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及其制造方法,更具體地,涉及控制單元和功率單元獨立成型(mold)并彼此連接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諸如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電子設備的快速變化的市場要求,需要開發新一代的功率模塊,相對于傳統的模塊,能實現小型化、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并且顯示出高可·靠性以及改善的熱性能。例如,傳統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具有這樣的結構在一體成型的一個封裝中通過Al配線連接控制IC部件和功率模塊部件。在該方法中,為了結合控制IC部件,應插入PCB,在單獨地執行Al結合后執行EMC成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US 2010/0226095 Al公開了該傳統技術。US 2010/0226095 Al公開的技術中,使用一個引線框成型功率單元和控制單元并且最后通過配線連接。
技術實現思路
上述傳統方法的問題在于,加工變得很困難并且當控制單元和功率單元之一損壞時整個封裝都被作為廢品。此外,當將控制單元和功率單元制造成一個封裝時,還存在熱互作用的問題。為了克服上述問題做出了本專利技術,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及其制造方法,通過初級封裝加工(primary packaging process)分別封裝功率單元和控制單元并連接兩個封裝能夠獲得一個功率模塊。根據為實現該目的的本專利技術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包括控制單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引線框、控制芯片以及第一接合部,并且獨立(individually,分另O)成型使得第一接合部和第一引線框的外部連接部分暴露在外側,其中第一引線框和電連接至第一引線框的控制芯片安裝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包括:控制單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引線框、控制芯片和第一接合部,并且獨立成型使得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一引線框的外部連接部分暴露于外側,其中,所述第一引線框和電連接至所述第一引線框的所述控制芯片安裝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形成在待電連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以及功率單元,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引線框、功率芯片和第二接合部,并且獨立成型使得所述第二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引線框的外部連接部分暴露于外側,其中,所述第二引線框和電連接至所述第二引線框的所述功率芯片安裝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在待電連接至所述功率芯片的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其中,由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接合獨立成型的控制單元和功率單元。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7.25 KR 10-2011-00737161.一種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包括 控制單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引線框、控制芯片和第一接合部,并且獨立成型使得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一引線框的外部連接部分暴露于外側,其中,所述第一引線框和電連接至所述第一引線框的所述控制芯片安裝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形成在待電連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以及 功率單元,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引線框、功率芯片和第二接合部,并且獨立成型使得所述第二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引線框的外部連接部分暴露于外側,其中,所述第二引線框和電連接至所述第二引線框的所述功率芯片安裝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在待電連接至所述功率芯片的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 其中,由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接合獨立成型的控制單元和功率單元。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中,所述功率單元包括附接至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表面的散熱器。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還包括 導電接合框架單元,與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接合,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和所述功率單元通過所述接合框架單元接合。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之一形成為具有通孔結構,另一個形成為具有突出結構,并且所述通孔結構與所述突出結構相互接合。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中,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基板中,而所述突出結構是所述第一或第二引線框的一部分。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中,各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是各個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線框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通過焊接而結合。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中的至少一個突出至外側以形成外部連接端子。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和所述功率單元連接為使得所述第一基板的安裝有所述控制芯片的一個表面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安裝有所述功率芯片的一個表面布置在相同或相反的方向。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率器件模塊,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是PCB基板,所述第一引線框附接在所述PCB上,并且所述控制芯片安裝在所述第一引線框上,其中,在所述第一引線框和所述第一接合部之間形成引線結合。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中,通過在陶瓷板的一個面上形成晶種層并且在所述晶種層上形成金屬層而形成所述第一或第二基板,所述第一或第二引線框通過焊接而附接在所述金屬層上,并且所述控制芯片或所述功率芯片安裝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引線框上,其中,在所述第一引線框和所述第一接合部之間或者所述第二引線框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間形成引線結合。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率器件封裝模塊,其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碩浩,都載天,郭煐熏,金泰勛,金泰賢,李榮基,
申請(專利權)人:三星電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