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包括殼體(1)、徑向密封圈(2)、安裝隔板(3)、水流開關(4)、進水管(5)、進水管頂蓋(6)、帶防漏電網接地電極(7)、發熱體(8)、控制系統(9)、功率調節開關(10)、電源線(11)、指示燈(12)、底蓋(13),其中進水管(5)內上部區域有一隔板,與進水管頂蓋(6)組合形成一條使水流變向的水流通道,隔板的上沿高于發熱體(8)的上沿;進水管頂蓋(6)上開有排氣小孔。本發明專利技術很好解決了自來水停水再來水時,電熱水器內存水倒流和自來水管道內空氣進入電熱水器引起電熱水器干燒的問題,具有布局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成本低、壽命長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屬電熱水器
技術介紹
電熱水器因其具有環保、安裝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即熱式電熱水器,更具有通水通電、斷水斷電、即開即熱功能,無需象儲水式電熱水器那樣儲熱水保溫耗電,因而更節能方便,且體積小巧,不占空間,是各電熱水器廠家追求的發展方向。但目前市場上的電熱水器在產品壽命和可靠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嚴重問題,停水再來水使用時的防干燒就是遲遲未解決的問題,該問題對電熱水器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對即熱式電熱水器(因其發熱體單位面積的功率極高,數秒鐘的干燒就會造成發熱體損壞)危害更大。停水再來水對電熱水器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停水會使熱水器內的存水由于虹吸現象順著自來水管道倒流出去,造成發熱體不再被水浸沒,于是儲水式電熱水器的發熱體便產生干燒,而對即熱式電熱水器,即使水倒流時,水流開關不啟動,但再來水時,水流開關會啟動,于是在發熱體被水重新浸沒前,發熱體將處于干燒狀態,干燒后,發熱體溫度很高,這時遇冷水會產生驟熱驟冷現象,發熱體極易爆裂;二是停水再來水會導致自來水管道里產生大量空氣,這時如果使用熱水器,水管里的空氣會在水壓的作用下進入電熱水器(且因該空氣有壓力,會導致即熱式電熱水器的水流開關啟動),并流經發熱體表面,同樣會導致發熱體干燒。為解決電熱水器內存水倒流的問題,目前在技術上采用的有如下兩種方法:其一是通過在進水口前安裝單向閥來防倒流,該方法結構復雜、成本高;其二是將進水口設計在加熱腔的上端,而將出水口設計在加熱腔的下端,此種方法在即熱式電熱水器中有采用,但該結構可靠性差,若在停水時打開水龍頭使用熱水,當水龍頭位置低于加熱腔時,熱水器內的存水就會從水龍頭流出,且該結構還存在發熱體熱交換慢、熱效率低、進入加熱腔內的空氣很難排出的缺陷(因熱水和空氣比冷水輕,均浮于加熱腔的上端,但出水口卻在加熱腔的下端,高溫熱水和空氣不能迅速放出)。而對于停水時自來水管道里的壓縮空氣進入電熱水器引起發熱體干燒的問題,目前尚無可靠有效的技術解決辦法。為避免自來水停水再來水導致電熱水器干燒損壞,目前大多數電熱水器生產廠家采用的是非技術的手段,就是在使用說明書及機身標貼上特別提示用戶:遇停水再來水時,使用本機前,應先拔掉電源插頭,然后打開水龍頭冷熱水閥,排出自來水管道里的空氣,待水龍頭出水順暢、電熱水器內充滿水后,再插上電源使用。這種犧牲用戶使用方便性、改變用戶使用習慣的做法根本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該設計具有布局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成本低、壽命長的優點。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包括殼體(1)、徑向密封圈(2)、安裝隔板(3)、水流開關(4)、進水管(5)、進水管頂蓋(6)、帶防漏電網接地電極(7)、發熱體(8)、控制系統(9)、功率調節開關(10)、電源線(11)、指示燈(12)、底蓋(13),其特征在于:電熱水器安裝使用時,進水管(5)處于進水管頂蓋(6)在上的豎直狀態,進水管(5)內上部區域有一隔板,與進水管頂蓋(6)組合形成一條使水流變向的水流通道,即水流進入進水管(5)的入口后,須先向上越過隔板上沿,再改變方向向下進入熱水器的水加熱腔內;進水管頂蓋(6)上開有排氣小孔。優選地,電熱水器處于安裝使用位置時,進水管(5)內部隔板的上沿高于安裝在熱水器內發熱體(8)的上沿;進水管頂蓋(6)上的排氣小孔高于發熱體(8)的上沿;熱水器水加熱腔的出水口位置高于發熱體(8)的上沿。優選地,水流開關(4)為浮力式水流開關,即熱水器內的水靜止時,水流開關(4)在自身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復位,通過控制系統(9)的控制,發熱體(8)斷電;熱水器內的水流動時,水流開關(4)在水流的作用下向下運動,通過控制系統(9)的控制,發熱體(8)通電。優選地,水流開關(4)安裝在進水管(5)內的下部區域,在水流作用下可上下垂直運動,進水管(5)內壁上設計有水流開關(4)運動限位臺肩。本專利技術所公開的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與現有各種電熱水器的均不同,能很好地解決電熱水器停水再來水時的防干燒問題,具有創造性,且有結構簡單、布局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壽命長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總體結構圖;1-殼體、2-徑向密封圈、3-安裝隔板、4-水流開關、5-進水管、6-進水管頂蓋、7-帶防漏電網接地電極、8-發熱體、9-控制系統、10-功率調節開關、11-電源線、12-指示燈、13-底蓋。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設計思想是針對現有電熱水器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布局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壽命長的優點。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請參見圖1,該圖是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的總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實例所提供的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包括殼體(1)、徑向密封圈(2)、安裝隔板(3)、水流開關(4)、進水管(5)、進水管頂蓋(6)、帶防漏電網接地電極(7)、發熱體(8)、控制系統(9)、功率調節開關(10)、電源線(11)、指示燈(12)、底蓋(13)。具有此結構的電熱水器安裝使用時,進水管(5)處于進水管頂蓋(6)在上的豎直狀態,熱水器水加熱腔的出水口位置高于發熱體(8)的上沿,其中進水管(5)內上部區域有一隔板,與進水管頂蓋(6)組合形成一條使水流變向的水流通道,即水流進入進水管(5)的入口后,不能直接向下進入熱水器的加熱腔內,須先向上越過隔板上沿,再改變方向向下進入熱水器的水加熱腔內(隔板上沿與進水管頂蓋(6)之間有可過水間隙;小部分入水會從進水管頂蓋(6)上的排氣小孔進入水加熱腔內);進水管頂蓋(6)上開有排氣小孔;進水管(5)安裝在熱水器內后,其內部隔板的上沿應高于安裝在熱水器內發熱體(8)的上沿。在尺寸限制情況下,若進水管(5)內的隔板上沿不能高于發熱體(8)的上沿,設計時也應使進水管(5)內的隔板上沿盡量地高,以盡量減小發熱體(8)在停水時未被水浸沒的長度,改善干燒問題。本專利技術所述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的工作原理是:未停水時,熱水器水加熱腔內充滿了水,發熱體(8)被水完全浸沒,當自來水停水時,高于進水管(5)內隔板上沿的水,有可能會在虹吸現象的作用下順著自來水管道倒流出去,但當水加熱腔內的水倒流至進水管(5)內隔板的上沿時,由于進水管頂蓋(6)上開有排氣孔,虹吸現象被破壞,水加熱腔內的存水即停止倒流,且因進水管(5)內隔板的上沿高于安裝在熱水器內發熱體(8)的上沿,所以即使停水,發熱體(8)也會始終被水完全浸沒,不會干燒;當自來水停水再來水時使用熱水器,自來水管道里的空氣會進入進水管(5),但當空氣流經進水管頂蓋(6)的下方時,因進水管頂蓋(6)上開有排氣孔,且空氣比水輕很多,會從水中迅速逸出上浮,這樣進入進水管(5)的空氣就會迅速從進水管頂蓋(6)上的排氣孔中排出,并經水加熱腔上端的出水口、打開的水龍頭自動排出至熱水器外部,故空氣不會經進水管(5)向下進入水加熱腔的下部,因而不會產生空氣流經發熱體(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包括殼體(1)、徑向密封圈(2)、安裝隔板(3)、水流開關(4)、進水管(5)、進水管頂蓋(6)、帶防漏電網接地電極(7)、發熱體(8)、控制系統(9)、功率調節開關(10)、電源線(11)、指示燈(12)、底蓋(13),其特征在于:電熱水器安裝使用時,進水管(5)處于進水管頂蓋(6)在上的豎直狀態,進水管(5)內上部區域有一隔板,與進水管頂蓋(6)組合形成一條使水流變向的水流通道,即水流進入進水管(5)的入口后,須先向上越過隔板上沿,再改變方向向下進入熱水器的水加熱腔內;進水管頂蓋(6)上開有排氣小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熱水器防倒流及自動排氣結構,包括殼體(1)、徑向密封圈(2)、安裝隔板(3)、水流開關(4)、進水管(5)、進水管頂蓋(6)、帶防漏電網接地電極(7)、發熱體(8)、控制系統(9)、功率調節開關(10)、電源線(11)、指示燈(12)、底蓋(13),安裝隔板(3)用來安裝發熱體(8)和帶防漏電網接地電極(7),徑向密封圈(2)用于安裝隔板(3)與殼體(1)之間的密封,其特征在于:電熱水器安裝使用時,進水管(5)處于進水管頂蓋(6)在上的豎直狀態,進水管(5)內上部區域有一隔板,與進水管頂蓋(6)組合形成一條使水流變向的水流通道,即水流進入進水管(5)的入口后,須先向上越過隔板上沿,再改變方向向下進入熱水器的水加熱腔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啟明,
申請(專利權)人:李啟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