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包括下支座,以及與下支座匹配的上支座,上支座與下支座構成圓筒形空腔結構,在所述空腔內套裝有固定套,在固定套內安裝有內部中空的阻尼套,阻尼套與固定套通過錐度配合,在阻尼套直徑較大的一端安裝有彈簧,彈簧通過端蓋固定在固定套內,并通過墊片作用在阻尼套的大直徑端面上。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基本消除了振動,消除了阻尼套磨損帶來的影響;冷卻液可以減小阻尼套內孔的磨損速度,達到降低阻尼套損耗的目的;減少支座的使用規(guī)格和減少固定套的材料用量和加工量,達到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保證工件的加工尺寸及形狀公差,提高合格率;可以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升生產(chǎn)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加工工具,具體是指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
技術介紹
細長軸的加工歷來是機械加工業(yè)中的難點之一,其主要難點是工件的剛性極差,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產(chǎn)生振動,造成工件表面粗糙,尺寸及形狀公差難以保證;其次是加劇刀具磨損,造成刀具崩刃現(xiàn)象,甚至造成工件報廢的可能,嚴重影響生產(chǎn)效率和效益。目前加工細長軸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點支撐式跟刀架,跟刀架是徑向支承旋轉工件的輔助裝置,加工時,與刀具一起沿工件軸向移動,降低切削速度和進給量,采用較小的切削深度,并增加支撐工件用的中心架數(shù)量,但這些常用技術無法徹底消除加工中的振動現(xiàn)象。經(jīng)過技術查新,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較好的方法和裝置,能有效消除細長軸在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振動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基本消除細長軸類加工過程中的振動,提高工件的旋轉精度,從而提高工件表面質量。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包括下支座,以及與下支座匹配的上支座,上支座與下支座構成圓筒形空腔結構,在所述空腔內套裝有固定套,在固定套內安裝有內部中空的阻尼套,阻尼套與固定套通過錐度配合,在阻尼套直徑較大的一端安裝有彈簧,彈簧通過端蓋固定在固定套內,并通過墊片作用在阻尼套的大直徑端面上。在車床的溜板上安裝有支架,在支架上安裝有半圓筒狀的下支座,下支座上通過螺栓、卡扣等連接方式固定連接有上支座,上支座與下支座配合可形成圓筒狀結構,其內部空心,在下支座和上支座構成的內部空腔位置安裝有固定套,在固定套內套裝有阻尼套,阻尼套與固定套呈錐度配合,阻尼套外部的錐度大小應能防止阻尼套和固定套的內錐面產(chǎn)生互鎖現(xiàn)象,進而防止阻尼套抱死加工件而發(fā)生悶車現(xiàn)象;下支座與上支座構成的整體、固定套、阻尼套均同軸,且該軸線與車床的主軸旋轉中心位于同一直線,阻尼套的大直徑端面設置有墊片,在靠近墊片的固定套端面安裝有端蓋,端蓋通過螺釘固定在固定套上,在端蓋和墊片之間安裝有彈簧,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彈簧的彈力通過墊片傳遞給阻尼套;根據(jù)使用車床的大小和規(guī)格,確定車床溜板表面到主軸旋轉中心的高度,進而確定跟刀架安裝基面到阻尼套中心的高度值H,根據(jù)被車工件的直徑確定阻尼套內徑的大小,進而確定固定套的直徑,再根據(jù)支座直徑的大小設計調整環(huán)的直徑,按照裝配關系調整其余零件的相關尺寸;車刀靠在阻尼套小端方向出口處,隨著加工的不斷進行,跟刀架和車刀是同步軸向進給移動的,阻尼套在彈簧的推力和固定套內錐的作用下,抱在被加工軸上,一方面對加工軸形成動配合定位和類似簡支梁支撐,從而提高了工件被加工點的旋轉精度和抗彎剛度,另一方面對加工軸的旋轉產(chǎn)生阻尼,基本消除了振動,達到吸振、抑振的目的;隨著加工的進行,阻尼套內孔會產(chǎn)生一定的磨損,在預壓彈簧推力的作用下,阻尼套相對固定套產(chǎn)生一定的軸向位移,在固定套錐孔的作用下,進而對阻尼套內孔產(chǎn)生的磨損進行自動補償,消除了阻尼套磨損帶來的影響。在所述阻尼套上設置有開口通槽。進一步講,在阻尼套上設有一開口通槽,開口通槽在阻尼套的側壁上,并且連通阻尼套的兩個端面,該開口通槽是在完整的阻尼套上剪切形成的,開口通槽使阻尼套其具有一定彈性,以便在彈簧推力的作用下,對阻尼套內孔產(chǎn)生的磨損進行自動補償。所述阻尼套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冷卻油槽。進一步講,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加工過程中,阻尼套會一直與工件表面抱緊,在移動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定的熱量,為了將摩擦的熱量排出,在阻尼套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冷卻油槽,通過在冷卻油槽內通入冷卻液,以便及時將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排出,達到冷卻的目的,同時冷卻液可以減小阻尼套內孔的磨損速度,達到降低阻尼套損耗的目的。所述冷卻油槽呈螺旋狀分布。進一步講,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冷卻油槽的優(yōu)選結構為螺旋狀結構,其均勻地分布在阻尼套內壁上,在旋轉過程中,冷卻液會沿冷卻油槽流動,同時在工件移動的過程中冷卻液散布在工件表面的面積最大,能有效保證潤滑效果,減少磨損。在所述上支座、固定套、以及阻尼套上設置有連通阻尼套內壁與上支座外部連通的通孔,在該通孔內安裝有軟管接頭。進一步講,為了適于冷卻油槽的結構,通過設置通孔的方式,使得軟管接頭將外部的冷卻液能夠及時、足量地從外部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冷卻油槽,及時散熱。在所述上支座與下支座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圓環(huán)狀凹槽,在該凹槽內安裝有調整環(huán),所述調整環(huán)套裝在固定套外表面。進一步講,為了提高上支座和下支座的通用性,可以采用調整環(huán)鑲嵌在圓環(huán)狀凹槽內的結構形式,通過采用不同內徑的調整環(huán),來實現(xiàn)不同內徑的固定套和阻尼套的安裝,通過改變調整環(huán)的大小來適應阻尼套、固定套尺寸的變化,以減少支座的使用規(guī)格和減少固定套的材料用量和加工量,達到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所述一個凹槽內的調整環(huán)由兩個半環(huán)構成。進一步講,為了便于裝配,采用兩個半環(huán)結構構成一個調整環(huán)的結構形式,上支座和下支座通過螺桿等連接后,調整環(huán)可以固定,當上支座和下支座分開時,調整環(huán)也自動松開,便于裝配。所述阻尼套采用夾布膠木或尼龍等非金屬材料制成。進一步講,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優(yōu)選,阻尼套的材料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需要具有一定的滋潤性和耐磨性,同時需要有一定的強度,優(yōu)選的是夾布膠木、尼龍等非金屬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阻尼套的長度與其內徑之比為1. 25 1.8。進一步講,阻尼套和工件的接觸長度定為工件直徑的1. 25到1. 8倍較為合適,即阻尼套的長度與其內徑之比為1. 25 1.8,在此取值范圍內,阻尼套消除振動的效果最好,同時其摩擦阻力也比較合理,如果其比值過小,減振的效果不明顯,如果其比值過大,減振的效果達到最大值后并無明顯增加,反而增加了工件與阻尼套的摩擦力,不利于生產(chǎn);同時該比值與工件的直徑成類似反比的情況,即當工件直徑較大時,取小值;當工件直徑較小時,取較大值。本專利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I本專利技術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車刀靠在阻尼套小端方向出口處,隨著加工的不斷進行,跟刀架和車刀是同步軸向進給移動的,阻尼套在彈簧的推力和固定套內錐的作用下,抱在被加工軸上,一方面對加工軸形成動配合定位和類似簡支梁支撐,從而提高了工件被加工處的旋轉精度和抗彎剛度,另一方面對加工軸的旋轉產(chǎn)生阻尼,基本消除了振動,達到吸振、抑振的目的;隨著加工的進行,阻尼套內孔會產(chǎn)生一定的磨損,在預壓彈簧推力的作用下,阻尼套相對固定套產(chǎn)生一定的軸向位移,在固定套錐孔的作用下,進而對阻尼套內孔產(chǎn)生的磨損進行自動補償,消除了阻尼套磨損帶來的影響; 2本專利技術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在阻尼套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冷卻油槽,通過在冷卻油槽內通入冷卻液,以便及時將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排出,達到冷卻的目的,同時冷卻液可以減小阻尼套內孔的磨損速度,達到降低阻尼套損耗的目的; 3本專利技術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采用兩個半環(huán)結構構成一個調整環(huán)的結構形式,上支座和下支座通過螺桿等連接后,調整環(huán)可以固定,當上支座和下支座分開始,調整環(huán)也自動松開,便于裝配,通過改變調整環(huán)的大小來適應阻尼套、固定套尺寸的變化,以減少支座的使用規(guī)格和減少固定套的材料用量和加工量,達到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 4本專利技術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可以提高工件的旋轉精度,保證工件的加工尺寸及形狀公差,提聞廣品合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包括下支座(4),以及與下支座(4)匹配的上支座(9),上支座(9)與下支座(4)構成圓筒形空腔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內套裝有固定套(2),在固定套(2)內安裝有內部中空的阻尼套(1),阻尼套(1)與固定套(2)通過錐度配合,在阻尼套(1)直徑較大的一端安裝有彈簧(6),彈簧(6)通過端蓋(8)固定在固定套(2)內,并通過墊片(5)作用在阻尼套(1)的大直徑端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包括下支座(4),以及與下支座(4)匹配的上支座(9),上支座(9)與下支座(4)構成圓筒形空腔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內套裝有固定套(2),在固定套(2)內安裝有內部中空的阻尼套(1),阻尼套(I)與固定套(2)通過錐度配合,在阻尼套(I)直徑較大的一端安裝有彈簧(6),彈簧(6)通過端蓋(8)固定在固定套(2)內,并通過墊片(5)作用在阻尼套(I)的大直徑端面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套Cl)上設置有開口通槽(12)。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套(I)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冷卻油槽(11)。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削細長軸的減振跟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油槽(11)呈螺旋狀分布。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胡運峰,楊炯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成都大華科技開發(fā)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