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增力式電子機械制動器,由電機、支架、減速機、第一卡鉗、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制動盤、第三摩擦片、第二卡鉗、第四摩擦片、固定架、推力板、第一球桿、套筒、第二球桿、固定螺栓、擋環、推力球、絲桿、螺母、第一推缸、耐磨套、第二推缸和定位螺栓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有效減小電機功率,節省安裝空間,具有低能耗、響應速度快、維修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等優點,能夠有效利用增力機構快速提升制動力矩、便于實現ABS、EDB等集成控制,采用多摩擦片能有效降低制動溫升,提高制動效能,提高行車安全性和制動可靠性。(*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增力式電子機械制動器,由電機、支架、減速機、第一卡鉗、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制動盤、第三摩擦片、第二卡鉗、第四摩擦片、固定架、推力板、第一球桿、套筒、第二球桿、固定螺栓、擋環、推力球、絲桿、螺母、第一推缸、耐磨套、第二推缸和定位螺栓組成,本技術能有效減小電機功率,節省安裝空間,具有低能耗、響應速度快、維修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等優點,能夠有效利用增力機構快速提升制動力矩、便于實現ABS、EDB等集成控制,采用多摩擦片能有效降低制動溫升,提高制動效能,提高行車安全性和制動可靠性。【專利說明】—種增力式電子機械制動器
本技術涉及車輛制動器,尤其涉及一種增力式電子機械制動器。
技術介紹
制動器是汽車上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至關重要的安全裝置,其質量和性能的好壞影響到行車安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車輛社會保有量的增加,車輛優良的制動性能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對行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車輛制動器主要是采用傳統液壓制動方式,制動管路長、閥類元件多,往往導致液壓傳遞遲滯時間太長,再加上機械制動結構的遲滯特性,極易產生制動滯后,這無疑會使制動距離增加,安全性降低;目前制動系統加上ABS、EBD等功能造成整體成本更高。電子機械制動系統采用電子元件取代部分機械元件,省掉了很多制動系統的閥類元件,縮短了制動響應時間,提高了制動性能。現有的電子機械制動器工作原理都是將電機的扭矩通過增扭機構輸出到運動機構,由運動機構將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并向前推動摩擦片,從而產生制動力。但是這種機構存在電機功率和安裝空間之間的矛盾,減速增扭與響應速度之間的矛盾,在頻繁的制動過程中,所述運動機構要承受較大的力矩而會縮短壽命。為了提高制動效能和降低能耗,需要研究一種結構簡單、響應速度快、成本和能耗低的新型制動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制動系統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增力式電子機械制動器,該制動器能夠有效減小電機功 率、縮小安裝空間、快速響應制動指令、縮短制動距離和提高制動穩定性。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實現的:—種增力式電子機械制動器,由電機、支架、減速機、第 ^鉗、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制動盤、第三摩擦片、第二卡鉗、第四摩擦片、固定架、推力板、第一球桿、套筒、第二球桿、固定螺栓、擋環、推力球、絲桿、螺母、第一推缸、耐磨套、第二推缸和定位螺栓組成,第二卡鉗安裝在車架上,制動盤固定安裝在車軸上,第三摩擦片、第四摩擦片分別安裝在第二卡鉗的導軌上并分別布置在制動盤的兩側,第二推缸安裝在第二卡鉗的缸筒內并能自由滑動,第二推缸的開口端面壓在第四摩擦片上,推力球安裝在第二推缸封閉端面的球形槽內,推力板的一端通過定位螺栓安裝在固定架上并可繞定位螺栓轉動,推力板通過其上的雙向楔面凹槽和推力球進行定位,固定架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第二卡鉗上,第一球桿與推力板球鉸接,第二球桿與支架球鉸接,第一球桿、第二球桿通過套筒聯接,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支架上,電機的輸出軸將扭矩傳輸到減速機,減速機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支架上,支架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第一卡鉗上,絲桿的止推端面與支架面接觸,絲桿通過耐磨套穿過支架上的軸孔并與減速機鍵連接,螺母的法蘭端安裝在第一卡鉗的開口槽中來限制螺母轉動,螺母的另一端安裝在第一推缸中,第一推缸安裝在第一卡鉗的缸筒內并能自由滑動,第一推缸的開口端面與螺母的法蘭端面接觸,第一推缸的封閉端壓在第一摩擦片上,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分別安裝在第一卡鉗的導軌上并分別布置在制動盤的兩側,第一卡鉗通過其上的導向塊安裝在第二卡鉗的導向槽中,擋環通過固定螺栓安裝在第一卡鉗的導向塊上,擋環通過與第二卡鉗的面接觸實現對第一卡鉗的軸向位移定位。上述的套筒為雙向螺紋套筒。上述的減速機為行星齒輪減速機。上述的第二卡鉗上的導槽為弧形導槽。上述的第一^^鉗上的導向塊為弧形導向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增力式電子機械制動器利用盤式增力機構增加制動力,有效減小電機功率,節省安裝空間,車速越高,制動器起作用時間越短,制動效果越好,具有低能耗、響應速度快、維修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等優點,能夠有效利用增力機構快速提升制動力矩、便于實現ABS、EDB等集成控制,采用多摩擦片能有效降低制動溫升,提高制動效能,提高行車安全性和制動可靠性。【專利附圖】【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左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A-A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B-B剖視圖。圖5為圖1所示的第一^^鉗結構特征示意圖。圖6為圖1所示的第二卡鉗結構特征示意圖。圖7為圖1所示的推力板結構特征示意圖。圖中:1-電機,2-支架,3-減速機,4-第一卡鉗,5-第一摩擦片,6-第二摩擦片,7-制動盤,8-第三摩擦片,9-第二卡鉗,10-第四摩擦片,11-固定架,12-推力板,13-第一球桿,14-套筒,15-第二球桿,16-固定螺栓,17-擋環,18-推力球,19-絲桿,20-螺母,21-第一推缸,22-耐磨套,23-第二推缸,24-定位螺栓。【具體實施方式】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種增力式電子機械制動器,由電機1、支架2、減速機3、第 ^鉗4、第一摩擦片5、第二摩擦片6、制動盤7、第三摩擦片8、第二卡鉗9、第四摩擦片10、固定架11、推力板12、第一球桿13、套筒14、第二球桿15、固定螺栓16、擋環17、推力球18、絲桿19、螺母20、第一推缸21、耐磨套22、第二推缸23和定位螺栓24組成,第二卡鉗9安裝在車架上,制動盤7固定安裝在車軸上,第三摩擦片8、第四摩擦片10分別安裝在第二卡鉗9的導軌上并分別布置在制動盤7的兩側,第二推缸23安裝在第二卡鉗9的缸筒內并能自由滑動,第二推缸23的開口端面壓在第四摩擦片10上,推力球18安裝在第二推缸23封閉端面的球形槽內,推力板12的一端通過定位螺栓24安裝在固定架11上并可繞定位螺栓24轉動,推力板12通過其上的雙向楔面凹槽和推力球18進行定位,固定架11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第二卡鉗9上,第一球桿13與推力板12球鉸接,第二球桿15與支架2球鉸接,第一球桿13、第二球桿15通過套筒14聯接,電機I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支架2上,電機I的輸出軸將扭矩傳輸到減速機3,減速機3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支架2上,支架2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第一卡鉗4上,絲桿19的止推端面與支架2面接觸,絲桿19通過耐磨套22穿過支架2上的軸孔并與減速機3鍵連接,螺母20的法蘭端安裝在第一卡鉗4的開口槽中來限制螺母20轉動,螺母20的另一端安裝在第一推缸21中,第一推缸21安裝在第一卡鉗4的缸筒內并能自由滑動,第一推缸21的開口端面與螺母20的法蘭端面接觸,第一推缸21的封閉端壓在第一摩擦片5上,第一摩擦片5、第二摩擦片6分別安裝在第一卡鉗4的導軌上并分別布置在制動盤7的兩側,第一卡鉗4通過其上的導向塊安裝在第二卡鉗9的導向槽中,擋環17通過固定螺栓16安裝在第一^^鉗4的導向塊上,擋環17通過與第二卡鉗9的面接觸實現對第一卡鉗4的軸向位移定位。上述的套筒14為雙向螺紋套筒。上述的減速機3為行星齒輪減速機。上述的第二卡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竹林,戴汝泉,衣豐艷,劉玉杰,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交通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