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AT油溫傳感器(64)的異常診斷方法嗎,包括暖機判定步驟、傳感器正常動作判定步驟、虛擬判定步驟。暖機判定步驟中,在發動機控制模塊(3)中,判定來自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54、55)的傳感器值是否表示發動機暖機狀態。傳感器正常動作判定步驟中,再起動發動機(1)時,包含暖機判定結果開始判定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54、55)是否在正常地進行溫度檢測動作。虛擬判定步驟中,在AT控制單元(4)中,在再起動發動機(1)時,判定水溫傳感器值和油溫傳感器值之間的上下乖離寬度是否在規定閾值以下。主判定步驟中,若從發動機控制模塊(3)輸入許可信號時,則確定基于虛擬判定步驟的判定結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過發動機控制模塊和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unit)之間的相互診斷來診斷油溫傳感器值的異常的。
技術介紹
以往,作為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異常判定方法,已知在油溫傳感器值表示異常值的情況下,基于異常值的狀態是否持續規定時間以上,進行油溫傳感器的異常判定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此外,作為自動變速器用控制模塊的異常判定方法,已知將來自發動機吸氣溫度傳感器和外部氣溫傳感器的信號取入AT控制單元,比較外部氣溫和油溫并在油溫比外部氣溫低的情況下,油溫傳感器判定為異常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特開平7-301315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2004-1186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但是,作為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異常判定方法,僅使用油溫傳感器值來判定油溫傳感器的異常。因此,不能判定油溫傳感器值從正常值乖離的偏移(offset)異常。另外,存在即使油溫傳感器值表示異常值,從表示異常值起不等待至少規定時間就不能獲得判定結果的問題。此外,作為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異常判定方法,在發動機起動而車輛行駛狀態經過了規定時間以上后,僅使用AT控制單元判定油溫傳感器的異常。因此,不能判定油溫傳感器值從正常值乖離到高側的偏移異常。另外,存在發動機起動后,不等待足夠的車輛行駛時間就不能獲得判定結果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鑒于上述課題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不以車輛行駛為條件,而在緊接在發動機再起動之后獲取是否為油溫傳感器值從正常值乖離的偏移異常模式的判定結果的。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包括暖機判定步驟、傳感器正常動作判定步驟、以及虛擬判定步驟。所述暖機判定步驟中,在控制發動機的發動機控制模塊中,判定發動機暖機狀態下的來自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是否表示發動機暖機狀態。所述傳感器正常動作判定步驟中,在所述發動機控制模塊中,從所述發動機暖機狀態起等待至因發動機停止變為發動機冷機狀態為止再起動發動機時,讀入基于所述暖機判定步驟的暖機判定結果,包含暖機判定結果開始判定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是否在正常地進行溫度檢測動作。所述虛擬判定步驟中,在控制所述發動機上連接的自動變速器的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unit)中,在從所述發動機曖機狀態起等待至因發動機停止變為發動機冷機狀態為止再起動發動機時,輸入來自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并判定該傳感器值來自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油溫傳感器值的上下乖離寬度是否為規定閾值以下。所述主判定步驟中,在所述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中,若從所述發動機控制模塊輸入基于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在正常地動作的判定所輸出的許可信號吋,則確定基于所述虛擬判定步驟的判定結果。專利技術效果如上所述,在再起動發動機時,通過對比監視上次發動機暖機狀態中的傳感器值和本次發動機再起動時的傳感器值,進行判定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是否在正常地動作的發動機控制模塊側診斷。其理由在于,在發動機暖機狀態和發動機冷機狀態下溫度環境不同,如果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在正常地進行動作,則產生大的溫度差。另ー方面,判定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異常的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側診斷中,首先,在本次發動機再起動時,進行判定來自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和來自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油溫傳感器值之間的上下乖離寬度是否在規定閾值以下的虛擬判定。在先行于主判定進行該虛擬判定的理由在干,因緊接在發動機再起動之后,如果任何傳感器值都正常,則為相當于外部氣溫的值。而且,基于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在正常地動作的判定,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輸入從發動機控制模塊輸出的許可信號時,進行直接確定虛擬判定結果的主判定。于是,油溫傳感器值從正常值乖離的偏移異常模式的主判定,通過發動機控制模塊側診斷和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側診斷的相互診斷進行。而且,主判定進行的定時(timing)為從本次發動機再起動起至等待了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的正常動作判定上需要的時間(例如,0秒 300秒左右)的緊接在發動機再起動之后的定時。其結果,可以不以車輛行駛為條件而緊接在發動機再起動之后獲取是否為油溫傳感器值從正常值乖離的偏移異常模式的判定結果。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適用實施例1的的系統的系統結構圖。圖2是表示分擔實施例1的的控制塊的控制塊結構圖。圖3是表示在實施例1的發動機控制模塊中第I行程(trip)所執行的暖機判定步驟的流程的流程圖。圖4是表示在實施例1的發動機控制模塊中第2行程所執行的傳感器正常動作判定步驟的流程的流程圖。圖5是表示在實施例1的AT控制單元中第2行程所執行的虛擬判定步驟及主判定步驟的流程的流程圖。圖6是表示實施例1的虛擬判定步驟中的“0K”判定和“NG”判定的判定方法的判定方法說明圖。圖7是表示以實施例1的檢測的偏移異常模式的偏移異常模式說明圖。圖8是表示適用了相互診斷方法的實施例1的基于的發動機運轉/停止、點火通/斷(0N/0FF)、各判定定時、ECM中的判定溫度、ATCU中的判定溫度的各特性的時序圖。標號說明I發動機2自動變速器3發動機控制模塊31暖機判定單元32均熱(soak)判定單元33再確認(reconfirm)判定單元34判定許可信號輸出單元4AT控制單元(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41虛擬“0K/NG”判定許可條件判定単元42虛擬“0K/NG”判定單元43主“0K/NG”判定單元44MIL亮燈計數器單元51點火開關52發動機轉速傳感器53吸氣溫度傳感器54燃料溫度傳感器(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55水溫傳感器(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61車速傳感器62油門踏板開度傳感器63斷路開關64AT油溫傳感器(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7雙向通信線路8排氣警報燈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所示的實施例1來說明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的優選方式。實施例1將實施例1的分為‘適用異常診斷方法的系統結構’、‘分擔異常診斷方法的控制塊結構’、‘暖機判定步驟’、‘傳感器正常動作判定步驟’、‘虛擬判定步驟及主判定步驟’、‘AT油溫傳感器的異常檢測課題’、‘基于相互診斷的偏移異常模式檢測作用’進行說明。[適用異常診斷方法的系統結構]圖1表示適用實施例1的的系統。以下,基于圖1,說明適用異常診斷方法的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適用實施例1的的系統包括:發動機I ;自動變速器2 ;發動機控制模塊3 ;以及AT控制單元4 (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上述發動機I是將汽油或輕油作為燃料的通過混合空氣進行運轉的內燃機,具有將燃燒后的排氣排出到外部空氣的排氣管U。上述自動變速器2連接到發動機I的曲軸的、具有帶有鎖止離合器的變矩器21、油泵22、齒輪系23等。在該自動變速器2的變速器機箱24中,設置積存變速器工作油的機油盤25,以及將來自油泵22的噴出壓力作為源壓力,產生鎖止壓カ或主油路壓カ(linepress)或變速壓力等的控制閥單元26。此外,自動變速器2的變速器輸出軸27連接到圖外的驅動輪。上述發動機控制模塊3 (ECM)是進行發動機I的起動控制或燃料噴射控制等的各種各樣的發動機關聯控制的電子控制単元。在該發動機控制模塊3中,輸入來自點火開關51、發動機轉速傳感器52、吸氣溫度傳感器53、燃料溫度傳感器5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異常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暖機判定步驟,在控制發動機的發動機控制模塊中,判定來自發動機暖機狀態下的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是否在表示發動機暖機狀態;傳感器正常動作判定步驟,在所述發動機控制模塊中,在從所述發動機暖機狀態起等待至因發動機停止變為發動機冷機狀態為止再起動發動機時,讀入基于所述暖機判定步驟的暖機判定結果,包含暖機判定結果開始判定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是否在正常地進行溫度檢測動作;虛擬判定步驟,在控制所述發動機上連接的自動變速器的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中,在從所述發動機暖機狀態起等待至因發動機停止變為發動機冷機狀態為止再起動發動機時,輸入來自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并判定該傳感器值與來自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油溫傳感器值的上下乖離寬度是否為規定閾值以下;以及主判定步驟,在所述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中,若從所述發動機控制模塊輸入基于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在正常地動作的判定所輸出的許可信號時,則確定基于所述虛擬判定步驟的判定結果。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1.07 JP 2011-2430151.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異常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暖機判定步驟,在控制發動機的發動機控制模塊中,判定來自發動機暖機狀態下的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是否在表示發動機暖機狀態; 傳感器正常動作判定步驟,在所述發動機控制模塊中,在從所述發動機暖機狀態起等待至因發動機停止變為發動機冷機狀態為止再起動發動機時,讀入基于所述暖機判定步驟的暖機判定結果,包含暖機判定結果開始判定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是否在正常地進行溫度檢測動作; 虛擬判定步驟,在控制所述發動機上連接的自動變速器的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中,在從所述發動機暖機狀態起等待至因發動機停止變為發動機冷機狀態為止再起動發動機吋,輸入來自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并判定該傳感器值與來自自動變速器使用的油溫傳感器的油溫傳感器值的上下乖離寬度是否為規定閾值以下;以及 主判定步驟,在所述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中,若從所述發動機控制模塊輸入基于所述發動機側溫度傳感器在正常地動作的判定所輸出的許可信號吋,則確定基于所述虛擬判定步驟的判定結果。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山泰彥,田坂創,濱野正宏,
申請(專利權)人:加特可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