相互平行,所述的左滑臺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左承載座,所述的左滑臺上設有用于驅動左承載座上下滑動的左驅動器,所述的左承載座上設有用于吸附遮光膜的左吸附組件,所述的右滑臺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右承載座,所述的右滑臺上設有用于驅動右承載座上下滑動的右驅動器,所述的右承載座上設有用于吸附遮光膜的右吸附組件,所述的機架上設有用于承接遮光膜的承接工位和用于將導光膜和反光膜覆合到遮光膜上的覆膜工位,所述的左吸附組件和右吸附組件能在承接工位和覆膜工位之間循環運動;所述的薄膜移載覆合裝置包含設置在機架上的龍門架,所述的龍門架上設有用于將導光膜移載至覆膜工位的第一移載機構和用于將遮光膜移載至覆膜工位的第二移載機構,所述的第一移載機構上設有用于吸附導光膜的吸附組件A,所述的第二移載機構上設有用于吸附反光膜的吸附組件B。如上所述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所述的左滑臺的左側設有滑孔A,所述的左承載座的左側設有與滑孔A滑動配合的左導柱。如上所述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所述的左吸附組件包含設置的左承載座上表面的左吸附底板,所述的左吸附底板上設有左吸附面板,所述的左吸附底板和左吸附面板之間設有真空腔A,所述的左吸附面板的表面設有與真空腔A相通的吸附孔A。如上所述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所述的第一移載機構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在龍門架上的水平滑動座A,所述的龍門架上設有用于驅動水平滑動座A動作的驅動器E,所述的水平滑動座A上設有沿豎直方向滑動的豎直滑動座A,所述的水平滑動座A上設有用于驅動豎直滑動座A動作的驅動器F,所述的水平滑動座A的底部設有旋轉氣缸A,所述的吸附組件A設置在旋轉氣缸A的執行端。如上所述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所述的第二移載機構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在龍門架上的水平滑動座B,所述的龍門架上設有用于驅動水平滑動座B動作的驅動器G,所述的水平滑動座B上設有沿豎直方向滑動的豎直滑動座B,所述的水平滑動座B上設有用于驅動豎直滑動座B動作的驅動器H,所述的水平滑動座B的底部設有旋轉氣缸B,所述的吸附組件B設置在旋轉氣缸B的執行端。如上所述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所述的吸附組件A包含設置在第一移載機構上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設有安裝孔,所述的安裝孔上滑動連接有滑桿,所述滑桿的上端設有限位部,所述滑桿的下端連接有吸附底板,所述吸附底板的底面連接有吸附面板,所述的吸附面板和吸附底板之間設有真空腔C,所述的吸附面板上設有與真空腔C相通的吸附孔;所述的底板和吸附底板之間設有彈簧B。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本技術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通過在機架上設置左覆合工作臺和右覆合工作臺,其中左覆合工作臺包含左滑臺、驅動器A、左承載座、左驅動器以及左吸附組件,右覆合工作臺包含右滑臺、驅動器B、右承載座、右驅動器以及右吸附組件,左覆合工作臺和右覆合工作臺大致呈對稱設置,使得左吸附組件和右吸附組件能在承接工位和覆膜工位之間循環運動,采用這種設計,當左吸附組件位于承接工位進行承接遮光膜時,右吸附組件可以移動至覆膜工位進行覆膜工序,可以同時進行覆膜的同時也可以進行準備工作,能節約時間,提高效率。2、本技術的薄膜移載覆合裝置包含用于吸附導光膜的吸附組件A,并通過第一移載機構驅動吸附組件A移動至覆膜工位進而將導光膜覆合到反光膜上,薄膜移載覆合裝置還包含用于吸附遮光膜的吸附組件B,并通過第二移載機構驅動吸附組件B移動至覆膜工位進而將遮光膜覆合到導光膜上,實現反光膜、導光膜和遮光膜的覆合,能自動地完成背光模組的覆合工作,自動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高。【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圖1為本技術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應用在背光模組覆合設備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應用在背光模組覆合設備上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應用在背光模組覆合設備上的側視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應用在背光模組覆合設備上的局部示意圖之一;圖5為圖4中標記的A部分的放大圖;圖6為本技術中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標記的B部分的放大圖;圖8本技術中左覆合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應用在背光模組覆合設備上的局部示意圖之二;圖10為圖9中標記的C部分的放大圖;圖11為本技術中吸附組件A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技術中吸附組件A的立體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包括機架10,所述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包含設置在機架10上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4和薄膜移載覆合裝置5,所述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4包含設置在機架10上的左覆合工作臺041和設置在機架10上的右覆合工作臺042,所述的左覆合工作臺041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機架10上的左滑臺41,所述的右覆合工作臺042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機架10上的右滑臺42,所述的機架10上還設有用于驅動左滑臺41動作的驅動器A和用于驅動右滑臺42動作的驅動器B,所述的左滑臺41和左滑臺41相互平行,所述的左滑臺41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左承載座43,所述的左滑臺41上設有用于驅動左承載座43上下滑動的左驅動器44,所述的左承載座43上設有用于吸附遮光膜101的左吸附組件45,所述的右滑臺42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右承載座46,所述的右滑臺42上設有用于驅動右承載座46上下滑動的右驅動器47,所述的右承載座46上設有用于吸附遮光膜101的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0),所述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包含設置在機架(10)上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4)和薄膜移載覆合裝置(5),所述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4)包含設置在機架(10)上的左覆合工作臺(041)和設置在機架(10)上的右覆合工作臺(042),所述的左覆合工作臺(041)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機架(10)上的左滑臺(41),所述的右覆合工作臺(042)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機架(10)上的右滑臺(42),所述的機架(10)上還設有用于驅動左滑臺(41)動作的驅動器A和用于驅動右滑臺(42)動作的驅動器B,所述的左滑臺(41)和左滑臺(41)相互平行,所述的左滑臺(41)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左承載座(43),所述的左滑臺(41)上設有用于驅動左承載座(43)上下滑動的左驅動器(44),所述的左承載座(43)上設有用于吸附遮光膜(101)的左吸附組件(45),所述的右滑臺(42)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右承載座(46),所述的右滑臺(42)上設有用于驅動右承載座(46)上下滑動的右驅動器(47),所述的右承載座(46)上設有用于吸附遮光膜(101)的右吸附組件(48),所述的機架(10)上設有用于承接遮光膜(101)的承接工位(401)和用于將導光膜(103)和反光膜(102)覆合到遮光膜(101)上的覆膜工位(402),所述的左吸附組件(45)和右吸附組件(48)能在承接工位(401)和覆膜工位(402)之間循環運動;所述的薄膜移載覆合裝置(5)包含設置在機架(10)上的龍門架(51),所述的龍門架(51)上設有用于將導光膜(103)移載至覆膜工位(402)的第一移載機構(52)和用于將遮光膜(101)移載至覆膜工位(402)的第二移載機構(53),所述的第一移載機構(52)上設有用于吸附導光膜(103)的吸附組件A(54),所述的第二移載機構(53)上設有用于吸附反光膜(102)的吸附組件B(5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0),所述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包含設置在機架(10)上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4)和薄膜移載覆合裝置(5),所述的背光模組覆合工作臺(4)包含設置在機架(10)上的左覆合工作臺(041)和設置在機架(10)上的右覆合工作臺(042),所述的左覆合工作臺(041)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機架(10)上的左滑臺(41),所述的右覆合工作臺(042)包含沿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機架(10)上的右滑臺(42),所述的機架(10)上還設有用于驅動左滑臺(41)動作的驅動器A和用于驅動右滑臺(42)動作的驅動器B,所述的左滑臺(41)和左滑臺(41)相互平行,所述的左滑臺(41)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左承載座(43),所述的左滑臺(41)上設有用于驅動左承載座(43)上下滑動的左驅動器(44),所述的左承載座(43)上設有用于吸附遮光膜(101)的左吸附組件(45),所述的右滑臺(42)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右承載座(46),所述的右滑臺(42)上設有用于驅動右承載座(46)上下滑動的右驅動器(47),所述的右承載座(46)上設有用于吸附遮光膜(101)的右吸附組件(48),所述的機架(10)上設有用于承接遮光膜(101)的承接工位(401)和用于將導光膜(103)和反光膜(102)覆合到遮光膜(101)上的覆膜工位(402),所述的左吸附組件(45)和右吸附組件(48)能在承接工位(401)和覆膜工位(402)之間循環運動;所述的薄膜移載覆合裝置(5)包含設置在機架(10)上的龍門架(51),所述的龍門架(51)上設有用于將導光膜(103)移載至覆膜工位(402)的第一移載機構(52)和用于將遮光膜(101)移載至覆膜工位(402)的第二移載機構(53),所述的第一移載機構(52)上設有用于吸附導光膜(103)的吸附組件A(54),所述的第二移載機構(53)上設有用于吸附反光膜(102)的吸附組件B(5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模組覆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滑臺(41)的左側設有滑孔A,所述的左承載座(43)的左側設有與滑孔A滑動配合的左導柱(43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效率高的背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進新,尤官京,馮杰,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匯創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