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按鈕開關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581373 閱讀: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11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按鈕開關,主要解決現有按鈕開關在使用時存在齒輪配合不順暢,可靠性低的問題。所述按鈕外壁對應內子的一端設有按鈕齒輪,所述按鈕齒輪齒間設有第一間隙,所述內子外壁對應動觸頭的一端設有與按鈕齒輪相配合的內子齒輪,所述內子齒輪齒間設有與第一相對應的第二間隙,所述上蓋板通孔內壁設有與第一間隙及第二間隙相配合的內柱。具有手感好、裝配方便及可靠性高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按鈕開關
    技術介紹
    按鈕開關是一種結構簡單,利用按鈕推動傳動機構,使動觸點與靜觸點按通或斷開并實現電路換接的開關。現有的按鈕開關,包括有蓋板、動觸頭組件、靜觸頭組件、齒輪機構及彈力機構,齒輪機構為簡單三齒式嚙合構造,普遍存在向下按壓時,齒輪和按鈕之間的配合不是很順暢,容易發生卡死現象,直接影響到按鈕開關的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與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按鈕開關,解決現有按鈕開關在使用時存在齒輪和按鈕之間的配合不順暢,可靠性低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按鈕開關,包括上蓋板、下蓋板、動觸頭、靜觸頭組件及復位彈簧,所述上蓋板中心通孔內裝有按鈕,所述按鈕的凹腔內裝有內子,所述內子的凹腔內裝有動觸頭,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裝在下蓋板內,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動觸頭相壓緊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外壁對應內子的一端設有按鈕齒輪,所述按鈕齒輪齒間設有第一間隙,所述內子外壁對應動觸頭的一 端設有與按鈕齒輪相配合的內子齒輪,所述內子齒輪齒間設有與第一間隙相對應的第二間隙,所述上蓋板通孔內壁設有與第一間隙及第二間隙相配合的內柱。所述按鈕齒輪為六齒結構。所述內子齒輪為六齒結構,所述第二間隙為六個,平均分布在內子齒輪的齒間。所述內子齒輪為六齒結構,所述第二間隙為三個,平均分布在內子齒輪的每兩齒間。所述按鈕齒輪為五齒結構。所述內子齒輪為五齒結構,所述第二間隙為五個,平均分布在內子齒輪的齒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本技術的按鈕開關,第一間隙及第二間隙與內柱的活動間隙配合,控制按鈕齒輪和內子齒輪的嚙合與轉動,具有手感好、裝配方便及可靠性高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一的結構分解圖。圖2為圖1中上蓋板的仰視圖。圖3為圖2中A-A面的剖視圖。圖4為圖1中按鈕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俯視圖。圖6為圖1中內子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俯視圖。圖8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二的結構分解圖。圖9為圖8中上蓋板的仰視圖 。圖10為圖9中A-A面的剖視圖。圖11為圖8中按鈕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圖13為圖8中內子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圖13的俯視圖。圖15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三的結構分解圖。圖16為圖15中上蓋板的仰視圖。圖17為圖16中A-A面的剖視圖。圖18為圖15中按鈕的結構示意圖。圖19為圖18的俯視圖。圖20為圖15中內子的結構示意圖。圖21為圖20的俯視圖。圖中,上蓋板1,按鈕2,內子3,靜觸頭組件4,動觸頭5,復位彈簧6,下蓋板7,內柱8,按鈕齒輪21,第一間隙22,內子齒輪31,第二間隙32。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針對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由圖1-21所示,該按鈕開關,包括上蓋板1、下蓋板7、動觸頭5、靜觸頭組件4及復位彈簧6,所述上蓋板I中心通孔內裝有按鈕2,所述按鈕2的凹腔內裝有內子3,所述內子3的凹腔內裝有動觸頭5,所述復位彈簧6的一端裝在下蓋板7內,復位彈簧6的另一端與動觸頭5相壓緊配合,上蓋板I與下蓋板7通過定位柱與定位孔相卡合,裝配方便。所述按鈕2外壁對應內子3的一端設有按鈕齒輪21,所述按鈕齒輪21齒間設有第一間隙22,所述內子3外壁對應動觸頭5的一端設有與按鈕齒輪22相配合的內子齒輪31,所述內子齒輪31齒間設有與第一間隙22相對應的第二間隙32,作為優選所述內子齒輪31的齒斜面相對水平面為15-35°之間,保證了齒輪機構的轉動靈活與穩定。所述上蓋板I通孔內壁設有與第一間隙22及第二間隙32相配合的內柱8,所述的內柱8可以有三、四、五或六個,作為優選設為三個平均分布的內柱8,通過內柱8控制按鈕齒輪22和內子齒輪31的嚙合與轉動,有效的節省材料和增加按鈕開關的可靠性。由圖1-7所示,所述動觸頭5的觸點處設有兩個相對應的觸片,作為優選所述按鈕齒輪22為六齒結構,所述內子齒輪31為六齒結構,齒間均設有相對應的第一間隙22與第二間隙32,其數量也為六個。由于齒位的均勻分布,轉動時有效的增加了按鈕開關的手感度。按照上述結構組成的按鈕開關,工作時首先按下按鈕,推動內子齒輪越過內柱卡位后由齒尖相對位向左運動一個齒位與按鈕齒輪相嚙合,松開時所述的內柱穿過按鈕和內子上的第二間隙進行復位,內子上的動觸頭隨著內子轉動60°后與第一靜觸頭組件連接,實現第一電路的閉合。當再次按下按鈕時,內子再次向左轉動一個齒位,內子上的動觸頭隨著內子再次轉動60°后與第一靜觸頭組件脫離,實現第一電路的斷開,同時動觸頭與第二靜觸頭組件連接,實現第二電路的閉合。再次按下按鈕時,內子再次向左轉動帶動動觸頭轉動60°脫離第二靜觸頭組件,實現第二電路的斷開,從而實現雙電路截止,恢復到最初的狀態。再次按下按鈕則進入下一步循環,重復上述動作過程。由于該齒輪傳動為不可逆的單向傳遞,且齒位分布均勻,所以工作狀態轉換可靠性很高。所述實施例二相對實施例一的區別點在于 由圖8-14所示,作為優選所述按鈕齒輪22還可以為六齒結構,齒間設有相對應的第一間隙22,也為六個,所述內子齒輪31為六齒結構,所述第二間隙32為三個,平均分布在內子齒輪31的每兩齒間。由于齒位的均勻分布,轉動時有效的增加了按鈕開關的手感度。按照上述結構組成的按鈕開關,工作時首先按下按鈕,推動內子齒輪越過內柱卡位后由齒尖相對位向左運動一個齒位與按鈕齒輪相嚙合,松開時按鈕彈力作用復位向上與內柱限位配合,所述三個內柱三點支撐起內子,使得內子上的動觸頭與靜觸頭組件相脫離,實現電路的斷開。當再次按下按鈕時,隨著內子再次轉動后,所述的內柱穿過內子上的第二間隙進行復位,內子上的動觸頭通過復位彈簧彈力作用與靜觸頭組件相連接,實現電路的閉合。再次按下按鈕則進入下一步循環,重復上述動作過程。由于該齒輪傳動為不可逆的單向傳遞,且齒位分布均勻,所以工作狀態轉換可靠性很高。所述實施例三相對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區別點在于由圖15-21所示,所述上蓋板I通孔內壁設有與第一間隙22及第二間隙32相配合的內柱8,作為優選設為五個平均分布的內柱8,通過內柱8控制按鈕齒輪22和內子齒輪31的嚙合與轉動,有效的節省材料和增加按鈕開關的可靠性。所述動觸頭5的觸點處設有一個向外延伸的觸片,作為優選所述按鈕齒輪22為五齒結構,所述內子齒輪31為五齒結構,齒間均設有相對應的第一間隙22與第二間隙32,其數量也為五個。由于齒位的均勻分布,轉動時有效的增加了按鈕開關的手感度。按照上述結構組成的按鈕開關,工作時首先按下按鈕,推動內子齒輪越過內柱卡位后由齒尖相對位向左運動一個齒位與按鈕齒輪相嚙合,松開時所述的內柱穿過按鈕和內子上的第二間隙進行復位,內子上的動觸頭隨著內子轉動后與第一靜觸頭組件連接,實現第一電路的閉合。當再次按下按鈕時,內子再次向左轉動一個齒位,內子上的動觸頭隨著內子再次轉動后與第一靜觸頭組件脫離,實現第一電路的斷開,隨后重復按下按鈕,動觸頭與第二、三及四靜觸頭組件依次連接與斷開,最終回到最初的斷開狀態,實現四開一關的電路連接方式。由于該齒輪傳動為不可逆的單向傳遞,且齒位分布均勻,所以工作狀態轉換可靠性很高。實施例不應視為對技術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技術的精神所作的改進,都應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按鈕開關,包括上蓋板(1)、下蓋板(7)、動觸頭(5)、靜觸頭組件(4)及復位彈簧(6),所述上蓋板(1)中心通孔內裝有按鈕(2),所述按鈕(2)的凹腔內裝有內子(3),所述內子(3)的凹腔內裝有動觸頭(5),所述復位彈簧(6)的一端裝在下蓋板(7)內,復位彈簧(6)的另一端與動觸頭(5)相壓緊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2)外壁對應內子(3)的一端設有按鈕齒輪(21),所述按鈕齒輪(21)齒間設有第一間隙(22),所述內子(3)外壁對應動觸頭(5)的一端設有與按鈕齒輪(21)相配合的內子齒輪(31),所述內子齒輪(31)齒間設有與第一間隙(22)相對應的第二間隙(32),所述上蓋板(1)通孔內壁設有與第一間隙(22)及第二間隙(32)相配合的內柱(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按鈕開關,包括上蓋板(I)、下蓋板(7)、動觸頭(5)、靜觸頭組件(4)及復位彈簧(6),所述上蓋板(I)中心通孔內裝有按鈕(2),所述按鈕(2)的凹腔內裝有內子(3),所述內子(3)的凹腔內裝有動觸頭(5),所述復位彈簧(6)的一端裝在下蓋板(7)內,復位彈簧(6) 的另一端與動觸頭(5)相壓緊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2)外壁對應內子(3)的一端設有按鈕齒輪(21),所述按鈕齒輪(21)齒間設有第一間隙(22),所述內子(3)外壁對應動觸頭(5)的一端設有與按鈕齒輪(21)相配合的內子齒輪(31),所述內子齒輪(31)齒間設有與第一間隙(22)相對應的第二間隙(32),所述上蓋板(I)通孔內壁設有與第一間隙(2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公錢石義坤
    申請(專利權)人:樂清市樂工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相關領域技術
    • 暫無相關專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有奶水|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性生交片免费无码看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码A区精油按摩|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