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油墨生產裝備,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反應釜的冷卻水循環裝置。
技術介紹
在油墨生產中一般包括攪拌預分散、砂磨、調質(調色)、過濾包裝4個工段。如何將這些工段整合在一套設備中,是未來油墨生產發展的一個方向。而決定這些工序是否能聯機或者整合在一起的關鍵是砂磨工段。目前國內主要有帶有供給通道的再循環,先進一些的也有多道次式循環,但這些砂磨方式都無法跟其他工段結合起來。帶有供給通道的再循環、多道次式循環這2種生產工藝的缺點是都利用砂磨機直接對配料部分的油墨進行砂磨,且需要在不同拉缸種進行切換。直接對配料部分油墨進行砂磨效果會相對較好,但是也帶來一些其他問題,如砂磨時間延長,且遇到一些顏料粒徑較大或者顆粒狀的顏料時,容易對砂磨機進料口的泵體及篩圈造成堵塞,同時砂磨過程中需要在不停同的拉缸中切換,影響油墨的收得率,增加拉缸清洗次數等人工操作。我們也注意到了一些專利涉及循環砂磨,如公開號為CN202410800U (砂磨循環系統)、公開號為CN202224215U (—種實驗室循環式砂磨機)等。然而前者只涉及了循環砂磨工段,而后者實際上也只涉及了砂磨工段,且處于實驗室使用狀態。特研發一種能有效縮短油墨的砂磨時間,提高油墨砂磨時的潤濕時間,降低砂磨過程中的損耗的加工系統,該加工系統包含有一個反應釜,先將油墨配料部分倒入反應釜,再用攪拌頭打碎,用籃式砂磨機預分散,再將反應釜通過油泵連接到大流量循環砂磨機進行精磨。但是籃式砂磨機在預分散時,砂磨頭在高速旋轉時會產生熱量,熱量又會傳遞給油墨,如果油墨溫度過高,則會導致很大的危險。所以如何給反應釜及油墨降溫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卻水循環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反應釜,水泵、水容器,所述的反應釜為雙層結構,在反應釜的內層與外層之間設有一空心夾層,在反應釜的下端設有冷卻水入口,反應釜的上端設有冷卻水出口,冷卻水入口、冷卻水出口均與空心夾層相連通,進水管的一端連接水容器的出水口,進水管的另一端通過水泵連接到反應釜的冷卻水入口,冷卻水出口通過出水管再連接回到水容器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麻晗,林日勝,
申請(專利權)人:湖州杭華油墨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