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結構改良的工件夾具,由一可自由組裝成適當高度的撐托組、一恰可同時壓抵住撐托組及工件或管件的壓塊、以及一恰可將壓塊迫壓鎖定在撐托組和工件或管件上的鎖定組組成,特點是,能適用于各種不同高度的工件被固定作業;可將壓抵式快速夾具及推頂式快速夾具鎖定在呈適當高度的升降桿上;壓塊壓制端上的平面和弧面設計,在作業中不會對工件的凹弧面及管件的管內壁面造成壓傷。(*該技術在200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結構改良的工件夾具,是一種可適用于不同高度、不同形式的工件進行固定作業的工件夾具。一種習用工件夾具的結構如附圖說明圖1所示,藉其特有的結構特征,雖可達到固定工件的功能要求,但因其結構的固有弊端,在實用上仍有以待改進的缺陷1、其中撐墊塊6是以堆疊方式將壓板5撐高,當工件高度改變時,勢必要令操作者費心、耗時地到處尋找不同高度、且能適用的墊塊6進行組合以將壓板5撐住,進而能進一步藉鎖定組3使壓板5確實壓制固定住工件;然實際操作中,常常因可適用高度的撐墊塊6不易得到,不僅令操作者的情緒大受影響,更會造成壓板5的傾斜不正,甚至于加工時被震脫落而令工件失去固定。2、由于撐墊塊6高度有限,勢必需藉墊疊方式進行增高,而該撐墊塊6墊疊后,又會因彼此間無法連結成一體,致使墊疊后的墊塊6不是容易滑脫散開而壓傷操作者,造成操作者作業上的困擾,就是需藉由旁人協助扶持,造成人力上的浪費。3、習用夾具結構中,壓板5的壓制端51斷面呈方形,致使當藉其抵住工件的凹弧部位,或管件9的管內部位時,請配合參閱圖2所示,壓制端51的棱角顯然會壓傷工件或管件9的被壓表面。4、如圖3、圖4所示,為避免壓傷工件或管件9的凹弧面或管內壁面,通常采用“間接壓抵”的固定方式來固定管件9,亦即先取用一根長度顯然較管件9為長的圓桿狀壓桿a,兩端均呈懸伸狀態從管件9的管內穿串過,再用兩組習用夾具同時將壓桿a的兩端壓制住,進而達到間接固定管件9的目的,且又不會傷及管件9的管內壁面;然而,上述“間接壓抵”的固定方式雖可克服“直接壓抵”易壓傷管件9的管內壁面的缺陷,卻又因壓桿a必需懸伸在管狀工件9外而衍生出新的問題,即必需藉助其他人力的幫助,且又必需同時將撐墊塊6鎖壓在壓桿a所懸伸的兩端上,否則將會造成壓桿a的翹升或滑落,無法令壓桿a平穩地壓抵住管件9,如此不僅會增加人力成本,亦會導致操作工時、成本的無謂增加。圖5所示為另一種習用的可快速固定工件的夾具結構,即壓抵式快速夾具4,藉其特有結構(因該快速夾具4的結構屬已有技術范疇,所以其結構間的關聯特征及工作方式在此不予贅述),雖可實現將工件8快速固定在加工機工作臺7上,卻因其并不具有可任意組合升降的底座結構,所以每當更換不同高度的工件8進行加工時,操作者必需馬上再費時、耗資地趕制出能符合其使用高度的撐墊塊6,如圖6所示,因此造成操作者換件加工的怠工工時過長,更無謂地陡增加工成本,且每一套費時、耗資所趕制出的撐墊塊6,并無法適用于所有的工件8,是以更造成業者無謂的成本浪費。本專利技術人有鑒于此,乃積極地研發設計,歷經多次的試做與修改,終于成功地發展出能完全革除上述習用產品的各種缺失,且能大幅增進實用功效的本技術方案。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改良的工件夾具,通過各組成構件間的連結特征,令夾具適用于各種不同高度的工件的固定作業。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改良的工件夾具,特有的升降裝置令壓抵式和推頂式快速夾具的作業既方便又快速。本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改良的工件夾具,令壓塊設計可適用于一般的工件及管件的固定作業,不會對工件的凹弧面及管件的管內壁面造成壓傷,且操作者單獨就可完成操作。本技術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一種結構改良的工件夾具,主要由一可自由組裝成適當高度的撐托組、一恰可同時壓抵住撐托組及工件或管件的壓塊、以及一恰可將壓塊迫壓鎖定在撐托組和工件或管件上,且由連結座、鎖定螺桿、鎖迫螺帽所構成的鎖定組組成,其中,撐托組,由彼此均可相互螺接成一體的一基座、若干連結塊、一基套、一升降桿以及一鎖定圈組成,其中該基座本體呈桿體狀,底部設有一呈平板狀、且兩側端均設有呈適當長度穿槽狀開口的基板;另,該基座的頂部為具有外螺紋的螺接頭;連結塊為一桿體狀,其底部設有恰可與基座的螺接頭相螺結的具內螺紋的螺接孔;另,該連結塊的頂部為具有外螺紋的螺接頭;基套為一中空管套體,且該基套中空的內部是恰可與基座的螺接頭、及連結塊的螺接頭相螺結的穿透螺孔狀螺接孔;升降桿為一呈T狀的桿體,桿身為具有外螺紋且恰可與基套螺接孔相螺結的微調螺桿,頂部為平板狀,且板體設有若干呈穿透螺孔狀的鎖定螺孔;鎖定圈為一中空圈體,其中空內部為恰可與升降桿微調螺桿相螺結的穿透螺孔狀穿鎖螺孔;所述的壓塊,為長型的塊體,且該壓塊的塊身有一道呈縱向穿透、長度適當的透槽狀穿鎖槽;另,該壓塊的其中一端為壓制端,其上、下二面分別為平面狀壓制平面和凸弧狀壓制弧面。本技術的上述構成中,在壓塊上相對于壓制端的另一端,亦可設有一恰可與穿鎖槽相連通的開口。本技術的特點1、藉其特有的基座、連結塊、基套、升降桿、鎖定圈等每一構件間的相互螺結特征,以及恰可在基套的螺接孔內適時旋進/旋退的升降桿的微調螺桿,令撐托組組裝成適當的總高度,且不會松散,能適用于各種不同高度的工件被固定作業。2、在升降桿的頂部設有鎖定螺孔,可將壓抵式快速夾具及推頂式快速夾具鎖定在呈適當高度的升降桿上,進而充分發揮該等快速夾具可非常便利并快速固定工件的特點。3、將壓塊的壓制端設計成壓制弧面和壓制平面的結構特征,令壓塊可適用于一般的工件及管件的固定作業,不會對工件的凹弧面及管件的管內壁面造成壓傷,且操作者能夠單獨操作就可完成作業。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特點。圖面說明圖1是習用夾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是習用夾具中壓板壓傷管件內壁的示意圖。圖3是習用夾具藉圓桿固定管件的側視示意圖。圖4是圖3的端面示意圖。圖5是習用快速夾具的立體分解圖。圖6是習用快速夾具的實施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圖。圖8是本技術使用快速夾具的實施例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使用快速夾具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10是本技術壓抵固定工件的示意圖。圖11是本技術壓抵固定管件的示意圖。圖12是本技術壓塊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請參閱圖7所示,本技術主要由一可自由組裝成適當高度的撐托組1、一恰可同時壓抵住撐托組1及工件8或管件9的壓塊2、以及一恰可將壓塊2迫壓鎖定在撐托組1和工件8或管件9上的鎖定組3所組成;其中,撐托組1,由彼此均可相互螺接成一體的一基座11、若干連結塊12、一基套13、一升降桿14以及一鎖定圈15組成,其中該基座11本體呈桿體狀,底部設有一呈平板狀、且兩側端均設有呈適當長度穿槽狀開口的基板111;另,該基座11的頂部為具有外螺紋的螺接頭112;連結塊12為一桿體狀,其底部設有恰可與基座11的螺接頭112相螺結的具內螺紋的螺接孔121;另,該連結塊12的頂部為具有外螺紋的螺接頭122;基套13為一中空管套體,且該基套13中空的內部是恰可與基座11的螺接頭112、及連結塊12的螺接頭122相螺結的穿透螺孔狀螺接孔131;升降桿14為一呈T狀的桿體,桿身為具有外螺紋且恰可與基套13螺接孔131相螺結的微調螺桿141,頂部為平板狀,且板體設有若干呈穿透螺孔狀的鎖定螺孔142;鎖定圈15為一中空圈體,其中空內部為恰可與升降桿14微調螺桿141相螺結的穿透螺孔狀穿鎖螺孔151;據此,即可藉由基座11、連結塊12、基套13、升降桿14、鎖定圈15等構件間的相螺結特征,以及升降桿14的微調螺桿141可在基套13的螺接孔131內適時旋進、旋退的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結構改良的工件夾具,主要由一可自由組裝成適當高度的撐托組、一恰可同時壓抵住撐托組及工件或管件的壓塊、以及一恰可將壓塊迫壓鎖定在撐托組和工件或管件上,且由連結座、鎖定螺桿、鎖迫螺帽所構成的鎖定組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撐托組,由彼此均 可相互螺接成一體的一基座、若干連結塊、一基套、一升降桿以及一鎖定圈組成,其中該:基座本體呈桿體狀,底部設有一呈平板狀、且兩側端均設有呈適當長度穿槽狀開口的基板;另,該基座的頂部為具有外螺紋的螺接頭;連結塊為一桿體狀,其底部設有恰可與 基座的螺接頭相螺結的具內螺紋的螺接孔;另,該連結塊的頂部為具有外螺紋的螺接頭;基套為一中空管套體,且該基套中空的內部是恰可與基座的螺接頭、及連結塊的螺接頭相螺結的穿透螺孔狀螺接孔;升降桿為一呈T狀的桿體,桿身為具有外螺紋且恰可與基套 螺接孔相螺結的微調螺桿,頂部為平板狀,且板體設有若干呈穿透螺孔狀的鎖定螺孔;鎖定圈為一中空圈體,其中空內部為恰可與升降桿微調螺桿相螺結的穿透螺孔狀穿鎖螺孔;壓塊,為長型的塊體,且該壓塊的塊身有一道呈縱向穿透、長度適當的透槽狀穿鎖槽; 另,該壓塊的其中一端為壓制端,其上、下二面分別為平面狀壓制平面和凸弧狀壓制弧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游坤和,
申請(專利權)人:游坤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