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其從卡鉗體的外部通過視覺容易確認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的制動間隔擴大到預定以上,能夠將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的制動間隔修正為基準值尺寸。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具有:調整機構(10),其通過使組裝于卡鉗體(1)的調整螺栓(3)轉動而能夠調整盤型轉子(4)的側面與摩擦墊(5、6)之間的制動間隔(7、8);靜止用機械式桿(18),其用于使調整螺栓(3)轉動;以及靜止用機械式機構,當對該靜止用機械式桿(18)進行牽引時,靜止用機械式機構被制動,其中,在卡鉗體(1)和靜止用機械式桿(18)設置有指示機構,該指示機構在制動時能夠判斷盤型轉子和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擴大到預定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
技術介紹
一直以來,如專利文獻I所示,公知有如下所述的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通過 制動拉索等使組裝于卡鉗體的靜止用機械式桿轉動,由此利用調整螺栓進行制動,并且,通 過解除制動,靜止用機械式桿在復原縮設于靜止用機械式桿和卡鉗體之間的復位彈簧的復 原力的作用下復原,利用調整螺栓解除摩擦墊對盤型轉子的夾持。由于一定時間的使用而導致摩擦墊的內襯磨損,在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的制動 間隔變為基準值以上時進行如下操作解除鎖定螺母,使調整螺栓轉動,向盤型轉子側按壓 摩擦墊,將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的制動間隔修正為基準值以內的尺寸。但是,上述專利文獻I記載的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在對將摩擦墊和盤型轉子 之間的制動間隔修正為基準值以內的尺寸的時間進行確認這一方面存在困難。因此,采用 每當行駛一定距離就將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的制動間隔修正為基準值以內的尺寸,或者 通過汽車使用者的申報來進行修正等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在獲取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 的制動間隔方面都不是正確的方法。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06576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就是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課題而完成的,其從卡鉗體的外部通過視 覺容易確認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的制動間隔的調整時間,在必要的時候將摩擦墊和盤型 轉子之間的制動間隔修正為基準值以內的尺寸,能夠進行車輛的正確制動器制動,并且能 夠防止在不需要調整的時候進行不必要的調整作業以及錯過需要調整的時間的情況。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以如下所述的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為前提技術, 該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具有調整機構,其通過使組裝于卡鉗體的調整螺栓轉動而能 夠調整盤型轉子的側面與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靜止用機械式桿,其用于使與調整螺栓 一體形成的活塞轉動;以及靜止用機械式機構,當對所述靜止用機械式桿進行牽引時,所述 靜止用機械式機構被制動。而且,在卡鉗體和靜止用機械式桿設置有指示機構,該指示機構在制動時能夠對 盤型轉子和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擴大到預定以上這一情況進行判斷。這樣,由于具有在 制動時能夠對盤型轉子和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擴大到預定以上這一情況進行判斷的指 示機構,因此能夠在最適當的時間對調整機構進行調整。此外,指示機構在卡鉗體的外表面的任意調整位置顯示有邊界標識。而且,在靜止 用機械式桿的卡鉗體側的端部形成有與靜止用機械式桿聯動的對應標識,該對應標識與所 述邊界標識隔著調整間隔地形成在靜止用機械式桿。通過這樣的結構,來在制動時確認對 應標識和所述邊界標識的位置,當對應標識超過所述邊界標識或者對應標識與所述邊界標識之間小于預定間隔時,能夠判斷為盤型轉子與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擴大到預定以上。上述的邊界標識可以以確認標記或指示針的形式形成在卡鉗體的外表面。此外,上述的對應標識可以以確認標記或指示針的形式形成在靜止用機械式桿的卡鉗體側的端部。由于本專利技術形成為上述的結構,所以從卡鉗體的外部通過視覺容易確認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的制動間隔的調整時間,在必要的時候將摩擦墊和盤型轉子之間的制動間隔修正為基準值尺寸,能夠進行車輛的正確制動器制動,并且能夠防止在不需要調整的時候進行不必要的調整作業以及錯過需要調整的時間的情況。此外,還能夠容易知道摩擦墊的更換時間。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沿圖1的A-A線的剖視圖。標號說明I卡鉗體3調整螺栓4盤型轉子5摩擦墊6摩擦墊7制動間隔8制動間隔10調整機構18靜止用機械式桿32對應標識33邊界標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利用圖1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前提技術是具有如下部分的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調整機構10,其通過使組裝在卡鉗體I的作用部2側的調整螺栓3轉動,能夠調整盤型轉子4的側面和摩擦墊5、6之間的制動間隔7、8 ;靜止用機械式桿18,其用于使與調整螺栓3 —體形成的活塞20轉動;以及當對該靜止用機 械式桿18進行牽引時被制動的靜止用機械式機構。對本實施例1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如圖2所示,所述卡鉗體I由如下部分構成 配設在盤型轉子4兩側的作用部2和反作用部11 ;以及橋部12,其將該作用部2和反作用部11隔著盤型轉子4連接起來。而且,在上述盤型轉子4的作用部2側的內部形成有如圖 2所示的圓筒孔13。而且,在該圓筒孔13的作用部2側的開口部14內插入有套筒螺母15并固定配置, 該套筒螺母15是筒狀并形成有內周螺紋槽。而且,筒狀的螺釘部件16螺合于套筒螺母15的內周螺紋槽進行配置,該螺釘部件16形成有可與所述套筒螺母15的內周螺紋槽螺合的 外周螺紋槽。此外,螺釘部件16的一端17從套筒螺母15向外方突出進行配置。而且,靜止用機械式桿18以能夠與所述螺釘部件16 —體轉動的方式組裝在該螺 釘部件16的一端17,并且調整螺栓3貫穿該螺釘部件16進行配置。即,在該螺釘部件16 形成有內周螺紋槽,該內周螺紋槽與形成在調整螺栓3外周面的外周螺紋槽螺合,由此將 螺釘部件16和調整螺栓3組裝起來。此外,所述調整螺栓3中,活塞20作為調整螺栓3的一部分一體形成,該活塞20 用于按壓作用部2側的摩擦墊5,并且所述調整螺栓3的與活塞20配置側相反一側的基端 部21從螺釘部件16向外側突出進行配置。通過將上述的調整螺栓3作為活塞20的一部 分一體形成,較之調整螺栓3和活塞20分開形成后組裝起來的現有產品,能夠減少部件數 量,使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的結構簡單,還能使制造成本低廉。而且,將鎖定螺母22螺合于該調整螺栓3的基端部21側以緊固螺釘部件16和靜 止用機械式桿18,由此調整螺栓3、螺釘部件16和靜止用機械式桿18以能夠一體轉動的方 式連接固定。而且,將制動拉索23的一端連接于所述靜止用機械式桿18的前端,并且將駕 駛者操作的制動踏板或制動桿等制動操作件連接于該制動拉索23的另一端。此外,在所述活塞20的前端面24凹設有平面為圓形且截面為-字形的嵌合凹部 25。而且,在摩擦墊5的活塞20側的背板26形成有可與所述嵌合凹部25嵌合的圓筒狀的 嵌合突部27,該嵌合突部27通過C形釘等連接件與嵌合凹部25連接成活塞20和摩擦墊5 在難以分離的狀態下可以相互獨立地轉動。此外,設在卡鉗體I的反作用部11上的摩擦墊 6也在背板28形成有嵌合突部29,該嵌合突部29通過C形釘(C_clip)等連接件以在難以 分離的狀態下可以相互獨立地轉動的方式連接于卡鉗體I的嵌合凹部31。此外,摩擦墊5、 6的整體形狀為圓板形狀。因此,不需要考慮摩擦墊5、6向盤型轉子4安裝的方向,因而能 夠實現組裝性的提高。此外,在靜止用機械式桿18的卡鉗體I側突出固定有指示針等對應標識32,并且 在卡鉗體I的表面突出設置有與對應標識32對應的邊界標識33,通過該對應標識32和邊 界標識33構成確認單元34。而且,利用靜止用機械式桿18的對應標識32和卡鉗體I的 邊界標識33,能夠通過視覺來確認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動作時靜止用機械式桿18的 移動位置。例如,當靜止用機械式桿18進行制動時,如果對應標識32轉動并超過邊界標識 33,則能夠通過目視觀察判斷為摩擦墊5、6磨損且盤型轉子4和摩擦墊5、6之間的制動間 隔7、8擴大到預定以上,通過擰松鎖定螺母22并使調整螺栓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該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具有:調整機構,其通過使組裝于卡鉗體的調整螺栓轉動而能夠調整盤型轉子的側面與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靜止用機械式桿,其用于使與調整螺栓一體形成的活塞轉動;以及靜止用機械式機構,當對所述靜止用機械式桿進行牽引時,所述靜止用機械式機構被制動,所述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的特征在于,在卡鉗體和靜止用機械式桿設置有指示機構,該指示機構在制動時能夠對盤型轉子和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擴大到預定以上這一情況進行判斷。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17 JP 2011-2278141.一種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該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具有調整機構,其通過使組裝于卡鉗體的調整螺栓轉動而能夠調整盤型轉子的側面與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靜止用機械式桿,其用于使與調整螺栓一體形成的活塞轉動;以及靜止用機械式機構,當對所述靜止用機械式桿進行牽引時,所述靜止用機械式機構被制動,所述靜止用機械式盤型制動器的特征在于, 在卡鉗體和靜止用機械式桿設置有指示機構,該指示機構在制動時能夠對盤型轉子和摩擦墊之間的制動間隔擴大到預定以上這一情況進行判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止用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內藤哲也,手塚俊達,本坊嘉久,
申請(專利權)人:日信工業株式會社,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