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導紗器可調的絡絲機,其包括設置有導紗器的移動工作臺,所述的導紗器包括支架、穿設在支架內的導紗鉤、與導紗鉤的鉤身相螺紋連接的螺帽、套設在導紗鉤的鉤身上的彈簧,所述的支架包括均與水平面相平行的上板和下板、連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間且與上板相垂直的縱向板,所述的縱向板與移動工作臺側面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導紗鉤的鉤頭設置在下板的下方,螺帽設置在上板的上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導紗器的導紗鉤的鉤身與螺帽相螺紋連接,旋轉螺帽便可極小幅度的調整導紗鉤的上下位置,是保證了調整的精度,從而保證了卷繞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絡絲機,特別是一種導紗器可調的絡絲機。
技術介紹
絡絲機,亦稱絡筒機、絡紗機。是后紡和準備工程的設備之一,其用于將紗線或絲從管紗上退下來卷繞成筒子。隨著技術的發展對于紗線或者絲卷繞在筒子上的均勻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絡絲機的導紗器調節幅度較大,精度不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調節精度較高的絡絲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導紗器可調的絡絲機,其包括機架、相平行設置在機架上的上層工作臺、兩個下層工作臺以及在上層工作臺和兩個下層工作臺之間上下往復運動的移動工作臺、驅動移動工作臺上下運動的第一電機、連接在第一電機與移動工作臺之間的傳動裝置、固定設置在移動工作臺上的導紗器、與下層工作臺上端面垂直且相轉動連接的轉軸、緊貼在轉軸側壁上用于帶動轉軸轉動的皮帶、帶動皮帶轉動的第二電機、設置在下層工作臺側面上且位于與轉軸相對位置的張力夾,兩個所述的下層工作臺對稱設置在機架的兩側,所述的導紗器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工作臺側面上的支架、穿設在支架內的導紗鉤、與導紗鉤的鉤身相螺紋連接的螺帽、套設在導紗鉤的鉤身上的彈簧,所述的支架包括均與水平面相平行的上板和下板、連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間且與上板相垂直的縱向板,所述的縱向板與移動工作臺側面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導紗鉤的鉤頭設置在下板的下方,螺帽設置在上板的上方。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與移動工作臺一端固定連接的短傳送帶、與移動工作臺另一端固定連接的長傳送帶、通過螺母與短傳送帶和長傳送帶的另一端相固定連接的滾珠絲杠、與滾珠絲杠的螺桿同軸且固定連接的第一電機、穿設在螺母上的導軌。所述的移動工作臺與短傳送帶相固定連接端的上方的機架上設置有第一滾輪,所述的移動工作臺與長傳送帶相固定連接端的上方的機架上設置有第二滾輪,所述的短傳送帶與長傳送帶分別繞過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與水平設置的滾珠絲杠的螺母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傳動裝置還包括限位感應裝置,所述的限位感應裝置包括設置在滾珠絲杠的螺桿一側的兩個紅外線探測器、以及設置在兩個紅外線探測器之間且與紅外線探測器相配合的感應器,所述的感應器固定在滾珠絲杠的螺母端部上。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的導紗器的導紗鉤的鉤身與螺帽相螺紋連接,旋轉螺帽便可極小幅度的調整導紗鉤的上下位置,是保證了調整的精度,從而保證了卷繞質量。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主視圖;附圖2為本技術移動工作臺及其傳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導紗器的機構示意圖;其中1、機架;11、上層工作臺;12、下層工作臺;13、移動工作臺;14、第一電機;15、傳動裝置;16、導紗器;17、轉軸;18、張力夾;19、皮帶;20第二電機;21、短傳送帶;22、長傳送帶;23、滾珠絲杠;25、導軌;26、限位感應裝置;27、紅外線探測器;28、感應器;29、支架;30、導紗鉤;31、螺帽;32、彈簧;33、上板;34、縱向板;35、下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優選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如圖I所示,導紗器可調的絡絲機包括機架I、相平行設置在機架I上的上層工作臺11、兩個下層工作臺12以及在上層工作臺11和兩個下層工作臺12之間上下往復運動的移動工作臺13、驅動移動工作臺13上下運動的第一電機14、連接在第一電機14與移動工作臺13之間的傳動裝置15、固定設置在移動工作臺13上的導紗器16、與下層工作臺12上端面垂直且相轉動連接的轉軸17、緊貼在轉軸17側壁上用于帶動轉軸17轉動的皮帶19、帶動皮帶19轉動的第二電機20、設置在下層工作臺12側面上且位于與轉軸17相對位置的張力夾18,兩個所述的下層工作臺12對稱設置在機架I的兩側,所述的導紗器16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工作臺13側面上的支架29、穿設在支架29內的導紗鉤30、與導紗鉤30的鉤身相螺紋連接的螺帽31、套設在導紗鉤30的鉤身上的彈簧32,所述的支架29包括均與水平面相平行的上板33和下板35、連接在上板33和下板35之間且與上板33相垂直的縱向板34,所述的縱向板34與移動工作臺13側面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導紗鉤的鉤頭設置在下板35的下方,螺帽設置在上板33的上方。所述的傳動裝置15包括與移動工作臺13 —端固定連接的短傳送帶21、與移動工作臺13另一端固定連接的長傳送帶22、通過螺母與短傳送帶21和長傳送帶22的另一端相固定連接的滾珠絲杠23、與滾珠絲杠23的螺桿同軸且固定連接的第一電機14、穿設在螺母上的導軌25、限位感應裝置26。所述的移動工作臺13與短傳送帶21相固定連接端的上方的機架I上設置有第一滾輪,所述的移動工作臺13與長傳送帶22相固定連接端的上方的機架I上設置有第二滾輪,所述的短傳送帶21與長傳送帶22分別繞過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與水平設置的滾珠絲杠23的螺母相固定連接。所述的限位感應裝置26包括設置在滾珠絲杠23的螺桿一側的兩個紅外線探測器27、以及設置在兩個紅外線探測器27之間且與紅外線探測器27相配合的感應器28,所述的感應器28固定在滾珠絲杠23的螺母端部上。權利要求1.一種導紗器可調的絡絲機,其包括機架(I)、相平行設置在機架(I)上的上層工作臺(11)、兩個下層工作臺(12)以及在上層工作臺(11)和兩個下層工作臺(12)之間上下往復運動的移動工作臺(13)、驅動移動工作臺(13)上下運動的第一電機(14)、連接在第一電機(14)與移動工作臺(13)之間的傳動裝置(15)、固定設置在移動工作臺(13)上的導紗器(16)、與下層工作臺(12)上端面垂直且相轉動連接的轉軸(17)、緊貼在轉軸(17)側壁上用于帶動轉軸(17)轉動的皮帶(19)、帶動皮帶(19)轉動的第二電機(20)、設置在下層工作臺(12)側面上且位于與轉軸(17)相對位置的張力夾(18),兩個所述的下層工作臺(12)對稱設置在機架(I)的兩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紗器(16)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工作臺(13)側面上的支架(29 )、穿設在支架(29 )內的導紗鉤(30 )、與導紗鉤(30 )的鉤身相螺紋連接的螺帽(31)、套設在導紗鉤(30)的鉤身上的彈簧(32),所述的支架(29)包括均與水平面相平行的上板(33 )和下板(35 )、連接在上板(33 )和下板(35 )之間且與上板(33 )相垂直的縱向板(34),所述的縱向板(34)與移動工作臺(13)側面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導紗鉤的鉤頭設置·在下板(35)的下方,螺帽設置在上板(33)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紗器可調的絡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裝置(15)包括與移動工作臺(13)—端固定連接的短傳送帶(21)、與移動工作臺(13)另一端固定連接的長傳送帶(22)、通過螺母與短傳送帶(21)和長傳送帶(22)的另一端相固定連接的滾珠絲杠(23)、與滾珠絲杠(23)的螺桿同軸且固定連接的第一電機(14)、穿設在螺母上的導軌(2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紗器可調的絡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工作臺(13)與短傳送帶(21)相固定連接端的上方的機架(I)上設置有第一滾輪,所述的移動工作臺(13)與長傳送帶(22)相固定連接端的上方的機架(I)上設置有第二滾輪,所述的短傳送帶(21)與長傳送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紗器可調的絡絲機,其包括機架(1)、相平行設置在機架(1)上的上層工作臺(11)、兩個下層工作臺(12)以及在上層工作臺(11)和兩個下層工作臺(12)之間上下往復運動的移動工作臺(13)、驅動移動工作臺(13)上下運動的第一電機(14)、連接在第一電機(14)與移動工作臺(13)之間的傳動裝置(15)、固定設置在移動工作臺(13)上的導紗器(16)、與下層工作臺(12)上端面垂直且相轉動連接的轉軸(17)、緊貼在轉軸(17)側壁上用于帶動轉軸(17)轉動的皮帶(19)、帶動皮帶(19)轉動的第二電機(20)、設置在下層工作臺(12)側面上且位于與轉軸(17)相對位置的張力夾(18),兩個所述的下層工作臺(12)對稱設置在機架(1)的兩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紗器(16)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工作臺(13)側面上的支架(29)、穿設在支架(29)內的導紗鉤(30)、與導紗鉤(30)的鉤身相螺紋連接的螺帽(31)、套設在導紗鉤(30)的鉤身上的彈簧(32),所述的支架(29)包括均與水平面相平行的上板(33)和下板(35)、連接在上板(33)和下板(35)之間且與上板(33)相垂直的縱向板(34),所述的縱向板(34)與移動工作臺(13)側面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導紗鉤的鉤頭設置在下板(35)的下方,螺帽設置在上板(33)的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建文,沈建斌,
申請(專利權)人:太倉仕禾線網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