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導電觸指瓶頸部旋壓加工方法是在旋壓加工過程中對導電觸指筒狀毛坯施加徑向力的同時,沿芯模的軸向利用壓力加載機構對導電觸指筒狀毛坯施加軸向壓力,一旦導電觸指瓶頸部受到旋壓輪的徑向壓力作用而被拉伸變薄時,施加在導電觸指筒狀毛坯上的軸向壓力能夠實時推動材料向瓶頸部的拉薄部位流動,對拉伸處進行及時補充,避免導電觸指瓶頸部出現拉薄現象,該旋壓加工操作簡單、實施非常方便,其有效保證了旋壓加工過程中導電觸指瓶頸部的壁厚,從而確保了采用旋壓加工制成的導電觸指具有良好的通流能力,符合百萬伏輸變電線路中對旁路隔離開關導電觸指通流截面有效面積的要求,為順利通過6300安電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旋壓方法及配套的旋壓加工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旋壓加工
,準確的說是涉及一種特高壓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旋壓加工方法及專用于實施該方法的旋壓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國家電力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壯大,特高壓大電流輸變電產品成為電力市場的主導產品,百萬伏系列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尤其是旁路隔離開關在百萬伏輸變電線路中對于增加輸送電功率、保持線路穩定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而導電觸指又是旁路隔離開關中的關鍵零件,其通流能力要求達到6300A。這種旁路隔離開關導電觸指主要由4毫米厚的T2Y銅板制成,這種材料的抗拉強度為295兆帕,強度較低,延展性非常好,其結構如圖 I、圖2、圖3所示,這種導電觸指整體呈花瓶狀結構,其主要由瓶口部I、瓶頸部2、瓶身部3 和瓶底部4組成,其中,瓶底部4和瓶口部I均為圓環筒形結構,瓶身部3為內徑由瓶底部 4向瓶口部I方向逐漸增加的截頭圓錐筒形結構,連接在瓶口部與I瓶身部3之間的瓶頸部2為一圈內徑其它各部分的環形縮口結構。目前,這種導電觸指的瓶頸部由于其材質強度較低、延展性好的原因加工較為麻煩,加工成本較高,而如果采用加工成本較低的旋壓加工,旋壓輪會對導電觸指的瓶頸部2產生拉伸作用,很容易造成導電觸指的瓶頸部被拉薄, 其最薄處的厚度只有I. 5毫米,使得導電觸指的通流能力受到較大影響,不符合百萬伏輸變電線路中對旁路隔離開關導電觸指通流截面的有效面積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旋壓加工方法,以解決常規旋壓加工不能保證導電觸指瓶頸部壁厚的問題,從而有效降低導電觸指的加工成本。本專利技術導電觸指瓶頸部旋壓加工方法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旋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導電觸指的筒狀毛坯套裝在芯模上并通過芯模固定到旋壓設備上;第二步,旋壓設備通過芯模帶動筒狀毛坯沿芯模的軸線旋轉,用旋壓輪沿芯模的徑向對筒狀毛坯施加徑向壓力并軸向移動進行旋壓的同時沿芯模的軸線從一端向另一端對筒狀毛坯施加軸向壓力,從而改變材料流向,保證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成形。本專利技術還同時提供了一種專用于實施上述旋壓加工方法的導電觸指旋壓加工裝置,該旋壓加工裝置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旋壓加工裝置,包括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內壁面支撐配合的芯模,在芯模的外表面上開設有用于與旋壓輪配合成形導電觸指瓶頸部的周向環槽,在芯模的前端設有用于在壓力加載機構驅動下沿芯模軸向對導電觸指筒狀毛坯對應端部施加軸向壓力的環形加力罩,在芯模的后端設有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對應端部軸向擋止配合的擋止限位結構。所述的環形加力罩包括與芯模導向滑動插套配合的導向部以及用于傳動連接壓力加載機構的連接部,在導向部的后端設有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對應端部頂推配合的端蓋。所述的芯模包括用于同軸穿裝在導電觸指筒狀毛坯中的芯軸及用于支撐在芯軸外周面和導電觸指筒狀毛坯內壁面之間的模芯,所述模芯在軸向上由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瓶底部和瓶身部支撐配合的前半部分及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瓶口部支撐配合的后半部分兩部分連接組成,所述的周向環槽開設于前、后兩部分的結合處。所述的前半部分芯模設有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瓶底部支撐配合的圓環部及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瓶身部支撐配合、直徑由圓環部向瓶口方向逐漸增加的截頭圓錐部,該前半部模芯在周向上由一對相對對稱設置的第一模芯和一對相對對稱設置的第二模芯組成為瓣狀結構,所述第一模芯及第二模芯的外表面均設有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的瓶底部內壁面吻合配合的圓弧面以及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的瓶身部內壁面吻合配合的截頭圓錐面,所述兩第一模芯的外表面與兩第二模芯的外表面圍成圓形,所述兩第一模芯的內表面為相對平行并與芯軸外周面相切的平面,所述兩第二模芯的內表面由分別與兩第一模芯內表面貼合的平面以及與芯軸外周面吻合配合的圓弧面組成。 所述的兩第一模芯及兩第二模芯分別通過連接螺栓與后半部分模芯固定連接。所述的環形加力罩的導向部與芯軸后端導向滑動插套配合。本專利技術的導電觸指瓶頸部旋壓加工方法是在旋壓加工過程中對導電觸指筒狀毛坯施加徑向力的同時,沿芯模的軸向利用壓力加載機構對導電觸指筒狀毛坯施加軸向壓力,一旦導電觸指瓶頸部受到旋壓輪的徑向壓力作用而被拉伸變薄時,施加在導電觸指筒狀毛坯上的軸向壓力能夠實時推動材料向瓶頸部的拉薄部位流動,對拉伸處進行及時補充,避免導電觸指瓶頸部出現拉薄現象,該旋壓加工操作簡單、實施非常方便,其有效保證了旋壓加工過程中導電觸指瓶頸部的壁厚,其最薄處的厚度大于3毫米,從而確保了采用旋壓加工制成的導電觸指具有良好的通流能力,符合百萬伏輸變電線路中對旁路隔離開關導電觸指通流截面有效面積的要求,為順利通過6300安電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導電觸指的主視 圖2為圖I的左視 圖3為圖2中的C-C剖視 圖4為本專利技術旋壓加工裝置具體實施例的使用狀態主視 圖5為圖中旋壓加工裝置使用狀態立體 圖6為圖4中的A-A剖視 圖7為圖4中的B-B剖視 圖8為圖6中的芯軸結構立體 圖9為圖6中第一模芯主視 圖10為圖6中第一模芯立體 圖11為圖6中第二模芯主視 圖12為圖6中第二模芯立體 圖13為圖6中后半部分模芯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CN 102941271 A書明說3/4頁本專利技術的導電觸指旋壓加工方法主要是在用旋壓輪與芯模配合成形導電觸指中呈縮口結構的瓶頸部的同時,沿芯模的軸線方向對導電觸指筒狀毛坯施加軸向壓力,從而改變材料流向,確保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最薄處大于3毫米。為實現該旋壓加工方法,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專用于實施該旋壓加工方法的旋壓加工裝置,這種旋壓加工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如圖4至圖13所示,該加工裝置具有一個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內壁面支撐配合的芯模,該芯模主要由用于同軸穿設在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中的芯軸20及用于支撐在芯軸 20外周面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內壁面之間的模芯組成,由于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瓶頸部2為內徑較小的縮口結構,為方便旋壓完成后的拆模,該模芯在軸向上由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的瓶底部4和瓶身部3支撐配合的前半部分21及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 60的瓶口部I支撐配合的后半部分22兩部分連接組成,在該前、后兩部分模芯21、22的結合處外周面上環設有用于與旋壓輪40配合成形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瓶頸部2的周向環槽 24。由于本實施例中的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的瓶身部3為直徑由瓶底部4向瓶口部I方向逐漸增加的截頭圓錐筒形結構,因而在前半部分模芯21的外表面上對應的設有支撐該截頭圓錐筒形結構瓶身部3內壁的截頭圓錐面,為實現這種模芯拆模,本實施例中,該前半部分模芯21在周向上由一對相對對稱設置的第一模芯21-1和一對相對對稱設置的第二模芯21-2交錯圍成,該兩第一模芯21-1的外表面與兩第二模芯21-2的外表面圍成的截面為圓形,整體呈瓣狀結構,其中,在兩第一模芯21-1及兩第二模芯21-2的外表面均設有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的瓶底部4內壁面吻合配合的圓弧面以及用于與導電觸指筒狀毛坯60的瓶身部3內壁面吻合配合的截頭圓錐面,兩第一模芯21-1的內表面為相對平行并與芯軸20外周面相切的平面,兩第二模芯2·1-2的內表面由分別與兩第一模芯21-1內表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旋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將導電觸指的筒狀毛坯套裝在芯模上并通過芯模固定到旋壓設備上;第二步,旋壓設備通過芯模帶動筒狀毛坯沿芯模的軸線旋轉,用旋壓輪沿芯模的徑向對筒狀毛坯施加徑向壓力并軸向移動進行旋壓的同時沿芯模的軸線從一端向另一端對筒狀毛坯施加軸向壓力,從而改變材料流向,保證導電觸指瓶頸部的成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宇鵬,胡延濤,孫玉洲,侯亞峰,鄭曉春,張任,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