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包括:一底架;一橫向導軌機構,設置于所述底架上;一縱向移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橫向導軌機構上;一絕緣托架機構,滑動設置于所述縱向移動機構上;一控制系統,連接并控制所述橫向導軌機構、縱向移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揭示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可以將單體鋰電池結合生產線節拍穩定、快速、安全的將電池按規律輸送到生產線指定位置,可以用伺服電機調整升降速度,用橫向移載氣缸進出專用料倉,用上工位檢測傳感器檢測電池位置,并通過以上所有元件的聯動控制達到鋰電池上料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升降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電池裝配線的電池上料用升降>J-U ρ α裝直。
技術介紹
用于鋰電池裝配線的上料用升降裝置,是一種集合了伺服技術及氣動傳動技術聯動控制而形成的專用設備單元。 電動機、反饋、控制、驅動、通訊的縱向一體化成為當前小功率伺服系統的一個發展方向。伺服定位能夠滿足高精度、柔性化等要求,且技術成熟,氣缸應用也日趨成熟,尤其是其加工精度及裝配精度已經能夠滿足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需求。基于用伺服電機及氣缸驅動搭建起來的驅動機構能夠達到穩定、快速完成插入料倉、升降等動作的基本要求,如何通過組合、改進和優化,創造一種新的機構用于鋰電池的升降及驅動插入等基礎動作應用于電池上料系統中為本技術研究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電池裝配線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采用氣缸及導軌搭配帶動整個系統前后移動、采用伺服電機驅動同步帶機構帶動高精密絲杠完成穩定精密的電池升降功能。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包括一底架;一橫向導軌機構,設置于所述底架上;—縱向移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橫向導軌機構上;一絕緣托架機構,滑動設置于所述縱向移動機構上; —控制系統,連接并控制所述橫向導軌機構、縱向移動機構。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底架的六角定位機構,安裝并支撐所述底架。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所述六角定位機構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底架的四頂角和兩長邊上的地腳安裝板、分別安裝于地腳安裝板的地腳螺栓。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所述六角定位機構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底架的四頂角和兩長邊上的地腳安裝板、分別安裝于地腳安裝板的地腳氣缸。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所述橫向導軌機構包括氣缸、橫向導軌、滑動座,所述橫向導軌安裝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滑動座設置于所述橫向導軌上,所述氣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架,另一端連接所述滑動座,所述氣缸上設置有緩沖器。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所述縱向移動機構包括機架、設置機架頂端的伺服電機、連接伺服電機的同步絲杠機構以及用于安裝所述絕緣托架機構的縱向導軌。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所述同步絲杠機構包括絲杠組件、連接所述伺服電機的驅動輪、連接絲杠組件的連動輪以及設置于驅動輪與連動輪之間的同步帶。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還包括至少一個限位傳感器,鄰近所述絕緣托架機構的上部設置。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所述絕緣托架機構通過一滑動板設置于所述縱向導軌上,所述滑動板連接所述同步絲杠機構。上述的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中所述控制系統為有線或無線控制系統。本技術的功效在于本技術用伺服電機及氣缸驅動搭建起來的驅動機構能夠達到穩定、快速完成插入料倉、升降電池等動作的基本要求。本技術用前后插入氣缸搭配固定導軌完成插入小車功能,伺服電機調整移載 速度,用POM絕緣材料托載電池,并通過以上所有元件的聯動控制達到安全上料、托起電池的功能。本技術的伺服電機的選擇、精密氣缸的選擇、六角定位的結構設計都需要經過嚴密的計算和設計,包括伺服分辨率、氣缸缸徑、行程及機構等,能夠保證結構的可靠、穩定。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結構圖;圖2、圖3橫向導軌機構結構圖;圖4、圖5縱向移動機構結構圖。其中,附圖標記I 底座2 橫向導軌機構21 氣缸22 橫向導軌23 滑動座24 緩沖器3 縱向移動機構31 同步帶32 伺服電機33 滑動板34 絲杠組件35 縱向導軌36 機架37 驅動輪38 連動輪4 絕緣托架機構5 六角定位機構6 限位傳感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在圖I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本技術揭示一種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特別應用于鋰電池的上料用升降裝置。如圖所示,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包括底座I、橫向導軌機構2、縱向移動機構3、絕緣托架機構4、六角定位機構5以及限位傳感器6。可以將單體鋰電池結合生產線節拍穩定、快速、安全的將電池按規律輸送到生產·線指定位置,并通過以上所有元件的聯動控制達到鋰電池上料的目的。·進一步地,請參見圖I至圖5具體闡述本技術實施方式參見圖2、圖3橫向導軌機構結構圖。如圖所示,本技術揭示的橫向導軌機構2包括氣缸21、橫向導軌22、滑動座23、緩沖器24。所述橫向導軌22安裝于所述底架I上,所述滑動座23設置于所述橫向導軌22上,所述氣缸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架1,另一端連接所述滑動座23,如此,通過所述氣缸21帶動所述滑動座23于橫向導軌22上移動,又所述滑動座23用于設置所述縱向移動機構3,為此,可以提供本技術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的橫向移動。為達運行平穩的目的,本實施例還設置一緩沖器24于所述氣缸21上。本技術經過對鋰電池本身結構及材料的工藝分析及整個機構的結構分析,并通過機械機構的計算選擇SMC的MDBL50-400-M9BL型驅動氣缸,選擇MSB20S2R800L型高精度直線導軌,完成前后插入氣缸搭配固定導軌完成插入小車的功能。本技術的底架I上還設置有六角定位機構5,以固定并支撐所述底架1,達到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于運行更加平穩。如圖所示的實施例,所述六角定位機構5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底架I的四頂角和兩長邊上的地腳安裝板以及分別安裝于地腳安裝板的地腳螺栓。本技術經過合理的機械結構承重計算,確定了六角定位的機械結構形式,采取這種結構即能夠保證整個結構的穩定,同時能夠保證整個結構在前后移動過程中不發生抖動、平穩的前后運行;并在上下托起電池的動作過程中達到平衡、穩定的目的。本技術還具有其它實施方式,例如,于所述底架設置的六個地腳安裝板上還可以分別安裝地腳氣缸。通過對六個地腳氣缸的調整同樣可以保證整個結構在前后移動過程中不發生抖動、平穩的前后運行;并在上下托起電池的動作過程中達到平衡、穩定的目的。為此,本技術不作具體限定。參見圖4、圖5縱向移動機構結構圖。如圖所示,本技術揭示的縱向移動機構3包括同步帶31、伺服電機32、滑動板33、絲杠組件34、縱向導軌35、機架36、驅動輪37、連動輪38。所述機架36設置于所述橫向導軌機構2的滑動座23上,由所述橫向導軌機構2帶動機架36進而帶動整個縱向導軌機構的橫向移動,所述伺服電機32設置于機架36的頂端,由同步帶31、絲杠組件34、驅動輪37、連動輪38構成的同步絲杠機構連接伺服電機從而提供縱向導軌機構的縱向移動。所述伺服電機32設置于所述機架36的頂端的一側,伺服電機32的輸出軸上設置所述驅動輪37,所述機架36的頂端設有安裝板,所述連動輪38設置于該安裝板上,并與所述驅動輪37呈間隔并列。所述驅動輪37連接所述絲杠組件34的一端,所述絲杠組件34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橫向導軌機構2的滑動座23上,所述驅動輪37與連動輪38上設置所述同步帶31。所述機架36的兩側設有縱向導軌35,所述絕緣托架機構4安裝在所述縱向導軌35并連接所述絲杠組件34。這樣,所述伺服電機32動力輸出至驅動輪37,驅動輪37帶動連動輪38,連動輪38帶動絲杠組件34,最終絲杠組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上料用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架;一橫向導軌機構,設置于所述底架上;一縱向移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橫向導軌機構上;一絕緣托架機構,滑動設置于所述縱向移動機構上;一控制系統,連接并控制所述橫向導軌機構、縱向移動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云翔,王明睿,鄭元喜,劉振國,王景勝,邱菊,李培申,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