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上引法連鑄設備,作上引法連鑄拉桿用。國外現有結晶器與圖1所示結構相類。圖1為芬蘭Outokumpu公司的結晶器示意圖,(美國專利3746077)。使用時結晶器端部直接插入銅液(5)中,石墨模(3)、引錠頭(1)、冷卻管(4)均伸到銅液水平面之下。外套(2)不僅要耐受銅液高溫而且與石墨模(3)間的密封必須可靠。外套(2)必須用特殊耐火材料制成,加工工藝要求高,結構復雜,如稍有滲漏,銅液(5)可能使冷卻管(4)融化,因漏水而導致爆炸,使用不安全。為能用普通材料制作使用安全、可靠的結晶器,提出了本技術。本技術的特征在于1.結晶器分上下兩段、引桿、引錠頭與冷卻管內套間的間隙與真空抽管相通,石墨模上部與冷卻管內套頭部的錐形銅帽內壁相連,下部直接插入銅液中,由真空吸引使銅液上升,經水冷卻結晶,拉出銅桿。2.冷卻管隔套下端設有三只定位銷,可保證隔套與內套之間的間隙均勻,內套頭部裝有錐形銅帽,可加速銅液冷卻。其底部與冷卻管外套相連,形成密閉腔,外腔與進水管相通,內腔與出水管相通,各連接處及上下端部均用密封圈及緊固螺母密封。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給予具體說明。圖2上引法連鑄結晶器下段示意圖。圖3上引法連鑄結晶器上段示意圖。從圖可見,石墨模(7)是上部呈錐面(或呈管螺紋狀)的石墨圓管,可用錐面連接(或螺紋連接)方式與冷卻管內套(14)頭部的錐形紫銅帽(10)內壁相連,下部直接插入銅液(5)中。銅液(5)上蓋有木炭(6)以產生一氧化碳,保護銅液表面不會被氧化。冷卻管內套(14)與外套(12)之間有一中間隔套(13),隔套(13)下端設有三只定位銷(9),以保證隔套(13)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上引法連鑄結晶器,由冷卻管、真空抽管、引桿、引錠頭,連接螺母、密封螺母,密封圈組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結晶器分上下兩段,引錠頭與冷卻管內套間的間隙與真空抽管相通,石墨模上部與冷卻管內套頭部的錐形銅帽內壁相連,下部直接插入銅液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上引法連鑄結晶器,由冷卻管、真空抽管、引桿、引錠頭,連接螺母、密封螺母,密封圈組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結晶器分上下兩段,引錠頭與冷卻管內套間的間隙與真空抽管相通,石墨模上部與冷卻管內套頭部的錐形銅帽內壁相連,下部直接插入銅液中。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上引法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石墨模是石墨圓管,上部可呈錐形狀,以錐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濤,諸榮根,
申請(專利權)人:機械工業部上海電纜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