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電磁離合器端蓋,包括底墊(1)、中墊(2)、中環(3)、內環(4)和連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和中墊(2)均設置為圓形,所述的中環(3)設置在底墊(1)和中墊(2)的中部,所述的內環(4)設置在中環(3)的內部,所述的底墊(1)、中墊(2)、中環(3)和內環(4)由一次沖壓成型,所述的連接孔(5)設置在底墊(1)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圓柱鋼一次性沖壓成型,內部平整度好,克服了傳統鑄造工藝加工的端蓋在組裝過程中不易安裝且與其他部件配合度不高的缺陷。實現了對電磁離合器的簡便組裝,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端蓋,尤其是涉及一種電磁離合器端蓋。
技術介紹
目前,電磁離合器端蓋通常采用鑄造工藝加工而成,在電磁離合器組裝過程中,常產生端蓋不易安裝、并且與其他部件配合度不高的缺陷,進一步,降低了電磁離合器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磁離合器端蓋,采用圓柱鋼一次性沖壓成型,內部平整度好,克服了傳統鑄造工藝加工的端蓋在組裝過程中,不易安裝且與其他部件配合·度不高的缺陷。通過使用本技術的技術,有效地提高了電磁離合器的生產效率和成品率。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磁離合器端蓋,包括底墊、中墊、中環、內環和連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和中墊均設置為圓形,所述的中環設置在底墊和中墊的中部,所述的內環設置在中環的內部,所述的底墊、中墊、中環和內環均采用圓柱鋼一次性沖壓成型,所述的連接孔設置在底墊上,并貫穿底墊,方便安裝。所述的底墊,其直徑為150mm-200mm,厚度為4mm-8mm。所述的中墊,其直徑為130mm-150mm,厚度為2mm-4mm。所述的中環,其內徑為80mm-100mm,外徑為90mm-110mm,高度為18mm-22mm。所述的內環,其直徑為75mm-80mm,高度為3mm-5mm。所述的連接孔,其數量為4-8個,直徑為8mm-10mm。有益效果本技術采用圓柱鋼一次性沖壓成型,內部平整度好,克服了傳統鑄造工藝加工的端蓋在組裝過程中不易安裝且與其他部件配合度不高的缺陷。實現了對電磁離合器的簡便組裝,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半截面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中1.底墊、2.中墊、3.中環、4.內環、5.連接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一種電磁離合器端蓋,包括底墊I、中墊2、中環3、內環4和連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和中墊2均設置為圓形,所述的中環3設置在底墊I和中墊2的中部,所述的內環4設置在中環3的內部,所述的底墊I、中墊2、中環3和內環4由一次沖壓成型,所述的連接孔5設置在底墊I上。所述的底墊1,其直徑為180_,厚度為6_,所述的中墊2,其直徑為140mm,厚度為3mm,所述的中環3,其內徑為90mm,外徑為100mm,高度為20mm,所述的內環4,其直徑為78mm,高度為4_,所述的連接孔5,其數量為8個,直徑為9mm。實現了對電磁離合器的簡便組裝,提高了各部件的配合度,提高了生產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成本。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技術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嗬?.一種電磁離合器端蓋,包括底墊(I)、中墊⑵、中環(3)、內環⑷和連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和中墊(2)均設置為圓形,所述的中環(3)設置在底墊(I)和中墊(2)的中部,所述的內環⑷設置在中環(3)的內部,所述的底墊(I)、中墊(2)、中環(3)和內環⑷由一次沖壓成型,所述的連接孔(5)設置在底墊⑴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離合器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墊(I),其直徑為150mm-200mm,厚度為 4mm-8mm。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離合器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墊(2),其直徑為130mm-150mm,厚度為 2mm-4mmo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離合器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環(3),其內徑為80mm-100mm,外徑為 90mm_l 10mm,高度為 18mm-22mm。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離合器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環(4),其直徑為75mm-80mm,高度為 3mm-5mm0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離合器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孔(5),其數量為4-8 個,直徑為 8mm-10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布了一種電磁離合器端蓋,包括底墊(1)、中墊(2)、中環(3)、內環(4)和連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和中墊(2)均設置為圓形,所述的中環(3)設置在底墊(1)和中墊(2)的中部,所述的內環(4)設置在中環(3)的內部,所述的底墊(1)、中墊(2)、中環(3)和內環(4)由一次沖壓成型,所述的連接孔(5)設置在底墊(1)上。本技術采用圓柱鋼一次性沖壓成型,內部平整度好,克服了傳統鑄造工藝加工的端蓋在組裝過程中不易安裝且與其他部件配合度不高的缺陷。實現了對電磁離合器的簡便組裝,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成本。文檔編號F16D27/14GK202707857SQ20122038483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專利技術者周自好 申請人:周自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離合器端蓋,包括底墊(1)、中墊(2)、中環(3)、內環(4)和連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和中墊(2)均設置為圓形,所述的中環(3)設置在底墊(1)和中墊(2)的中部,所述的內環(4)設置在中環(3)的內部,所述的底墊(1)、中墊(2)、中環(3)和內環(4)由一次沖壓成型,所述的連接孔(5)設置在底墊(1)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自好,
申請(專利權)人:周自好,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