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壓緊車床、沖床等各種機械加工設備上模具或工件的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其特征是:它由壓板(1)、調節塊(2)、螺桿頭部呈平行六面體的螺栓(3)和緊固螺母(7)組成;在壓板(1)中央穿孔處制有圓弧形凹槽(8),調節塊(2)的底部形狀為半圓柱體,其與壓板(1)上凹槽(8)的弧面相吻合。(*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所涉及的是用于沖床、塑壓機床、車床、銑床、磨床、鉆床等機械加工設備壓緊模具或零部件的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屬于機械制造專用工具
二
技術介紹
在機械加工中,通常沖床、塑壓機床在加工時都需要用壓板壓緊模具于機床上,而車床、銑床、磨床、鉆床等設備也需要用壓板壓緊工件于機床上。目前,一般壓板都是由一塊長條形及中間帶長槽孔的平鋼板和普通螺桿螺帽所組成。在使用時必須將螺桿從機床的T形槽端頭放到適當位置,然后再將壓板的一頭壓在模具或工件上,而另一頭需要墊入與所壓工件相同厚度的墊片,以保持壓板的水平而保證壓緊可靠。但是,要找到合適的墊片是比較困難的,工人師傅通常需要反復試墊才能成功,費力費時,工作效率低;取出時也必須從T形槽端頭取出,也很不方便。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推出一種工件或模具裝卸快速、方便可靠、省時省力的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如圖1,它由壓板1、調節塊2、螺桿頭部呈平行六面體的螺栓3和緊固螺母7組成;在壓板1中央穿孔處制有圓孤形凹槽8,調節塊2的底部形狀為半圓柱形,它與壓板1上凹槽8的弧面相吻合。壓板1呈拱形,其兩頭均為圓弧形。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如圖2,它由壓板1’、調節塊2’、螺桿頭部呈平行六面體的螺栓3’和緊固螺母7’組成;在壓板1’中央的穿孔處制有凹狀半球冠坑8’,調節塊2’的底部形狀呈半球冠體,它與壓板1’上的凹狀半球冠坑8’相吻合。壓板1’呈拱形,其兩頭均為圓弧形。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裝卸壓板省時省力,快速、方便、可靠,生產效率高。具體表現在使用時工人只要將平行六面體的螺桿頭部短邊(與機床T形槽上部等寬)放入機床T形槽中,旋轉螺桿45度左右,因長邊與T形槽底寬相等,故長邊便勾于槽中,避免了必須從T形槽端放入或取出螺桿的煩瑣過程,五可十分方便快捷地將壓板置于被加工工件或模具的適合位置。如圖3,將壓板1一端置于模具或工件上,另一端置于配制的墊塊上,將螺栓旋緊;由于壓板自身的拱形結構和兩端圓弧面形狀,以及調節塊與壓板之間特殊形狀的巧妙配合,使壓板在壓緊過程中達到力的自動平衡。即當加在壓板中部的力垂直向下時,二端工件及墊塊的反作用力垂直向上,無斜向力產生,模具或工件便被牢固地壓緊。拆卸時只要松開螺母,反向旋轉螺桿45度左右即可取出。四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為本技術使用狀態示意圖;其中1、1’-壓板 2-半圓柱調節塊 2’-半球體調節塊3、3’-螺栓 4-機床臺面 5-工件 6-墊鐵 7、7’-螺母 8-圓弧形凹槽 8’-凹狀半球冠坑五具體實施方式本說明書第三部分,特別是第二、三自然段并結合附圖1-3已分別給出了本技術兩種不同的實施例和安裝使用方式,故這里不再重復。它們屬于在一個總的專利技術構思前提下而產生的兩種實施方法。生產制造中,均可采用傳統的機械加工方法加工制造。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壓緊車床、沖床等各種機械加工設備上模具或工件的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其特征是它由壓板(1)、調節塊(2)、螺桿頭部呈平行六面體的螺栓(3)和緊固螺母(7)組成;在壓板(1)中央穿孔處制有圓弧形凹槽(8),調節塊(2)的底部形狀為半圓柱體,其與壓板(1)上凹槽(8)的弧面相吻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其特征是壓板(1)呈拱形,它的兩頭均為圓弧面。3.一種用于壓緊車床、沖床等各種機械加工設備上模具或工件的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其特征是它由壓板(1’)、調節塊(2’)、螺桿頭部呈平行六面體的螺栓(3’)和緊固螺母(7’)組成;在壓板(1’)中央的穿孔處制有凹狀半球冠坑(8’),調節塊(2’)的底部呈半球冠體,其與壓板(1’)上的凹狀半球冠面相吻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其特征是壓坂(1’)呈拱形,它的兩頭均為圓弧面。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沖床、車床等機加設備壓緊模具或工件的自動平衡式快速裝卸壓板裝置。其主要結構特征是由一拱形結構,其中部制有圓弧形凹槽或球冠形凹坑的壓板及一個與之相配的圓弧形柱狀或半球冠形調節塊組成,同時壓板的兩頭為圓弧形,螺桿頭部為平行六面體。本方案成功解決了普通壓板在壓緊工件時為保持水平而需選擇墊入多個不同厚度墊片的麻煩,減少了螺桿必須從T形槽端放入、取出的過程,具有可靠、快速方便裝卸工件的優點。文檔編號B23Q3/00GK2638914SQ0326252公開日2004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15日專利技術者李長江 申請人:李長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長江,
申請(專利權)人:李長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