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生產工藝布置,包括依次設置的前處理工序、粗軋機組、第一剪切設備、中軋機組、第二剪切設備、精軋機組、第三剪切設備、減定徑機組、第四剪切設備和后處理工序,所述粗軋機組、中軋機組、精軋機組和減定徑機組均采用三輥軋機,所述精軋機組最后一架三輥軋機的輥面上刻有與三側帶肋鋼筋表面肋部形狀相吻合的月牙形肋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生產方法通過全線設置高強度三輥軋機,軋制能力大,可實現單道次大壓下,為控軋控冷生產細晶粒鋼筋提供保障;另外,全線設置多處控溫水箱,通過水、氣等介質對軋件進行在線控溫冷卻,合理的軋件溫度窗口加之配合軋機的大壓下工藝,因此可實現高強度等級新型螺紋鋼筋的有序生產。(*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生產工藝布置
本技術屬于鋼鐵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工藝布置。
技術介紹
采用二輥軋機軋制出兩側帶肋的螺紋鋼筋是螺紋鋼軋制生產的公知技術。隨著國家進步與發展,大規模基礎設施及城鎮化建設都離不開建筑用螺紋鋼筋。2013年螺紋鋼筋產量已超過2億噸,占我國鋼材產能的20%。國家主管部門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在建筑工程中加速淘汰335MPa級鋼筋,優先使用400MPa級鋼筋,積極推廣500MPa級鋼筋。在逐步提高螺紋鋼筋強度等級的同時,如何讓鋼筋與混凝土完全融合也是技術人員必須考慮的問題。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熱膨脹系數,相同溫度下,鋼筋和混凝土之間錯動很小;其次,混凝土硬化時,水泥與鋼筋表面有良好的粘結,使得任何應力可以有效地在二者之間傳遞;通常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粗糙的、有間隔的波紋狀肋條(稱為螺紋鋼)來進一步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粘結。然而現有螺紋鋼筋從斷面上看是兩側帶肋,而另兩面沒有帶肋。建筑物在受到多方向的外力時,鋼筋沒帶肋的面與混凝土的粘合程度不緊密,受力后易脫落,加上現有螺紋鋼筋強度等級較低,進而使得建筑物產生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生產工藝布置,能批量化生產三側帶肋的螺紋鋼,并且本技術生產出來的新型螺紋鋼在表面質量、斷面尺寸、強度等級大大提升的同時,又可通過其自身形狀特性有效消除多方向外力帶來的鋼筋與混凝土脫落的安全隱患。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生產工藝布置,包括依次設置的前處理工序、粗軋機組、第一剪切設備、中軋機組、第二剪切設備、精軋機組、第三剪切設備、減定徑機組、第四剪切設備和后處理工序,所述粗軋機組、中軋機組、精軋機組和減定徑機組均采用三輥軋機,所述精軋機組最后一架三輥軋機的輥面上刻有與三側帶肋鋼筋表面肋部形狀相吻合的月牙形肋槽;進一步,所述前處理工序與粗軋機組之間設置有第一控溫冷卻裝置,所述粗軋機組與第一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二控溫冷卻裝置,所述中軋機組與第二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三控溫冷卻裝置,所述精軋機組與第三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四控溫冷卻裝置,所述減定徑機組與第四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五控溫冷卻裝置;進一步,所述第一到第五控溫冷卻裝置均采用控冷水箱;進一步,所述三輥軋機每道次的延伸系數為1.0?1.6 ;進一步:所述最后一架三輥軋機的延伸系數為1.0?1.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工藝布置的生產方法通過全線設置高強度三輥軋機,軋制能力大,可實現單道次大壓下,為控軋控冷生產細晶粒鋼筋提供保障;另外,全線設置多處控溫水箱,通過水、氣等介質對軋件進行在線控溫冷卻,合理的軋件溫度窗口加之配合軋機的大壓下工藝,因此可實現高強度等級新型螺紋鋼筋的有序生產。本技術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技術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技術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圖1為三側帶肋鋼筋斷面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生產工藝布置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選實施例僅為了說明本技術,而不是為了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如圖所示,一種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生產工藝布置,包括依次設置的前處理工序1、粗軋機組3、第一剪切設備5、中軋機組6、第二剪切設備8、精軋機組9、第三剪切設備11、減定徑機組12、第四剪切設備14和后處理工序15,所述粗軋機組、中軋機組、精軋機組和減定徑機組均采用高強度三輥軋機,所述精軋機組最后一架三輥軋機的輥面上刻有與三側帶肋鋼筋表面肋部形狀相吻合的月牙形肋槽。本實施例中,前處理工序包括連鑄出坯-坯料定尺-坯料下線堆放入庫-坯料再加熱-加熱爐加熱后坯料出爐-高壓水除鱗;后處理工序包括冷床冷卻-冷剪(鋸)切設備切定尺-成品棒材檢查收集-打捆下線-入庫堆放。本實施例中,為了確保軋件尺寸精度和圓形斷面精度,相鄰軋機的軋輥分別呈正三角形和倒立的正三角形布置。本實施例中,所述前處理工序與粗軋機組之間設置有第一控溫冷卻裝置2,所述粗軋機組與第一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二控溫冷卻裝置4,所述中軋機組與第二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三控溫冷卻裝置7,所述精軋機組與第三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四控溫冷卻裝置10,所述減定徑機組與第四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五控溫冷卻裝置13 ;所述第一到第五控溫冷卻裝置均采用控冷水箱;所述三輥軋機每道次的延伸系數為1.0?1.6 ;為確保最終產品的尺寸精度,所述最后一架三輥軋機的延伸系數為1.0?1.3。本實施例生產出的螺紋鋼三側的肋在圓周方向呈120°均布在鋼筋外表面四周,與傳統二輥軋機生產的產品相比,軋制速度更快,產能更高,斷面尺寸精度更高,性能更均勻,強度等級更高,可提高50mPa以上;同混凝土粘合程度更高,與傳統二側帶肋螺紋鋼筋相比粘合強度提高30 %以上,并且承受多方向外力時鋼筋與混凝土的錯動量相比傳統鋼筋更小,使得建筑物更安全。從軋制成型角度上看,三輥精軋機對帶肋螺紋鋼筋軋制變形并形成最終月牙形鋼筋肋部,三個軋輥同時對軋件斷面三個方向進行軋制變形,成型效果更好,變形能力更強,尺寸精度更高,也適合從控軋控冷工藝角度生產細晶粒螺紋鋼筋。本實施例的生產方法不僅可以生產本技術中的新型三側帶肋螺紋鋼筋,還可以用于生產優質圓鋼。同樣,本生產方法也適用于生產斷面類似的高速線材帶肋鋼筋及圓盤條。本實施例的生產特點是:(I)全線設置高強度三輥軋機,軋制能力大,可實現單道次大壓下,為控軋控冷生產細晶粒鋼筋提供保障;(2)全線設置多處控溫水箱,通過水、氣等介質對軋件進行在線控溫冷卻,合理的軋件溫度窗口加之配合軋機的大壓下工藝,實現高強度等級新型螺紋鋼筋的有序生產;(3)全線生產工藝及布置靈活,可根據實際工藝需要,適當增減軋機機組,使得生產投資成本最優化,生產效益最大化。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生產工藝布置,包括依次設置的前處理工序、粗軋機組、第一剪切設備、中軋機組、第二剪切設備、精軋機組、第三剪切設備、減定徑機組、第四剪切設備和后處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軋機組、中軋機組、精軋機組和減定徑機組均采用三輥軋機,所述精軋機組最后一架三輥軋機的輥面上刻有與三側帶肋鋼筋表面肋部形狀相吻合的月牙形肋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生產工藝布置,包括依次設置的前處理工序、粗軋機組、第一剪切設備、中軋機組、第二剪切設備、精軋機組、第三剪切設備、減定徑機組、第四剪切設備和后處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軋機組、中軋機組、精軋機組和減定徑機組均采用三輥軋機,所述精軋機組最后一架三輥軋機的輥面上刻有與三側帶肋鋼筋表面肋部形狀相吻合的月牙形肋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側帶肋螺紋鋼筋的生產工藝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處理工序與粗軋機組之間設置有第一控溫冷卻裝置,所述粗軋機組與第一剪切設備之間設置有第二控溫冷卻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成楠,祝輝,彭仲佳,袁新,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上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