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遙控車位鎖的離合過載保護機構,包括電機、傳動軸,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有主動齒輪,傳動軸上套有從動齒輪、離合控制塊和壓縮彈簧,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嚙合,從動齒輪以軸向固定周向可轉動的方式與傳動軸相連接,壓縮彈簧一端與傳動軸形成固定連接,壓縮彈簧的另一端頂在離合控制塊遠離從動齒輪的端面上,離合控制塊靠近從動齒輪的端面上設有凸榫,從動齒輪的端面上設有榫槽或榫孔與所述的凸榫相配合,離合控制塊的中部開設有大致為V型的徑向孔,V型徑向孔的大端朝向從動齒輪,傳動軸沿徑向固定有傳動銷與所述的V型徑向孔相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保證電機在無過載的情況下工作,有效延長電機、控制電路和電池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遙控車位鎖制造
,尤其是一種應用于遙控車位鎖的離合過載保護機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遙控車位鎖,都需要由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傳動軸轉動,使遙控車位鎖的擋臂正向或反向轉動,電機一般又由蓄電池供電并通過控制電路控制正反轉。當擋臂在轉動的過程中受阻,傳動軸會卡死,此時電機的電流就會升高出現過載現象,造成電機的壽命縮短或出現損壞。通常情況下,為保護電機免受損壞會在控制電機運轉的電路上設置過載保護,當電機的電流超出額定電流一定值時,控制電路切斷電機的電源使電機停轉。 但是這種保護方式還會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當傳動軸卡死后,電機與傳動機構都會受到較大的沖擊力,此時電機的電流會突然增大,即使控制電路的過載保護起作用,由于時間的滯后,實際上也已經對電機以及控制電路造成損傷,久而久之,就會縮短傳動機構,電機與控制電路的使用壽命;二是當傳動軸卡死后,電機電流的突然增大,會造成功耗急劇增加,減少電池的使用時間,同時也會降低電池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遙控車位鎖的離合過載保護機構,可保證電機在無過載的情況下工作,有效延長電機、控制電路和電池的使用壽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遙控車位鎖的離合過載保護機構,包括電機、傳動軸,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有主動齒輪,傳動軸上套有從動齒輪,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嚙合,其特征在于從動齒輪以軸向固定周向可轉動的方式與傳動軸相連接,傳動軸在靠近從動齒輪旁依次套有離合控制塊和壓縮彈簧,壓縮彈簧一端與傳動軸形成固定連接,壓縮彈簧的另一端頂在離合控制塊遠離從動齒輪的端面上,離合控制塊靠近從動齒輪的端面上設有凸榫,從動齒輪的端面上設有榫槽或榫孔與離合控制塊端面上的凸榫相配合,離合控制塊的中部開設有大致為V型的徑向孔,V型徑向孔的大端朝向從動齒輪,傳動軸沿徑向固定有傳動銷與所述的V型徑向孔相配合。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離合控制塊在靠近從動齒輪端面的對稱位置設有兩個凸榫,從動齒輪的端面上均布有四個榫槽或四個榫孔與離合控制塊端面上兩個凸榫相配合。可使從動齒輪較好帶動離合控制塊旋轉,離合控制塊的凸榫和從動齒輪的榫槽或榫孔的配合較為可靠。進一步改進,所述的V型徑向孔貫穿離合控制塊的中部,傳動銷兩端伸出傳動軸分別與離合控制塊中部兩側的V型徑向孔相配合。使傳動銷與離合控制塊的配合更為可O進一步改進,所述離合控制塊中部V型徑向孔的大端可沿軸向延伸形成大致為V型的凹槽,所述V型徑向孔的小端部分為弧形。既方便傳動銷與所述V型徑向孔的配合,又方便離合控制塊的安裝。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軸上套有一個與傳動軸相固定的固定塊和一個輸出齒輪,固定塊的一個端面與壓縮彈簧的一端形成固定連接。方便壓縮彈簧的定位安裝和傳動軸輸出動力。從本技術的結構分析可看出,電機是通過主動齒輪、從動齒輪、離合控制塊、傳動銷帶動傳動軸轉動的,從動齒輪是通過離合控制塊端面上的凸榫和從動齒輪的端面上設有的榫槽或榫孔相配合帶動離合控制塊轉動,離合控制塊是通過其中部開設的V型徑向孔與傳動銷的配合帶動傳動軸轉動的,離合控制塊遠離從動齒輪的端面上又頂有壓縮彈簧,因此當傳動軸卡死時,離合控制塊的轉動使得傳動銷在所述V型徑向孔的斜面上移動,傳動銷就壓迫離合控制塊、離合控制塊再壓迫壓縮彈簧使離合控制塊向遠離從動齒輪的方向移動,最后離合控制塊的凸榫會脫離從動齒輪端面上的榫孔或榫槽,使從動齒輪處于空轉狀態,就有效保護了電機免受沖擊和過載。另一方面,因電機的工作電流不會過載,就能保護控制電路的元件不受損傷,延長 控制電路的使用壽命,同時功耗也不會急劇增加,可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和電池的使用壽命。另外,當傳動軸卡死現象消除后,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傳動銷滑移至所述V型徑向孔的小端處,同時離合控制塊端面上的兩個凸榫又能插在從動齒輪端面的兩個榫孔上,電機可再通過主動齒輪、從動齒輪、離合控制塊、傳動銷帶動傳動軸轉動,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確保傳動機構處于何種情況下電機都能在無過載的情況下工作,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離合控制塊的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從動齒輪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圖2、圖3所示,一種遙控車位鎖的離合過載保護機構,包括電機I、傳動軸2,電機I的輸出軸上固定有主動齒輪3,傳動軸2的兩端可穿在支座21、22上,傳動軸2上套有從動齒輪4,主動齒輪3和從動齒輪4相嚙合,從動齒輪4以軸向固定周向可轉動的方式與傳動軸2相連接,傳動軸2在靠近從動齒輪4旁依次套有離合控制塊5和壓縮彈簧6,傳動軸2上還可套有一個與傳動軸2相固定的固定塊7和一個輸出齒輪8,壓縮彈簧6的一端與固定塊7的一個端面形成固定連接,壓縮彈簧6的另一端頂在離合控制塊5遠離從動齒輪4的端面上;離合控制塊5靠近從動齒輪4的端面的對稱位置上設有兩個凸榫51,從動齒輪4的端面上均布有四個榫孔41與離合控制塊5端面上兩個凸榫51相配合,離合控制塊5的中部開設有大致為V型的徑向孔52,V型徑向孔52的大端朝向從動齒輪4,傳動軸2沿徑向固定有傳動銷9與所述的V型徑向孔52相配合。所述的V型徑向孔52可貫穿離合控制塊5的中部,傳動銷9兩端伸出傳動軸2分別與離合控制塊5中部兩側的V型徑向孔52相配合。所述V型徑向孔52的大端還可沿軸向延伸形成大致為V型的凹槽,所述V型徑向孔52的小端部分可為弧形,方便與傳動銷9相配合。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常工作情況下,離合控制塊5端面上的兩個凸榫51在壓縮彈簧6的作用下插在從動齒輪4端面四個榫孔41的其中兩個榫孔41上,傳動銷9與所述V型徑向孔52的小端相配合,電機I通過主動齒輪3帶動從動齒輪4轉動,從動齒輪4再帶動離合控制塊5轉動,離合控制塊5通過與傳動銷9的配合帶動傳動軸2轉動,此時電機I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當傳動軸2卡死時,離合控制塊5的轉動使得傳動銷9在所述V型徑向孔52的斜面上移動,傳動銷9壓迫離合控制塊5、離合控制塊5壓迫壓縮彈簧6使離合控制塊5向遠·離從動齒輪4的方向移動,最后離合控制塊5的兩個凸榫51會脫離從動齒輪4端面的兩個榫孔41,從動齒輪4就處于空轉狀態,保護電機I免受沖擊和過載;當傳動軸2卡死現象消除后,在壓縮彈簧6的作用下,傳動銷9滑移至所述V型徑向孔52的小端處,同時離合控制塊5端面上的兩個凸榫51又能插在從動齒輪4端面的兩個榫孔41上,電機I通過主動齒輪3、從動齒輪4、離合控制塊5、傳動銷9又能帶動傳動軸2轉動,傳動軸2可通過輸出齒輪8輸出動力,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以上僅是本技術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本技術不僅可應用于遙控車位鎖制造
,還可應用于其它需要進行傳動離合過載保護的裝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按權利要求作等同的改變都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遙控車位鎖的離合過載保護機構,包括電機、傳動軸,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有主動齒輪,傳動軸上套有從動齒輪,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嚙合,其特征在于從動齒輪以軸向固定周向可轉動的方式與傳動軸相連接,傳動軸在靠近從動齒輪旁依次套有離合控制塊和壓縮彈簧,壓縮彈簧一端與傳動軸形成固定連接,壓縮彈簧的另一端頂在離合控制塊遠離從動齒輪的端面上,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遙控車位鎖的離合過載保護機構,包括電機、傳動軸,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有主動齒輪,傳動軸上套有從動齒輪,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嚙合,其特征在于:從動齒輪以軸向固定周向可轉動的方式與傳動軸相連接,傳動軸在靠近從動齒輪旁依次套有離合控制塊和壓縮彈簧,壓縮彈簧一端與傳動軸形成固定連接,壓縮彈簧的另一端頂在離合控制塊遠離從動齒輪的端面上,離合控制塊靠近從動齒輪的端面上設有凸榫,從動齒輪的端面上設有榫槽或榫孔與離合控制塊端面上的凸榫相配合,離合控制塊的中部開設有大致為V型的徑向孔,V型徑向孔的大端朝向從動齒輪,傳動軸沿徑向固定有傳動銷與所述的V型徑向孔相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遠世,梅建宇,
申請(專利權)人:帕洛克廈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