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刺穿殘存的腹膜而將魚片從去頭、去內臟的魚體的骨架上完全分離的設備,所述殘存的腹膜是通過使用在傳送方向T上安裝在該設備前方的分離工具加工魚體而殘留下來的,該設備包括具有一對用于分離該腹膜的圓鋸片的分離部件,以及帶有至少一個且用于收納魚體并在傳送方向T上傳送魚體、使魚體尾部朝前地通過分離部件的鞍狀支承體的持續旋轉的傳送帶,其中,所述圓鋸片安裝在以橫斷傳送平面E的方式上下移動的承載體上。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用于通過刺穿在先前的分離切割過程中,特別是在腹部和背部的切割過程中殘留的腹膜而將魚片從去頭、去內臟的魚體的骨架上完全分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傳送脊骨在支承體上且背部朝上放置的魚體,使該魚體尾部朝前地通過用于將魚片從魚骨上分離下來的設備,其中,在傳送過程中使用旋轉的圓鋸片將魚片從魚骨上分 離下來。這樣一種設備及方法用于魚加工工業中的自動魚切片。在加工過程中,通常借助傳送帶或設置在傳送帶上的、又被稱為傳送鞍的支承體將魚體傳送至個體加工站及其他部分,除此之外,還將魚體傳送至將魚片從去頭、去內臟的魚體的骨架上完全分離的設備。基本的操作步驟為將魚片從魚骨上完全地分離或剝離下來,該魚片在被完全從魚骨上分離下來之前,其很大一部分已由在傳輸方向T上安裝于分離設備前方的諸如腹部鋸、背部鋸、肋刮刀等工具從魚骨上剝離下來。最后的操作步驟為在鞍形切片機上切片的過程中,包括從尾部區域開始,也就是從尾根處至腹腔起點,分離兩片在腹部切割和背部切割過程中從魚骨上切下來的大部分魚體之外的、且仍然由腹膜連接著脊骨或脊柱周圍魚骨的魚片的工作,以便將魚片完全地切下來。用于實現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5.31 DE 102010022056.6I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設備。其中所描述的設備包括設置有兩個在同一方向,也就是在傳送方向上被驅動的圓鋸片的分離部件。這意味著在魚體切割或分離過程中,該圓鋸片在傳送方向T上運轉,并且在加工過程中牽引或加速魚體。由于兩個圓鋸片的旋轉方向同為傳送方向T,為了保證可靠的分離切割,彼此間為同軸設置并由此可以平行的方式行進的這兩個圓鋸片進入切割或分離的對立支承。這樣,在旋轉的圓鋸片及固定的對立支承之間形成了剪切作用。然而,就作為現有技術的該設備而言,其缺點為由于圓鋸片的旋轉方向行進在傳送方向T上,這樣會將魚體從支承體上拽下,由此產生了不適當的切割。而且由于在某些情況下魚體會被拽至圓鋸片之間,由此會增加故障率。圓鋸片的平行設置還會引起脊骨被卡在圓鋸片之間的可能性,由此使脊骨不受控制地向上撕裂。此外,只能憑借付出相當大的工作量,例如經常清理圓鋸片與對立支承之間的區域,才可以達到圓鋸片與對立支承之間的衛生要求。發明內容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單、可靠的設備,以確保實現經過改進且更為可靠的魚片從魚骨上的分離。此外,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相應的分離方法。首先,利用具有上述特征的設備實現本發明目的。實際上,分離部件的兩個圓鋸片在與傳送方向T相反的同向上運轉。在與傳送方向T相反的同向上運轉描述了當圓鋸片碰上魚體時的方向(也就是說當圓鋸片碰上魚體時的圓鋸片運轉方向與傳送方向T相反)。由于這一優選為圓鋸片遇到魚體并要切割魚體時的位置或時刻所對應的相反方向,魚體會受到一個在傳送方向T反向上的力的作用,或受到減速作用,從而使魚體可以在支承體上保持穩定。因為本發明的這一設計,即圓鋸片在與傳送方向T相反的方向上運轉,實現了低成本的圓鋸片的可靠切割,尤其是在現有設備上實現了低成本的圓鋸片的可靠切割。因為圓鋸片的旋轉方向與現有設計相反,因此可省去現有設計中的對立支承,從而使本發明設備同現有設備相比更易于清洗。 本發明一較優實施例在于,這兩個圓鋸片(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間呈角度α設置,從而使所述圓鋸片的間距在與傳送方向T相反的方向上逐漸增加。憑借這一設置,在圓鋸片或鋸片切割刃與脊骨或骨架之間產生一偏移角,從而將圓鋸片切入脊骨或骨架并由此使骨頭殘留在魚片中的風險降至最低。本發明一較優實施例在于,這兩個圓鋸片(在豎直方向上)彼此間呈角度β設置,從而使圓鋸片的間距從傳送平面E開始向上逐漸增加。憑借兩個圓鋸片的“V”形姿態,使圓鋸片的間距從傳送平面E開始向上逐漸增加,由此形成了一個能夠防止脊骨或骨架卡在圓鋸片之間的可用空間。優選地,每個所述圓鋸片具有一刮搽部件,所述刮搽部件緊靠在所述圓鋸片的外偵U,其中,所述刮搽部件分別安裝在述旋轉臂上。憑借附加的所述刮搽部件,實現了將已被分離的魚片從圓鋸片處向側方引導的功能,尤其是還實現了將魚片上未被現前工具(尤其是圓鋸片)分離下來的區域進行剝離的功能。由此提高了切割質量及產量。本發明的第二目的由包含上述步驟的方法所實現。實際上,在分離過程中,所述圓鋸片在與傳送方向T相反的同向上旋轉。由此產生的有益效果與上文所述的設備所帶來的有益效果相同。因此,為了避免贅,述該方法產生的有益效果可參照上文相應段落。此外,從屬權利要求體現了本發明的適當和/或優選特征及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以及本發明方法的原理。所述附圖如下附圖說明圖I為本發明設備的側視圖;圖2為圖I所示設備的正視圖;圖3為圖I所示設備的分離部件的俯視圖;圖4為分配給每個圓鋸片的刮擦部件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0016]上述附圖示出的設備用于從魚體尾根處起至腹腔起點將已由腹部切割、背部切害I],亦即諸如刮削、耙子耙、切割等其他分離切割手段部分剝離的魚片從魚骨上完全分離下來。通過使用腹部鋸、背部鋸(未圖示)以及其他可用的分離工具將魚體加工后,本發明的設備10用于刺穿魚體11脊骨16周圍的腹膜而將魚片從去頭、去內臟的魚體11的骨架上完全分離,包括分離部件12和具有至少一個支承體14的持續旋轉的傳送帶13。魚體11以其脊骨被擱置在支承體14的支承邊16上的方式放置。在傳送方向T上,將魚體11尾部朝前且背部朝上地傳送過設備10。此處,魚體11或其脊骨15,或者更為準確地說是支承體14的支承邊16定義了傳送平面E。持續旋轉的傳送帶13優選地包括多個支承體14。這些還被稱作傳送鞍的鞍狀支承體14固定安裝在所述傳送帶上,但支承體14是可拆卸的,且可隨后者一起旋轉。支承體14用于收納魚體11。借助支承體14,可在傳送方向T上將放置在支承體14上的魚體11尾部朝前地傳送過分離部件12。分離部件12具有一對用于分離脊骨15周圍的從尾根或尾鰭至腹腔起點的腹膜的圓鋸片17,18,該腹膜是由安裝在傳送方向T上游的分離或切割部件留下的。構成了一對·圓鋸片的圓鋸片17,18安裝在傳送平面E之上,也就是說,圓鋸片17,18安裝在傳送帶13之上用于切入魚體11,并圍繞軸II旋轉。圓鋸片17,18設置在承載體21上。借助承載體21,分離部件12可以以橫斷傳送平面E的方式上下移動,也就是說,分離部件12至少具有一個豎直分量。這樣的移動能力不僅可以用來平衡高度差,還可以將分離部件12從待機位置移入工作位置,反之亦然。該移動可以為線性移動、曲線移動或其他普通的移動方式。優選地,承載體21圍繞軸I樞軸運動。在利用分離部件12的兩個圓鋸片17,18進行實際的分離或剝落操作過程中,在與傳送方向T相反的相同方向上圍繞軸II驅動圓鋸片17,18。換言之,圓鋸片17,18進入魚體11的方向或者圓鋸片17,18接近于傳送帶13的一側方向與傳送方向T相反。這兩個圓鋸片17,18彼此平行且間隔一定距離。但是,這兩個圓鋸片17,18的優選設置為(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間形成角度α,從而使圓鋸片17,18的間距在與傳送方向T相反的方向上逐漸增加。換言之,圓鋸片17,18的間距在傳送方向T上逐漸減小,以便一方面能夠使脊骨15容易地穿過圓鋸片17,18之間,另一方面隨著傳送進展的路徑,使圓鋸片17,18向脊骨15靠攏。此外,還可將這兩個圓鋸片17,18的設置為(在豎直方向上)彼此間形成角度β,從而使圓鋸片17,18的間距從傳送平面E開始向上逐漸增加,以便形成一個一方面可以引導脊骨15,另一方面能夠阻止脊骨15卡住的“V”形通道。從附圖中可以看出,分離部件12優選包括兩個部件22,23。可選地,每個部件22,23除具有圓鋸片17或圓鋸片18之外,還具有鋸片罩30或鋸片罩31,并且在不同情況下包括安裝于圓鋸片17,18和鋸片罩30,31的旋轉臂24,25。旋轉臂24,25可圍繞軸I旋轉或樞軸旋轉(rotatable or pivotable)。該兩個部件22, 23還可以彼此連接構成一體化分離部件12。部件22,23,或者更確切地說,旋轉臂24,25還可以常用方式調整并改變圓鋸片17,18之間的間隙或距離。優選地,以同樣的速度驅動兩個圓鋸片17,18。然而,還可以改變兩個圓鋸片17,18的運轉速度,并還可使兩個圓鋸片17,18具有不同的運轉速度。可選地,部件22,23的高度可調。鋸片罩30,31同圓鋸片17,18 —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邁克爾·于爾斯,
申請(專利權)人:北歐機械制造魯道夫巴德爾有限及兩合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