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復位開關,涉及旋轉式復位開關。包括軸心、軸套、本體、推動子、開關動觸片及開關靜觸片;還包括回轉座,所述回轉座包括圓盤形的底盤和凸臺,底盤和凸臺具有同一中軸心線且整體成型為一體,沿所述中軸心線開制與軸心配合的軸孔,軸心穿過軸孔且使所述回轉座隨軸心轉動,在回轉座上還制有至少一個止擋。有益效果在于:將現有技術的復位開關的回轉座與止動座合二為一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回轉座,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回轉座既具有回轉座的功能,又具有止動座的功能,使結構簡化,用材減少,簡化了裝配工藝,并且使電氣性能更穩定;在回轉座上制有兩個止擋,止擋的效果更好,且使用壽命加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旋轉式復位開關,尤指一種改進的復位開關。適用于汽車、音響、收音機、家庭影院及其它家用電器等。
技術介紹
復位開關由于具有自動復位功能,便于開啟,又能自動斷開,其用途越來越廣。現有市場上的旋轉式復位開關,結構復雜,裝配繁瑣,使用不便,浪費原材料,制造成本高。圖1、圖2及圖3為現有技術的復位開關的回轉座與止動座的結構,其二者彼此獨立,分開設置,將止動座30與回轉座20裝配,再與軸套40裝配,其結構復雜,裝配繁瑣,浪費原材料,且只有一個止擋50,止動效果差,使用壽命短。市場需要一種結構簡單、裝配簡便及使用方便的復位開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及市場需要,推出一種改進的復位開關。其結構簡單,裝配簡便,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節約原材料,制造成本低。為此,本技術一種改進的復位開關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一種改進的復位開關,包括軸心、軸套、本體、推動子、開關動觸片及開關靜觸片;還包括回轉座,所述回轉座包括圓盤形的底盤和凸臺,底盤和凸臺具有同一中軸心線且整體成型為一體,沿所述中軸心線開制與軸心配合的軸孔,軸心穿過軸孔且使所述回轉座隨軸心轉動 ,在回轉座上還制有至少一個止擋。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闡述在回轉座上制有兩個止擋,其中第一止擋為位于所述底盤邊緣上的兩個凸條,該兩個凸條之間形成一缺口狀的第一空位;第二止擋為位于所述凸臺邊緣上形成一缺口狀的第二空位,第一空位及第二空位匹配成在所述底盤上的投影組構成一與所述中軸心線為頂點的扇形。軸套呈圓臺狀,其制有容置回轉座的容置空間,回轉座套設于該容置空間內,該容置空間分為容置所述底盤的第一容置空間和容置所述凸臺的第二容置空間,第一容置空間中設置第一擋塊以與第一止擋配合,第二容置空間中設置第二擋塊以與第二止擋配合;第一擋塊與第二擋塊沿軸套的同一條半徑設置。穿過回轉座的軸心的一端與推動子配裝并能頂推推動子,推動子推動開關動觸片與兩片開關靜觸片接觸形成開關被接通,推動子失去頂推,開關動觸片在彈力作用下自動復位,開關自動斷開;開關動觸片及開關靜觸片配裝于本體,兩片所述開關動觸片與伸出本體的端子電連接或成型為一體。所述開關動觸片為鍋仔片。還配裝支架及后蓋,所述支架、軸套、回轉座、本體及后蓋配裝成整體。本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將現有技術的復位開關的回轉座與止動座合二為一為本技術的回轉座,使本技術的回轉座既具有回轉座的功能,又具有止動座的功能,使結構簡化,用材減少。其二,回轉座與止動座合二為一,簡化了裝配工藝,并且使電氣性能更穩定。其三,在回轉座上制有兩個止擋,相應地在軸套上制有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止擋的效果更好,且使用壽命加長。其四,使用方便,第一空位及第二空位具有45度角度,頂推芯軸,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22. 5度范圍內,開關都處于斷開狀態,旋動保持一定的活動范圍,便于操控。其五,由于用材減少,簡化了裝配工藝,利于降低制造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的復位開關的回轉座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的復位開關的止動座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的復位開關的軸套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示意 圖;圖5為本技術部件分列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回轉座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軸套示意圖。圖1、圖2及圖3中20、回轉座30、止動座;40、軸套。圖4、圖5、圖6及圖7中1、軸心;2、軸套;3、本體;4、推動子;5、開關動觸片;6、開關靜觸片;7、端子;8、后蓋;9、支架;10、回轉座;11、第一止擋;12、第二止擋;13、第一擋塊;14、第二擋塊;15、軸孔;16、底盤;17、凸臺。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介紹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4至圖7所示,本技術一種改進的復位開關,包括軸心1、軸套2、本體3、推動子4、開關動觸片5及開關靜觸片6 ;還包括回轉座10,所述回轉座10包括圓盤形的底盤16和凸臺17,底盤16和凸臺17具有同一中軸心線且整體成型為一體,沿所述中軸心線開制與軸心I配合的軸孔15,軸心I穿過軸孔15且使所述回轉座10隨軸心I轉動,在回轉座10上還制有至少一個止擋。在回轉座10上制有兩個止擋,其中第一止擋11為位于所述底盤16邊緣上的兩個凸條,該兩個凸條之間形成一缺口狀的第一空位;第二止擋12為位于所述凸臺17邊緣上形成一缺口狀的第二空位,第一空位及第二空位匹配成在所述底盤16上的投影組構成一與所述中軸心線為頂點的扇形。軸套2呈圓臺狀,其制有容置回轉座10的容置空間,回轉座10套設于該容置空間內,該容置空間分為容置所述底盤16的第一容置空間和容置所述凸臺17的第二容置空間,第一容置空間中設置第一擋塊13以與第一止擋11配合,第二容置空間中設置第二擋塊14以與第二止擋12配合;第一擋塊11與第二擋塊12沿軸套2的同一條半徑設置。穿過回轉座10的軸心I的一端與推動子4配裝并能頂推推動子4,推動子4推動開關動觸片5與兩片開關靜觸片6接觸形成開關被接通,推動子4失去頂推,開關動觸片5在彈力作用下自動復位,開關自動斷開;開關動觸片5及開關靜觸片6配裝于本體3,兩片所述開關動觸片5與伸出本體3的端子7電連接或成型為一體。所述開關動觸片5為鍋仔片。還配裝支架9及后蓋8,所述支架9、軸套2、回轉座10、本體3及后蓋8配裝成整體。支架9上制有鉚腳,軸套2制有螺紋,便于將本技術安裝于被使用對象。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技術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方案的啟迪下,可以做出一些修改,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 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復位開關,包括軸心、軸套、本體、推動子、開關動觸片及開關靜觸片;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轉座,所述回轉座包括圓盤形的底盤和凸臺,底盤和凸臺具有同一中軸心線且整體成型為一體,沿所述中軸心線開制與軸心配合的軸孔,軸心穿過軸孔且使所述回轉座隨軸心轉動,在回轉座上還制有至少一個止擋。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改進的復位開關,包括軸心、軸套、本體、推動子、開關動觸片及開關靜觸片;其特征在干還包括回轉座,所述回轉座包括圓盤形的底盤和凸臺,底盤和凸臺具有同一中軸心線且整體成型為一體,沿所述中軸心線開制與軸心配合的軸孔,軸心穿過軸孔且使所述回轉座隨軸心轉動,在回轉座上還制有至少ー個止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改進的復位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軸心、軸套、本體、推動子、開關動觸片及開關靜觸片;在回轉座上制有兩個止擋,其中第一止擋為位于所述底盤邊緣上的兩個凸條,該兩個凸條之間形成一缺ロ狀的第一空位;第二止擋為位于所述凸臺邊緣上形成一缺ロ狀的第二空位,第一空位及第ニ空位匹配成在所述底盤上的投影組構成一與所述中軸心線為頂點的扇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改進的復位開關,其特征在于軸套呈圓臺狀,其制有容置回轉座的容置空間,回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穩明,
申請(專利權)人:朱穩明,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