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單元,在基板上包括:多個發光器件,其中分別地且順序地層積第一電極、包括發光層的有機層、以及第二電極;以及黑色絕緣層,對于每個發光器件而分離所述有機層。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公開涉及一種包括諸如有機EL (電致發光)器件的顯示器件和液晶顯示器件的顯示單元、以及應用至這樣的顯示單元的用于顯示單元的基板。
技術介紹
一般地,在顯示單元中,要求其顯示圖像中的高對比度。作為實現這樣的要求的技術,在過去,已知為了抑制外部光在底板(一對基板中在顯示表面的對面側的基板)上的反射的目的而提供黑色矩陣層的結構。此外,已經提出了為了在提高對比度之外還提高色純度的目的而提供具有與濾色器集成的結構的黑色矩陣層的結構(例如,見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布 No. 2009-59809) ο
技術實現思路
·然而,在現有的顯示單元中,在與底板相對的基板上提供前述黑色矩陣層。因此,在將底板與其上形成黑色矩陣層的基板粘合時,在某些情況下,存在降低其位置精度(對準精度)的缺點。特別地,在該對基板由通過塑料等制成的撓性基板形成的情況下,其尺寸穩定性、平坦性、操縱特性等比玻璃基板等的這些特性低,因此,在該情況下,其對準精度容易降低。這樣降低的對準精度導致每個像素的顯示區域的變化。因此,存在這樣的可能性未獲得期望的亮度,從而導致顯示性能惡化。期望提供一種實現較高顯示性能并且簡單制作的顯示單元、以及用于該顯示單元的顯示單元用基板。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單元,其在基板上包括多個發光器件,其中分別地且順序地層積(layer)第一電極、包括發光層的有機層、以及第二電極;以及黑色絕緣層,對于每個發光器件而分離有機層。在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顯示單元中,提供對于每個發光器件而分離有機層的黑色絕緣層。因此,在黑色絕緣層中吸收外部光。此外,因為不需要在對面基板上提供黑色矩陣層,所以在粘合對面基板時不要求對準。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連同多個顯示器件的顯示單元的顯示單元用基板,顯示單元用基板包括驅動電路,驅動所述多個顯示器件;以及黑色絕緣層,將驅動電路上的區域分為分別對應于所述多個顯示器件的多個顯示區域。在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顯示單元用基板中,通過黑色絕緣層將驅動電路上的區域分為分別對應于所述多個顯示器件的多個顯示區域。因此,在黑色絕緣層中吸收外部光。此外,因為不需要在對面基板上提供黑色矩陣層,所以在粘合至對面基板時不要求對準。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顯示單元和顯示單元用基板,將器件分開的絕緣層是黑色的。因此,通過防止外部光反射而降低了黑電平,并且允許實現高對比度。另外,不需要在對面基板上提供黑色矩陣層。因此,允許相對容易地形成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顯示單元和顯示單元用基板。要理解,前述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詳細描述均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對所要求權利的技術的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包括附圖以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附圖被并入并組成此說明書的一部分。附示了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說明該技術的原理。圖I是圖示作為本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單元的配置的截面視圖。圖2是圖示圖I中圖示的顯示單元的整體配置的示意圖。圖3是圖示圖2中圖示的像素驅動電路的示例的電路圖。圖4是圖示作為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顯示單元的配置的截面視圖。 圖5是圖示作為本技術的修改的顯示單元的配置的截面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在下文中稱為實施例)。[第一實施例][顯示單元的整體配置]圖I圖示了作為本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包括有機發光器件的所謂的頂發光型有機EL顯示單元I (在下文中簡稱為“顯示單元”)的主要部分的截面配置。在顯示單元I中,例如,在支撐基板11上順序地層積包括用于顯示圖像的信號線驅動電路和掃描線驅動電路(未圖示)的像素驅動電路形成層LI、包括有機發光器件10的發光器件形成層L2、密封層17和對面基板18。稍后將描述各個組件的細節。圖2圖示了顯示單元I的整體配置。在顯示單元I中,在支撐基板11上形成顯示區域110。將顯示單元I用作超薄有機發光彩色顯示單元等。在支撐基板11上的顯示區域110周圍,例如,形成作為用于顯示圖像的驅動器的信號線驅動電路120、掃描線驅動電路130、和電源供應線驅動電路140。在顯示區域110中,形成以矩陣狀態二維布置的多個有機發光器件10(10R、IOG和10B)、以及用于驅動所述多個有機發光器件10的像素驅動電路150。有機發光器件10RU0G和IOB分別表不發出紅光、綠光和藍光的有機發光器件10。在像素驅動電路150中,在列方向(Y方向)上布置多條信號線120A (120Al、120A2...120Am…)以及多條電源供應線140A(140A1...140An…),并且在行方向(X方向)上布置多條掃描線130A (130A1... 130An…)。與每條信號線120A和每條掃描線130A的每個交叉點對應地提供有機發光器件10RU0G和IOB之一。每條信號線120A的兩端均連接至信號線驅動電路120,每條掃描線130A的兩端均連接至掃描線驅動電路130,并且每條電源供應線140A的兩端均連接至電源供應線驅動電路140。信號線驅動電路120意在將與從信號供應源(未圖示)供應的亮度信息對應的圖像信號的信號電壓供應至通過信號線120A選擇的有機發光器件10RU0G和10B。將來自信號線驅動電路120的信號電壓施加至信號線120A的兩端。掃描線驅動電路130由移位寄存器等配置,該移位寄存器與輸入的時鐘脈沖同步地順序地移位(傳遞(transfer))起始脈沖。掃描線驅動電路130意在以行為單位掃描圖像信號向各個有機發光器件IORUOG和IOB中的寫入,并且將掃描信號順序地供應至每條掃描線130A。來自掃描線驅動電路130的掃描信號被供應至掃描線130A的兩端。電源供應線驅動電路140由移位 寄存器等配置,該移位寄存器與輸入的時鐘脈沖同步地順序地移位(傳遞)起始脈沖。電源供應線驅動電路140與信號線驅動電路120進行的以行為單位的掃描同步地,將彼此不同的第一電位和第二電位之一適當地供應至各條電源供應線140A的相應兩端。由此,選擇后面提到的驅動晶體管Trl的導通狀態或非導通狀態。在支撐基板11與有機發光器件10之間的層中(即,在像素驅動電路形成層LI中)提供像素驅動電路150。圖3圖示了像素驅動電路150的配置示例。如圖3中圖示的,像素驅動電路150是有源型驅動電路,其具有驅動晶體管Trl、寫入晶體管Tr2、在驅動晶體管Trl與寫入晶體管Tr2之間的電容器(保持容量(retentive capacity)) Cs、以及有機發光器件10。有機發光器件10在電源供應線140A與公共電源供應線(GND)之間串聯連接至驅動晶體管Trl。驅動晶體管Trl和寫入晶體管Tr2由一般的薄膜晶體管(TFT (薄膜晶體管))配置。其配置不被特別限制,并且可以是例如反交錯結構(所謂的底柵型)或者交錯結構(頂柵型)。例如,寫入晶體管Tr2的漏極連接至信號線120A。將來自信號線驅動電路120的圖像信號供應至寫入晶體管Tr2的漏極。此外,寫入晶體管Tr2的柵極連接至掃描線130A。將來自掃描線驅動電路130的掃描信號供應至寫入晶體管Tr2的柵極。此外,寫入晶體管Tr2的源極連接至驅動晶體管Trl的柵極。例如,驅動晶體管Trl的漏極連接至電源供應線140A,并且設定從電源供應線驅動電路140供應的第一電位和第二電位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單元,在基板上包括:多個發光器件,其中分別并且順序地層積第一電極、包括發光層的有機層、以及第二電極;以及黑色絕緣層,對于每個發光器件分離所述有機層。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7.27 JP 2011-1639181.一種顯示單元,在基板上包括 多個發光器件,其中分別并且順序地層積第一電極、包括發光層的有機層、以及第二電極;以及 黑色絕緣層,對于每個發光器件分離所述有機層。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基板由撓性材料制成。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單元,還包括 驅動電路,其在所述基板與所述多個發光器件之間,所述驅動電路驅動所述多個發光器件, 其中所述黑色絕緣層包括開口。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單元,包括 對面基板,面向所述基板,并且所述多個發光器件、所述黑色絕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野田真,八木嚴,勝原真央,
申請(專利權)人:索尼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