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裝置,包括中間包和金屬液貯存包,中間包上方至少設置有兩個澆注工位和至少一個吊包工位,吊包工位上的金屬液貯存包可以直線和旋轉的方式移動至澆注工位,其優點是:消除了連澆換包過程出現的非穩態澆注現象,提高連鑄操作的穩定性,實現連鑄坯的恒拉速操作,減少鑄件中的非金屬夾雜物,提高鑄件質量,用于純凈鋼的高效生產。(*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冶金
,涉及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裝置,尤其涉及 一種金屬冶煉過程中向中間包內連續加注金屬液的裝置。技術背景隨著黑色、有色金屬冶煉和連鑄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采用金屬液冶煉 與連鑄工藝進行連續生產金屬鑄件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以煉鋼為例隨著精煉、 連鑄和中間包冶金技術的開發、中間包和結晶器侵入式水口等耐材質量的不斷 改善,中間包的連續澆鑄包數越來越多,從而使得鋼水收得率和產量得到相應 提高。當金屬液一一如鋼液進行連續鑄造時,先將冶煉好的金屬液從金屬液貯 存包中注入到中間包內,然后,中間包內的金屬液再連續不斷地流入連鑄結晶 器,通過結晶器結晶并冷卻,最后,金屬液凝固成一定幾何尺寸的鑄件,在這 個連鑄過程中,中間包除了要將金屬液均勻不斷地分流到一個或多個結晶器中 以外,還要擔負著使金屬液的溫度和成分均勻化、金屬液中的夾雜物上浮排除、 穩定結晶器中金屬液面和連鑄坯拉速等任務。中間包是人們在澆鑄前對金屬液 進行處理的最后一個環節,中間包中金屬液的純凈性、中間包中液面的波動等, 都將直接影響到連鑄坯內在和表面質量。在上述金屬液冶煉和澆鑄過程中,由 于金屬液的冶煉過程是一個非連續的生產過程,而金屬液的澆鑄卻是一個連續 的生產過程,因此,金屬液貯存包向中間包內注入金屬液時,必然存在著金屬 液貯存包的換包過程。在金屬液貯存包換包時,由于沒有金屬液流入中間包, 而中間包卻又不停地向結晶器內注入金屬液,因此,必然導致中間包的金屬液 面降低;而當新金屬液貯存包再次開澆時,為使中間包內的金屬液面上升到原 來的液位高度,又必須加快金屬液貯存包向中間包內注入金屬液的速度。這種 由換包過程所帶來的金屬液面及注入速度等的變化,極易引起金屬液的二次氧 化、中間包包覆蓋和金屬液貯存包渣巻入金屬液形成外來夾雜物,并導致結晶 器金屬液液面和連鑄坯拉速的較大變化,以及結晶器保護渣巻入金屬液,即形成所謂的非穩態澆注現象。非穩態澆注嚴重地影響著金屬液的潔凈度和連鑄坯的內部和表面質量。為 了降低非穩態澆注的不利影響,也有人采用大型的中間包,以降低換包時中間 包液面變化程度,延長各種外來夾雜物在金屬液中的停留時間,并易于這些夾 雜物的上浮。它能使換包時金屬液面基本保持穩定,不巻渣又不必降低拉速,提高鋼的純凈度。目前,國內最大的中間包60噸,國外最大中間包達80噸, 但過大的中間包,除了設備投資增大和原有設備改造困難外,大的中間包內的 余鋼量也增加,從而降低了金屬液的收得率。另外,為了降低非穩態澆注帶來 的不利影響,人們還在中間包的設計上采用了各種控制金屬液流動的方法,如 設置擋墻、堰、壩、多孔擋板的過濾器以及氣幕等,控制中間包內金屬液的流 動形態,使金屬液流動合理,液面保持平穩,盡量減輕湍流的千擾,減少死區, 增大鋼水平均停留時間等,以有利于夾雜物的去除,提高金屬液的清潔度。以 上措施雖然降低了非穩態澆注影響, 一定程度地改善了金屬液的純凈度,但尚 未能從根本上消除金屬液貯存包換包過程的非穩態澆注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液貯存包能夠連續向中間包內注入金 屬液,消除金屬液非穩態澆注現象的金屬液連續澆注裝置。本技術的進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液貯存包可在澆注工位與吊包 工位之間做直線式往復移動的金屬液連續澆注裝置。本技術的進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液忙存包可在澆注工位與吊包 工位之間通過旋轉臂的轉動實現旋轉移動的金屬液連續澆注裝置。本技術的更進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液貯存包能夠均勻且平穩 地向中間包內澆注金屬液的金屬液連續澆注裝置。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 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的裝置,包括中間包和金 屬液貯存包,設置在中間包上方的澆注工位,設置在中間包底部的保護套管, 以及與保護套管相連接的結晶器,所述的中間包上方至少設置有兩個澆注工位 和一個吊包工位,使用時,這些澆注工位上至少設置有一個金屬液貯存包進行 澆注。為實現本技術的進一步目的, 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的裝置,還包括 所述的中間包上方設置有兩個澆注工位及與之相對應的吊包工位,澆注工位與 吊包工位之間分別設置有移動臺車,移動臺車上可分別設置金屬液貯存包,移 動臺車設置在軌道上,并分別帶有驅動裝置。為實現本技術的進一步目的, 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的裝置,還包括 所述的中間包上方設置有兩個澆注工位及與之相對應的吊包工位,澆注工位與 吊包工位之間分別設置有旋轉臂,旋轉臂分別設置在兩個立柱上,并分別與驅 動裝置相連,旋轉臂上可分別設置金屬液貯存包。或者還包括所述的中間包上方設置有兩個澆注工位和一個吊包工位,兩 對旋轉臂同時設置在一立柱上,并與驅動裝置相連接,旋轉臂上可分別設置有 金屬液貯存包,旋轉臂轉動時可分別與兩澆注工位和一吊包工位相互對應。為實現本技術的更進一步目的, 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的裝置,還包括 所述的中間包由金屬液接收區和金屬液澆注區組成,金屬液接收區和金屬液澆 注區之間至少有一個連接通道。本技術的優點是由于在金屬連鑄過程中,中間包上設置了至少兩個 澆注工位,因此,當金屬液貯存包向中間包內注入金屬液時,可實現金屬液的 連續注入,S卩,當一個金屬液貯存包停止向中間包內注入金屬液前,另一個金 屬液貯存包就可以己經開始向中間包注入金屬液,從而保證了金屬液貯存包換 包時,中間包內的液面高度不變,徹底杜絕了換包時金屬液面波動造成的巻渣、 結晶器液面波動以及連鑄坯拉速變化對鑄坯質量的影響;采用本方法和裝置可 大大提高連鑄操作的穩定性,實現連鑄坯的恒拉速操作,減少非穩定澆注所產 生的鑄坯中的非金屬夾雜物,從而改善鑄坯質量,提高連澆爐次,特別適用于 純凈鋼的高效生產。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的方法和裝置作進一步的 詳細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的裝置貯存包直線移動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4為本技術另一金屬液連續澆注的裝置貯存包旋轉移動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俯視圖。圖中1、中間包,2、金屬液貯存包,3、澆注工位,4、保護套管,5、結 晶器,6、吊包工位,7、移動臺車,8、軌道,9、旋轉臂,10、立柱。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 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裝置,該裝置包括中間包1和金屬液貯 存包2,設置在中間包1上方的澆注工位3,設置在中間包1底部的保護套管4, 以及與保護套管4相連接的結晶器5,中間包1上設置有兩個澆注工位3,使用 時,兩澆注工位3上至少設置有一個金屬液貯存包2,且必須確保有一金屬液 貯存包2正在進行澆注,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的結晶器5只有一個,而在實際 使用時,結晶器5的數量可根據需要設置,另外,其中的澆注工位3為二個, 在實際使用時,也可根據需要設置三個或三個以上,但通常設置二個就可達到 本技術的目的了。如圖2和3所示, 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的裝置,其結構還包括中間包1 上方設置有兩個澆注工位3及與之相對應的吊包工位6,澆注工位3與吊包工 位6之間分別設置有移動臺車7,移動臺車7上可分別設置有金屬液貯存包2, 移動臺車7設置在軌道8上,并分別帶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啟動時可帶動移 動臺車7在軌道8上作往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屬液連續澆注裝置,包括中間包(1)和金屬液貯存包(2),設置在中間包(1)上方的澆注工位(3),設置在中間包(1)底部的保護套管(4),以及與保護套管(4)相連接的結晶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包(1)上至少設置有兩個澆注工位(3)和一個吊包工位(6),使用時,這些澆注工位(3)上至少設置有一個金屬液貯存包(2)進行澆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曉兵,許茂青,劉儉,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