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滾動軸承潤滑脂組合物及制備方法,采用合成油、礦物油、環烷基油為基礎油,金屬復合皂為稠化劑,并添加了抗氧劑、防腐防銹劑、優質極壓抗磨劑等添加劑制成,將稠化劑加入到反應釜中,再加入基礎油總量的50~60%,然后加熱到140℃后再降溫到85℃開始皂化,之后攪拌加熱到190~210℃,再加入基礎油總量的25~33%冷卻降溫到170~180℃后加入抗氧劑,繼續攪拌并加入余量基礎油降溫加入防腐防銹劑,降溫到60℃以下,加入其他添加劑,經三輥機壓油三遍后出成品灌裝。制備的潤滑脂具有優良機械安定性、強粘附性能,使潤滑脂具有強的極壓抗磨性和長壽命性等性能,保證滾動軸承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潤滑脂
,特別是涉及到,尤其適用于滾動軸承的防護潤滑。
技術介紹
潤滑脂屬于潤滑劑的范疇,是一種稠狀的油脂狀半固體,主要由基礎油、稠化劑以及少量的添加劑組成,用于機械軸承間的摩擦部分,起潤滑和密封作用,有的也用于金屬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銹作用。滾動軸承是裝備制造業中重要的、關鍵的基礎零部件,直接決定著重大裝備和主 機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滾動軸承是將運轉的軸與軸座之間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損失的一種精密的機械元件。滾動軸承一般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內圈的作用是與軸相配合并與軸一起旋轉;外圈作用是與軸承座相配合,起支撐作用;滾動體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勻的將滾動體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其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著滾動軸承的使用性能和壽命;保持架能使滾動體均勻分布,防止滾動體脫落,引導滾動體旋轉起潤滑作用。隨著現在制造技術以及新型設備作業強度的不斷提高,相應的對軸承的抗磨損性能、耐用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滾動軸承的一些缺點也暴露了出來,例如滾動軸承運轉時噪音大;軸承座的結構比較復雜;制造成本較高;軸承運轉溫度高,溫升太快;即使軸承潤滑良好,安裝正確,防塵防潮嚴密,運轉正常,它們最終也會因為滾動接觸表面的疲勞而失效。滾動軸承的壽命與軸承間所用潤滑脂性能的好壞是緊密相連的,潤滑對滾動軸承的疲勞壽命和摩擦、磨損、溫升、振動等有重要影響,沒有良好的潤滑,軸承就不能正常工作。分析軸承損壞的原因表明,約40%左右的軸承損壞都與潤滑不良有關。因此,軸承的良好潤滑是減小軸承摩擦和磨損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軸承的潤滑還有散熱,防銹、密封、緩和沖擊等多種作用。而現在常用的潤滑脂已經不能解決上述滾動軸承工作的缺點,因此,基于上述缺點,對新型潤滑脂提出了一下幾點要求1、由于滾動軸承運轉的聲音較大,要求潤滑脂的纖維結構要又細又長,盡量降低軸承運轉時的噪音。2、因為軸承結構復雜,要求潤滑脂要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能夠充實軸承內部整個空間,并且在軸承工作時潤滑脂能分出一定量的基礎油進行油潤滑。3、軸溫高以及溫升快,要求潤滑脂的基礎油粘度不能太高,而且要精選一定配比的極壓抗磨劑來提高潤滑脂的極壓抗磨性能來緩解軸承運轉時各個方向產生的壓力和磨損。4、軸承的接觸表面容易疲勞,要求潤滑脂的結構穩定,具有出眾的粘附性能和機械安定性,且要加入防腐劑和金屬鈍化劑,使潤滑脂具有金屬鈍化的性能,防止軸承表面腐蝕,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5、為了降低能耗,要求潤滑脂具備運轉時低力矩的特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優良機械安定性、強粘附性能的適用于滾動軸承的潤滑脂組合物,選用合適的基礎油和稠化劑及添加劑,通過改進稠化劑皂化工藝,使潤滑脂具有強的極壓抗磨性和長壽命性等性能,保證滾動軸承的正常工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滾動軸承潤滑脂采用合成油、礦物油、環烷基油為基礎油,金屬復合皂為稠化劑,并添加了抗氧劑、防腐防銹劑、優質極壓抗磨劑等添加劑制成,其中稠化劑皂化工藝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要創新點,所選的稠化劑和極壓抗磨劑也非常新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如下一種滾動軸承潤滑脂組合物,組成及質量百分含量為稠化劑10 25%,基礎油組成合成油45 70%,礦物油5 30%,環烷基油5 10% ; 在上述的組份質量為100%計,添加劑加入量為2. 6 4. 85% ;添加劑包括(a)極壓抗磨劑2 4%,(b)抗氧劑0· 5 2%,(c)防銹防腐劑0· 05 1%。所述的稠化劑是棕櫚酸復合鋰、12羥基硬脂酸復合鋰其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合成油為聚α -烯烴合成油PAO。所述礦物油為低硫石臘基基礎油。所述環烷基油為鏈烷烴類、環烷烴類或芳香烴類基礎油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極壓抗磨劑為硫化物或磷化物或兩者的混合物,硫化物是硫化異丁烯、硫化烯烴其中的一種或兩種,磷化物是磷酸三甲酚酯、亞磷酸二正丁酯其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抗氧劑為胺類或酚類抗氧劑; 所述胺類抗氧劑優選二苯胺。所述酚類抗氧劑優選為2,6- 二叔丁基對甲苯酚、2-萘酚的其中一種或兩種。所述防銹防腐劑為苯并三氮唑、二壬基萘磺酸鋇其中的一種或兩種。本專利技術的滾動軸承基潤滑脂組合物制備方法,將稠化劑加入到反應釜中,再加入基礎油總量的50飛0%,然后加熱到140°C后再降溫到85°C開始皂化,之后攪拌加熱到190^2100C,再加入基礎油總量的25 33%冷卻降溫,繼續攪拌到17(Tl80°C后加入抗氧劑,然后加入余量基礎油降溫到85°C以下加入防腐防銹劑,繼續攪拌降溫到60°C以下,加入其他添加劑,攪拌均勻后,經三輥機壓油三遍后出成品灌裝。本專利專利技術的滾動軸承潤滑脂組合物通過改進稠化劑皂化工藝并選擇優良的稠化劑和基礎油,并添加了高性能的添加劑體系,采取新型的特殊工藝制備而成,保證了潤滑脂的長壽命性等性能,可滿足煉鋼設備高負荷滾動軸承、航空動力傳輸系統滾動軸承、鐵路輪對滾動軸承、高速運轉的車輪滾動軸承等各種苛刻工況的潤滑和防護要求。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實施例I中各組分物質及其含量如下稠化劑棕櫚酸復合酸20%,合成油PAO 70%,礦物油5%,環烷基油5%;在上述的組份質量為100%計;添加劑包括Ca)極壓抗磨劑硫化異丁烯I. 2%,亞磷酸二正丁酯O. 8% ;( b )抗氧劑二苯胺 O. 5% ;(c)防銹防腐劑二壬基萘磺酸鋇O. 05%,苯并三氮唑O. 05%。實施過程如下 將300g棕櫚酸復合酸和650g合成油PAO加入反應釜中,脂肪酸溶化后繼續加熱到140°C然后再降溫到85°C,加入225g氫氧化鋰水溶液進行反應,氫氧化鋰加入量為45g,阜化復合結束后恒溫一個小時,然后升溫加熱到210°C后將400gPA0加入反應爸進行冷卻,溫度控制在180°C左右,加入7. 5g 二苯胺,然后繼續加入75g礦物油和75g環烷基油將溫度降至85°C,加入O. 75g 二壬基萘磺酸鋇和O. 75g苯并三氮唑,繼續攪拌降溫到60°C以下,力口入18g硫化異丁烯、12g亞磷酸二正丁酯并進行攪拌均勻后,組合物在三輥機上壓油三遍罐裝成品。實施例2實施例2中各組分物質及其含量如下稠化劑12_羥基硬脂酸復合酸10%,合成油PA0:60%,礦物油22%,環燒基油8% ;在上述的組份質量為100%計;添加劑包括Ca)極壓抗磨劑硫化烯烴2. 4%,磷酸三甲酚酯I. 6%(b)抗氧劑二苯胺 O. 5%,2-萘酚 O. 3%(c)防銹防腐劑2_萘酚2-萘酚O. 05%實施過程如下將150gl2_羥基硬脂酸復合酸和330g礦物油和400gPA0加入反應釜中,脂肪酸溶化繼續加熱到140°C然后再降溫到85°C,然后加入135g氫氧化鋰水溶液進行反應,氫氧化鋰加入量為27g,皂化結束后升溫加熱到200°C后將405gPA0加入反應釜進行冷卻,溫度控制在175°C,加入7. 5g 二苯胺和4. 5g2-萘酚,然后繼續加入95gPA0120g環烷基油將溫度降至85°C,加入O. 75g苯并三氮唑,繼續降溫到60°C以下,加入36g硫化烯烴和24g磷酸三甲酚酯組合物在三輥機上壓油三遍罐裝成品。實施例3實施例3中各組分物質及其含量如下稠化劑棕櫚酸復合酸13. 6%,12-羥基硬脂酸復合酸3. 4% ;合成油PAO 45% ;礦物油30%;環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滾動軸承潤滑脂組合物,組成及質量百分含量為:稠化劑:10~25%,基礎油組成:合成油:45~70%,礦物油:5~30%,環烷基油:5~10%;在上述的組份質量為100%計,添加劑加入量為2.6~4.85%;添加劑包括:(a)極壓抗磨長壽命劑:2~4%,(b)抗氧劑:0.5~2%,(c)防銹防腐劑:0.05~0.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曉凱,吳寶杰,高艷青,郭振俊,李倬,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