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采肉率高、快捷高效、適于餐館的小型魚刺分離裝置,該裝置包括擂潰單元和設置在擂潰單元下部的分離單元,擂潰單元和分離單元設置在機體內,并通過導管連通,擂潰單元包括擂潰電機、擂潰桶和由擂潰電機傳動的擂潰軸,擂潰桶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擂潰軸設置在擂潰桶內的中部,擂潰軸設置有牙棒,分離單元包括分離電機和由分離電機傳動的中心截面為倒梯形的分離桶,分離電機設置在分離桶的下部,分離桶桶壁密布有分離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巧妙的達到了魚肉與魚刺、魚骨、魚皮分離的效果,結構小巧緊湊,簡單實用,適合小型的加工企業以及餐館,尤其適合火鍋類餐館的“現場制作”。(*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魚刺分離裝置
本技術涉及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了一種水產加工中魚肉與魚刺、魚骨、魚皮的分離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農副產品加工,特別是水產品加工的不斷發展,新鮮的魚肉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生活,并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對魚肉、魚肉丸子、魚糕、魚春卷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而公知魚類大多體內都有魚刺,尤其淡水魚如鰱魚、鯉魚、草魚等肌間刺更多,是人們日常食用的障礙,特別是老年人和孩子在食用時更是明顯,分離魚肉的傳統方法通常是人工將魚體敲擊成魚糜后進行采肉,該方法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采肉率也不高,近些年,隨著魚類加工行業的不斷興起,市場上陸續出現了擠壓式和滾筒式的魚類加工機械,這些設備通常是靠皮帶和滾筒產生的擠壓力來使魚肉和魚刺、魚皮分離,往往存在采肉率低下,浪費嚴重,且設備結構復雜、龐大,耗能易損,不能滿足小型加工企業的需求,尤其是不適合在餐館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采肉率高、快捷高效、適于餐館用的小型魚刺分離裝置。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魚刺分離裝置,包括擂潰單元和設置在擂潰單元下部的分離單元,其中,擂潰單元和分離單元設置在機體15內,擂潰單元下部設置有導管11與分-->離單元連通,所述擂潰單元包括擂潰電機2、擂潰桶1和由擂潰電機2傳動的擂潰軸14,所述擂潰桶1設置有進料口3,所述擂潰軸14設置在擂潰桶1內的中部,擂潰軸14設置有牙棒4,所述分離單元包括分離電機13和由分離電機13傳動的中心截面為倒梯形的分離桶5,所述分離電機13設置在分離桶5的下部,所述分離桶5桶壁密布有分離孔6;該裝置的擂潰桶1頂部設置有水管16,所述水管16上設置有水管閥門17;所述分離孔6直徑為2~5毫米;所述導管11下部出口設置在分離桶5桶內下部;該裝置設置有魚刺收集桶7和魚肉收集桶8,所述魚刺收集桶7和魚肉收集桶8設置在分離桶5外圍,所述魚刺收集桶7在分離桶5上部外沿與魚肉收集桶8隔離;所述的魚刺收集桶7設置有魚刺收集出口9,所述的魚肉收集桶8設置有魚肉收集出口10;所述擂潰桶1側壁設置有斜向上的進料口3,擂潰桶1內側壁、進料口3下方設置有不少于三層緩落環12,所述擂潰軸14正對緩落環12環層之間設置有牙棒4,所述緩落環12為凹梯形;所述擂潰軸14正對進料口3的位置設置有不少于六層牙棒4;所述分離桶5包括分離區和位于分離區下部的整理區,所述分離桶5的桶底即分離盤上面均勻設置有不少于四個分散柱18,所述分離區的桶壁密布有分離孔6。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性,具體的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結構小巧緊湊,簡單實用,適合小型的加工企業以及餐館;-->(2)擂潰容器采用二級粉碎結構,使魚體得到充分粉碎,便于分離;(3)利用離心力的作用進行分離,并且分離桶采用中心截面為倒梯形的結構,巧妙的達到了魚肉與魚刺、魚骨、魚皮分離的效果,采肉率高,快捷高效。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述魚刺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魚刺分離裝置內的牙棒分布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魚刺分離裝置內的緩落環分布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特點和進步性,現結合附圖給出本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魚刺分離裝置,包括擂潰單元和設置在擂潰單元下部的分離單元,其中,擂潰單元和分離單元設置在機體15內,擂潰單元下部設置有導管11與分離單元連通;所述擂潰單元包括擂潰電機2、擂潰桶1和由擂潰電機2傳動的擂潰軸14,其中,擂潰電機2設置在機體15的頂部;該裝置的擂潰桶(1)頂部設置有水管(16),所述水管(16)上設置有水管閥門(17),為了增強魚糜的流動性,在擂潰魚體時須加適量的水。所述分離單元包括分離電機13和由分離電機13傳動的中心截面為倒梯形的分離桶5,所述分離電機13設置在分離桶5的下部;所述分離桶5包括分離區和位于分離區下部的整理區,分離桶5的桶底即分離盤上面均勻設置有四個分散柱,分散柱可使落在分離盤上的魚糜打散且均勻的甩向整理區,所述分離區的桶壁密布有分離孔6,分離孔6的直徑是2~5毫-->米,分離孔6直徑的大小根據不同魚種的魚刺大小而定,分離桶5設置成中心截面為倒梯形主要是為了利于魚糜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上滑動;所述導管11下部出口設置在分離桶5的整理區,打散的魚糜從擂潰桶通過導管落入分離桶5的分離盤上;該裝置還設置有魚刺收集桶7和魚肉收集桶8,所述分離桶5設置在魚刺收集桶7和魚肉收集桶8內部,所述魚刺收集桶7在分離桶5上部外沿與魚肉收集桶8隔離,所述的魚刺收集桶7設置有魚骨收集出口9,所述的魚肉收集桶8設置有魚肉收集出口10,所述的魚肉收集桶8下部內側設置有帶刮板的環,可將落至魚肉收集出口10附近的魚肉手動推至魚肉收集出口10。如圖2和3所示,所述擂潰桶1是圓桶形,所述擂潰桶1側壁設置有斜向上的進料口3,所述擂潰軸14設置在擂潰桶1內部正中間,擂潰軸14上的牙棒長度略小于擂潰桶1的直徑;擂潰桶1內分為兩部分,即兩級擂潰,一部分是擂潰軸14正對進料口3的位置設置有六層牙棒4,其中,每層牙棒上下呈30°角,主要是把進入擂潰桶的魚體撕裂成碎塊,即粗碎;另一部分是擂潰桶1內側壁、進料口3下方設置有三層緩落環12,每層有三個均勻分布在擂潰桶1內側壁的緩落環12,其中,所述緩落環12為凹梯形,擂潰軸14正對緩落環12環層之間設置有牙棒4,擂潰軸14正對最下層的緩落環下部設置有牙棒4,擂潰軸14正對最上層的緩落環上部設置有牙棒4,此部分主要是把粗碎的魚體進一步細碎,使之成為易分離的魚糜。使用本裝置進行魚刺分離的工藝過程描述如下:把需分離的魚去除內臟及頭部,并把魚體清洗干凈,然后由魚刺分離裝置的入料口把魚體送入魚刺分離裝置的擂潰桶;-->送入魚刺分離裝置的魚體擂潰時,打開水管閥門,把適量的水不斷注入擂潰桶;進入擂潰桶的魚體首先經過高速旋轉牙棒的瞬間粗碎,然后粗碎的魚肉和魚骨頭落入擂潰桶下部,并在緩落環的緩落作用下,魚肉和魚骨頭再次經高速旋轉的牙棒進一步的細碎,魚體被擂潰成魚糜;魚糜經導管落入分離桶桶底,經高速旋轉的分離桶桶底即分離盤的分散,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魚糜被甩向分離桶不帶分離孔的區域,魚糜中的魚刺在離心力和高速旋轉的分離桶桶內壁的作用下,魚刺呈現有規律的貼附于分離桶桶內壁,即魚刺的尖端部分不會正對著桶壁,魚糜在離心力作用下,逐步沿分離桶桶內壁向上移動;魚肉和魚刺、魚骨、魚皮沿分離桶桶壁進入分離桶帶分離孔的區域后,細碎的魚肉在高速旋轉的分離筒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從分離孔分離出去,魚刺、魚骨、魚皮在高速旋轉的分離筒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滑移至分離桶桶沿后被甩出分離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魚刺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擂潰單元和設置在擂潰單元下部的分離單元,其中,擂潰單元和分離單元設置在機體(15)內,擂潰單元下部設置有導管(11)與分離單元連通,所述擂潰單元包括擂潰電機(2)、擂潰桶(1)和由擂潰電機(2)傳動的擂潰軸(14),所述擂潰桶(1)設置有進料口(3),所述擂潰軸(14)設置在擂潰桶(1)內的中部,擂潰軸(14)設置有牙棒(4),所述分離單元包括分離電機(13)和由分離電機(13)傳動的中心截面為倒梯形的分離桶(5),所述分離電機(13)設置在分離桶(5)的下部,所述分離桶(5)桶壁密布有分離孔(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魚刺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擂潰單元和設置在擂潰單元下部的分離單元,其中,擂潰單元和分離單元設置在機體(15)內,擂潰單元下部設置有導管(11)與分離單元連通,所述擂潰單元包括擂潰電機(2)、擂潰桶(1)和由擂潰電機(2)傳動的擂潰軸(14),所述擂潰桶(1)設置有進料口(3),所述擂潰軸(14)設置在擂潰桶(1)內的中部,擂潰軸(14)設置有牙棒(4),所述分離單元包括分離電機(13)和由分離電機(13)傳動的中心截面為倒梯形的分離桶(5),所述分離電機(13)設置在分離桶(5)的下部,所述分離桶(5)桶壁密布有分離孔(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刺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的擂潰桶(1)頂部設置有水管(16),所述水管(16)上設置有水管閥門(1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刺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孔(6)直徑為2~5毫米。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刺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11)下部出口設置在分離桶(5)桶內下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刺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設置有魚刺收集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關健,
申請(專利權)人:關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