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熱水器防止干燒的結構,所述熱水器包括水箱,其內設置有輔助電加熱管,水箱底部連接出水管;其中,所述水箱被分割為兩部分腔體,其上部連通且該連通處高于所述輔助電加熱管設置;一部分腔體內設置有所述輔助電加熱管,該部分腔體與進水管連接;另一部分腔體與所述出水管連接。通過上述結構,可保持水箱內始終有高于輔助電加熱管的水存在,避免了輔助電加熱管的干燒。(*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熱水器防止干燒的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熱水器防止干燒的結構。
技術介紹
圖I示出了空氣能熱水器的原理圖,其包含水箱1,其連接有冷水進水管11和熱水出水管12 ;還具有熱交換系統,其包括依次并首尾連接形成回路的換熱器8、儲液罐7、過濾器6、膨脹閥5、蒸發器3、壓縮機2 ;壓縮機2壓縮后的高溫高壓的介質經由換熱器8與水進行換熱再經膨脹閥5形成低溫低壓的介質由蒸發器3從空氣中吸熱,再經壓縮機2壓縮進入換熱器8,依此循環,實現對水箱I內的水進行加熱。當蒸發器3所在環境溫度較低時,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熱交換系統很難從空氣中吸熱,可由水箱I內的輔助電加熱進行加熱,如圖2所示,輔助電加熱可以是在水箱I的下部設置的輔助電加熱管13。該圖中還示出了水箱I上的排氣閥91和泄壓閥92。對于空氣能熱水器,在使用熱水時并不同時向水箱I中注水,而是靠水箱I中水的重力自然排出熱水,因此,其熱水出水管12與水箱I底部連通,為了防止用水過程中,水箱中水被很快用光導致的輔助電加熱管13的干燒,采用單獨的溫控器或者是溫控器結合溫度保險絲雙重保險進行保護,或者采用溫度傳感器等對輔助電加熱管13附近進行溫度檢測,從而對電加熱管干燒進行間接的保護。但這種防干燒的方法具有下述缺點I.通過使用傳感器等進行檢測,是間接的控制電加熱的工作,防止干燒,沒有從根本結構上排除造成干燒的原因;2.在水流量低的時候,水無法完全沒過電加熱管,造成電加熱管的干燒。雖然溫控器和保險絲能夠起到保護作用,但是造成電加熱的頻繁開關,影響加熱管的壽命,也可能帶來漏電等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水器防止干燒的結構,以解決輔助電加熱時可能存在的干燒情況。本技術提供的熱水器防止干燒的結構,所述熱水器包括水箱,其內設置有輔助電加熱管,水箱底部連接出水管;其中,所述水箱被分割為兩部分腔體,其上部連通且該連通處高于所述輔助電加熱管設置;一部分腔體內設置有所述輔助電加熱管,該部分腔體與進水管連接;另一部分腔體與所述出水管連接。通過上述結構,可保持水箱內始終有高于輔助電加熱管的水存在,避免了輔助電加熱管的干燒,有效的保護了用戶使用安全,提高了電加熱的使用壽命。可選的,水箱內設置一從水箱底部和內壁向上延伸的擋板,將所述水箱分割為所述兩部分腔體。由上,可采用隔板的方式將水箱分割為上部連通的所述兩部分腔體,且通過隔板高度設置保證上部連通處高于所述輔助電加熱管。可選的,所述擋板背向所述輔助電加熱管方向傾斜向上延伸。由上,可為輔助電加熱管提供足夠的安裝空間。較佳的,所述擋板底部設置至少一個通孔;各個所述通孔的流通面積之和小于出水管的流通面積。由上,當水箱內水位低于擋板高度后,水僅通過通孔由進水側腔體流入出水管,用戶可以明顯感受到水流量突然變得很小,即可關閉熱水器出水,保證水箱內存留的水高于輔助電加熱管。而且,當需要排水防凍時,也可以保持熱水器出水開啟,通過上述通孔排空水箱,以實現排水防凍。可選的,出水管向上延伸至水箱內設置,水箱內的出水管內外部分構成所述兩部分腔體。由上,可采用出水管向上延伸的方式將水箱分割為上部連通的所述兩部分腔體, 且通過出水管在水箱內高度設置保證上部連通處高于所述輔助電加熱管。可選的,所述水箱內的出水管背向所述輔助電加熱管方向傾斜向上延伸。由上,可為輔助電加熱管提供足夠的安裝空間。較佳的,所述水箱內的出水管的底部設置至少一個通孔;各個所述通孔的流通面積之和小于出水管的流通面積。由上,當水箱內水位低于水箱內出水管高度后,水僅通過通孔由進水側腔體流入出水管,用戶可以明顯感受到水流量突然變得很小,即可關閉熱水器出水,保證水箱內存留的水高于輔助電加熱管。而且,當需要排水防凍時,也可以保持熱水器出水開啟,通過上述通孔排空水箱,以實現排水防凍。可選的,出水管內設置有用于檢測到水流量小于一特定值時控制出水管關閉的流量傳感控制器。由上,可以實現當水箱內水位低于水箱內出水管高度后,水流量突然變得很小,實現自動關閉熱水器出水。可選的,所述熱水器包括以下之一空氣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地暖熱泵熱水器。由上,本技術結構可用于對于出水管連接在水箱底部,且水箱內具有輔助電加熱管的上述不同的熱水器。附圖說明圖I為空氣能熱水器的原理圖;圖2為具有輔助電加熱的空氣能熱水器的原理圖;圖3為本技術空氣能熱水器的防止干燒的結構第一實施例的原理圖;圖4為本技術空氣能熱水器的防止干燒的結構第二實施例的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3示出了本技術空氣能熱水器的防止干燒的結構第一實施例的原理圖, 該水箱I內靠近底部設置有輔助電加熱管13、水箱I底部連接出水管12,水箱I壁上連接進水管11,其中,水箱內還設置有一擋板15,擋板15從水箱I底部和內壁向上延伸,擋板15 高度高于輔助電加熱管13的高度,將水箱I分割為上部連通的兩個腔體,所述出水管12和輔助電加熱管13分別位于所述兩個腔體內,進水管11位于輔助電加熱管13所在腔體,根據出入水情況也可分別稱為出水側腔體和進水側腔體。其中,如圖3所示,當擋板15從水箱I底部和內壁向上延伸時,可以是背向輔助電加熱管13方向傾斜向上延伸,這樣可以為輔助電加熱管13提供較多的安裝空間。采用本技術的上述結構,當水箱I注水時,水首先被注入進水側腔體,直到進水側腔體內的水位(圖中虛線部分表示為水位線)高于輔助電加熱管13、超過擋板15頂部時,進水側腔體的水從擋板15頂部流入出水側腔體,保證了水箱內總是具有維持一定的高于輔助電加熱管13的水,從而避免了輔助電加熱管13干燒的發生。另外,在擋板15與水箱I底部的連接處設置若干較小的通孔14,通孔可以是圓孔、 長條等任意形狀,或者是擋板15與水箱I底部焊接連接時連接處保留不焊的縫隙構成的通孔,以使水箱I進水側腔體的水可以從該通孔14排出至出水側腔體,從而從出水管12排出。在上述位置設置通孔14,是用于將水箱I內的水排空,例如當環境溫度低于0°C的工況下需要將水箱I排空防凍,又如在移機至其他位置安裝,或清洗水箱等情況時對水箱I的排空。上述通孔14的孔徑設置較小,每個通孔14孔徑可以小于1cm,且要使得所有通孔 14的流通面積之和遠遠小于水箱I的流通面積,這樣,當水箱內水位低于擋板高度后,水僅通過通孔14由進水側腔體流入出水管12,用戶可以明顯感受到水流量突然變得很小,即可關閉熱水器出水,并且,為了確保關閉出水后,水箱I的進水側腔體內保留的水部分流入出水側腔體后,水位仍然位于輔助電加熱管13之上,擋板15高度應高于加熱管一定高度。另外,也可在出水管12內設置流量傳感控制器,當檢測到水流量小于一特定值時,其控制出水管12的關閉,即將出水管12的手動關閉改進為自動關閉。如圖4示出了本技術空氣能熱水器的防止干燒的結構第二實施例的原理圖, 該水箱I內設置有輔助電加熱管13、水箱I底部連接出水管12,水箱I壁上連接進水管11, 其中,出水管12伸入水箱I內設置,出水管12在水箱I內的高度高于輔助電加熱管13的高度。出水管12在水箱I內的內外部分構成了出水側腔體和進水側腔體。出水管12在水箱I內的部分與水箱I底部的連接處設置若干小的通孔14,水箱I內水可通過所述通孔12 流入出水管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水器防止干燒的結構,所述熱水器包括水箱,其內設置有輔助電加熱管,水箱底部連接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被分割為兩部分腔體,其上部連通且該連通處高于所述輔助電加熱管設置;一部分腔體內設置有所述輔助電加熱管,該部分腔體與進水管連接;另一部分腔體與所述出水管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叢大超,李太軍,王鋒,孫道新,
申請(專利權)人: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