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反應釜,所述的反應釜是由釜底及沿釜底周緣向上延伸的釜壁組成,反應釜的上端開口,在反應釜的上端開口處設有釜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是在反應釜上方開口處設有釜蓋,從而在加工時可以將蓋子蓋在反應釜上方,防止油墨溢出。再進一步的,在釜蓋上分別預留有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在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處分別設有蓋子,可以根據實際加工時的環境選擇將相應的蓋子打開或蓋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油墨生產裝備,特別涉及一種反應釜。
技術介紹
在油墨生產中一般包括攪拌預分散、砂磨、調質(調色)、過濾包裝4個工段。如何將這些工段整合在一套設備中,是未來油墨生產發展的一個方向。而決定這些工序是否能聯機或者整合在一起的關鍵是砂磨工段。目前國內主要有帶有供給通道的再循環,先進一些的也有多道次式循環,但這些砂磨方式都無法跟其他工段結合起來。帶有供給通道的再循環、多道次式循環這2種生產工藝的缺點是都利用砂磨機直接對配料部分的油墨進行砂磨,且需要在不同拉缸種進行切換。直接對配料部分油墨進行砂磨效果會相對較好,但是也帶來一些其他問題,如砂磨時間延長,且遇到一些顏料粒徑較大或者顆粒狀的顏料時,容易對砂磨機進料口的泵體及篩圈造成堵塞,同時砂磨過程中需要在不停同的拉缸中切換,影響油墨的收得率,增加拉缸清洗次數等人工操作。我們也注意到了一些專利涉及循環砂磨,如公開號為CN202410800U (砂磨循環系統)、公開號為CN202224215U (—種實驗室循環式砂磨機)等。然而前者只涉及了循環砂磨工段,而后者實際上也只涉及了砂磨工段,且處于實驗室使用狀態。特研發一種能有效縮短油墨的砂磨時間,提高油墨砂磨時的潤濕時間,降低砂磨過程中的損耗的加工系統,該加工系統包含有一個反應釜,先將油墨配料部分倒入反應釜,再用攪拌頭打碎,用籃式砂磨機預分散,再將反應釜通過油泵連接到大流量循環砂磨機進行精磨。但是無論是攪拌頭高速旋轉還是籃式砂磨機的砂磨頭旋轉攪拌、砂磨油墨,都有使油墨溢出反應釜的可能,因此需要設計一個既能滿足攪拌、砂磨又能防止油墨溢出的反應釜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既能滿足攪拌、砂磨又能防止油墨溢出的反應釜,從而使加工環境更衛生、干凈。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反應釜,所述的反應釜是由釜底及沿釜底周緣向上延伸的釜壁組成,反應釜的上端開口,在反應釜的上端開口處設有釜蓋。作為優選,在釜蓋上分別預留有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在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處分別設有蓋子。可以根據實際加工時的環境選擇將相應的蓋子打開或蓋好。作為優選,所述的反應釜為雙層結構,在反應釜的內層與外層之間設有一空心夾層,在反應釜的下端設有冷卻水入口,反應釜的上端設有冷卻水出口,冷卻水入口、冷卻水出口均與空心夾層相連通。這樣反應釜可以連接冷卻水循環管道,對反應釜進行降溫,防止油墨溫度過高。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技術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是是在反應釜上方開口處設有釜蓋,從而在加工時可以將蓋子蓋在反應釜上方,防止油墨溢出。再進一步的,在釜蓋上分別預留有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在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處分別設有蓋子,可以根據實際加工時的環境選擇將相應的蓋子打開或蓋好。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中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中釜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實施例:一種反應爸,如圖1所示,所述的反應爸I是由爸底7及沿爸底7周緣向上延伸的釜壁8組成,反應釜I的上端開口,在反應釜I的上端開口處設有釜蓋9。如圖1、2所示,在釜蓋9上分別預留有投料口 10、砂磨頭入口 11及攪拌頭入口 12,在投料口 10、砂磨頭入口 11及攪拌頭入口 12處分別設有蓋子13。如圖1所示,所述的反應釜I為雙層結構,在反應釜I的內層2與外層3之間設有一空心夾層4,在反應 釜I的下端設有冷卻水入口 5,反應釜I的上端設有冷卻水出口 6,冷卻水入口 5、冷卻水出口 6均與空心夾層4相連通。權利要求1.一種反應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反應釜是由釜底及沿釜底周緣向上延伸的釜壁組成,反應釜的上端開口,在反應釜的上端開口處設有釜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是:在釜蓋上分別預留有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在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處分別設有蓋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反應釜為雙層結構,在反應釜的內層與外層之間設有一空心夾層,在反應釜的下端設有冷卻水入口,反應釜的上端設有冷卻水出口,冷卻水入口 、冷卻水出口均與空心夾層相連通。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反應釜,所述的反應釜是由釜底及沿釜底周緣向上延伸的釜壁組成,反應釜的上端開口,在反應釜的上端開口處設有釜蓋。本技術是是在反應釜上方開口處設有釜蓋,從而在加工時可以將蓋子蓋在反應釜上方,防止油墨溢出。再進一步的,在釜蓋上分別預留有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在投料口、砂磨頭入口及攪拌頭入口處分別設有蓋子,可以根據實際加工時的環境選擇將相應的蓋子打開或蓋好。文檔編號B01F7/16GK203090929SQ20132009351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日專利技術者麻晗, 林日勝 申請人:湖州杭華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反應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反應釜是由釜底及沿釜底周緣向上延伸的釜壁組成,反應釜的上端開口,在反應釜的上端開口處設有釜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麻晗,林日勝,
申請(專利權)人:湖州杭華油墨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