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復合鋰基潤滑脂的組合物及制備方法。主要解決復合鋰基潤滑脂高溫粘附性和抗水性能差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以重量百分計包括以下組分:基礎油83~87%、稠化劑8~12%、聚丁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1~2%、抗氧劑1%、極壓抗磨劑2%、防銹劑0.5‰。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復合鋰基潤滑脂屬于高溫長壽命輪轂軸承潤滑脂,滴點不低于260℃,其優點是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優良的抗水性、高溫下使用壽命長,與聚脲潤滑脂相比具有高溫不硬化的優點,與普通復合鋰基潤滑脂相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有利于在高溫、高速、重載條件下形成潤滑油膜、抗水性優良、高溫軸承壽命突出等特點。本發明專利技術適合較為苛刻工況的汽車輪轂軸承的潤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潤滑脂
,特別涉及一種復合鋰基潤滑脂及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輪轂軸承用脂最早采用的是鈣基潤滑脂,該脂使用溫度較低、不適合使用在高轉速的場合;隨后研發的鈉基脂、鋇基脂,由于生態環保和抗水性差等原因并沒有使其得到廣泛的應用;后又研發的鋰基潤滑脂,硬脂酸鋰或12-羥鋰基潤滑脂具有使用溫度高、摩擦系數小、潤滑性能好、抗水性能好等特點,使鋰基脂廣泛應用于汽車行業。隨著汽車行業整體技術和單元化發展要求及道路條件的改善,現代汽車向著高速、重載、節能及環保方面發展,對潤滑劑的高溫性、防護性、極壓抗磨性、粘附性、長壽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使用鋰基脂越來越多的暴露出耐溫能力差、抗沖擊負荷能力差以及 粘附性差的缺點。近幾年研發的復合鋰基潤滑脂具有高滴點、耐高溫性;復合皂的纖維結構強度高,在高溫條件下具有良好的機械安定性,有長的使用壽命;有良好的抗水淋特性。由于復合鋰基潤滑脂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抗水淋、機械安定性,是目前汽車用脂的主要發展方向。對于復合鋰基潤滑脂的制備エ藝,中國專利CN 101921650A公布了ー種由復合鋰皂稠化環烷基油井加入表面活性剤、抗氧防腐剤、防銹劑和極壓抗磨劑煉制而成的復合鋰基脂,該脂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劑與皂分子形成協同作用,進而改善皂分子的排列方式和固化基礎油的能力,達到提高潤滑脂滴點的目的。美國專利USP 3681242報道了復合鋰基潤滑脂的組成和制備方法,采用12-羥基硬脂酸鋰和ニ元酸或硼酸、水楊酸的鋰鹽ニ組分復合而成的潤滑脂。中國專利CN 101838580A報道了ー種由十二羥基硬脂酸鋰鹽與癸ニ酸鋰鹽的復合物稠化礦物油或合成油,加入微米級的氧化鉍粉體作為極壓劑、加入ニ苯胺或噻吩嗪或ニ異辛基ニ苯胺等作為抗氧劑的潤滑脂組合物。專利CNlO 1481637A介紹了ー種低溫煉制復合鋰基潤滑脂的方法,在制造過程中避免因煉制溫度過高而導致基礎油以及ー些添加劑在煉制過程中氧化,從而有效提高復合鋰基潤滑脂的抗氧化安定性。采用現有技術制備的復合鋰基脂,存在高溫粘附性差、抗水性不好等缺點,限制了復合鋰基潤滑脂在較苛刻條件下的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復合鋰基潤滑脂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與傳統的復合鋰基潤滑脂相比具有粘附性好,有利于高溫高速下形成良好的潤滑油膜、機械安定性好等特點,是ー種滴點不低于260°C、適用溫度寬、不易氧化、防水性能優良的潤滑脂。本專利技術提供了ー種高溫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的復合鋰基潤滑脂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復合鋰基潤滑脂,其組份和質量百分比如下基礎油83 87%,稠化劑8 12%,聚丁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I 2%, 抗氧劑1%,極壓抗磨劑2%,防誘劑0.5%。。·所述基礎油為礦物基礎油。基礎油40°C運動粘度為(180 210)mm2/s。所述稠化劑選用12-羥基硬脂酸鋰和壬ニ酸鋰或癸ニ酸鋰。所述抗氧劑主要選自高分子酚類、ニ苯胺或烷基ニ苯胺。所述極壓抗磨劑選自硫代磷酸三苯酯、ニ烷基ニ硫代磷酸鋅。所述防銹劑是苯并三氮唑。本專利技術的潤滑脂的制備方法,步驟如圖I所示(I)將12-羥硬脂酸、ニ元酸和占總量1/3的基礎油加入反應釜,加熱至80 IOO0C ;(2)按照脂肪酸的量計算出堿用量,將計量的堿投入堿罐后用5 6倍的水溶解,加熱至70 90°C,配制成堿溶液;(3)反應釜內溫度在80 100°C時,將⑵步配制好的堿水溶液加入到反應釜中,關閉反應釜所有閥門,升溫升壓,升壓至0. 5 0. 6MPa,升溫至125 130°C開始恒溫恒壓160 180分鐘;(4)恒溫結束后開始升溫泄壓,泄壓至常壓,泄壓后溫度不高于140°C ;(5)泄壓至常壓,在130 140°C恒溫ー小時;(6)恒溫結束后,繼續加熱升溫,釜內溫度在180°C時加入聚丁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酷;(7)反應釜內物料升溫至200 210°C,恒溫10分鐘后自然冷卻;(8)冷卻至150 160°C時,加入抗氧劑,在冷卻至80°C時加入極壓抗磨劑和防銹齊U,加入剰余的基礎油調稠,經過剪切、過濾、脫氣后制備為潤滑脂。本專利技術的復合鋰基潤滑脂屬于高溫長壽命輪轂軸承潤滑脂,滴點不低于260°C,其優點是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優良的抗水性、高溫下使用壽命長,與聚脲潤滑脂相比具有高溫不硬化的優點,與普通復合鋰基潤滑脂相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有利于在高溫、高速、重載條件下形成潤滑油膜、抗水性優良、高溫軸承壽命突出等特點。本專利技術適合較為苛刻エ況的汽車輪轂軸承的潤滑。附圖說明圖I本專利技術潤滑脂制備方法流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I制備的潤滑脂的紅外譜圖。圖3是實施例I制備的潤滑脂的掃描電鏡照片。具體實施方實施例I 將380克12-羥基硬脂酸、95克壬ニ酸和約占總量1/3的礦物基礎油(40°C粘度為200mm2/s) 1440克加入反應釜,加熱至80 100°C,將98. 4克氫氧化鋰用五倍水溶解配制成堿溶液。在反應釜90°C時加入堿液,關閉反應釜所有閥門,升溫升壓,升壓至0. 5 0. 6MPa,升溫至125 130°C開始恒溫恒壓160 180分鐘。恒溫結束后開始升溫泄壓,泄壓至常壓,在130 140°C恒溫一小吋,以達到復合共結晶的目的。恒溫結束后,繼續加熱升溫,反應釜內溫度在180°C時加入50克PB。物料升溫至200 210°C,恒溫10分鐘后自然冷卻,冷卻至150 160°C時,加入25克ニ苯胺和25克高分子量酚,在冷卻至80°C時加入50克ニ烷基ニ硫代磷酸鋅、50克硫代磷酸三苯酯和2. 5克苯并三氮唑,加入2882. 5克基礎油調稠,經過剪切、過濾、脫氣后制備為潤滑脂。如圖2所示,是制備的潤滑脂的紅外譜圖,如圖3所示,是制備的潤滑脂的掃描電鏡照片。實施例2將358克12-羥基硬脂酸、89. 5克癸ニ酸和約占總量1/3的礦物基礎油(40°C粘度為195mm2/s) 1450克加入反應釜,加熱至80 100°C,將90. 7克氫氧化鋰用六倍水溶解配制成堿溶液。在反應釜90°C時加入堿液,關閉反應釜所有閥門,升溫升壓,升壓至0. 5 0. 6MPa,升溫至125 130°C開始恒溫恒壓160 180分鐘。恒溫結束后開始升溫泄壓,泄壓至常壓,在130 140°C恒溫一小吋,以達到復合共結晶的目的。恒溫結束后,繼續加熱升溫,反應釜內溫度在180°C時加入50克PB。物料升溫至200 210°C,恒溫10分鐘后自然冷卻,冷卻至150 160°C時,加入25克ニ苯胺和25克高分子量酚,在冷卻至80°C時加入50克ニ烷基ニ硫代磷酸鋅、50克硫代磷酸三苯酯和2. 5克苯并三氮唑,加入2900克基礎油調稠,經過剪切、過濾、脫氣后制備為潤滑脂。實施例3將480克12-羥基硬脂酸、120克壬ニ酸和約占總量1/3的礦物基礎油(40°C粘度為180mm2/s) 1384克加入反應釜,加熱至80 100°C,將124. I克氫氧化鋰用五倍水溶解配制成堿溶液。在反應釜90°C時加入堿液,關閉反應釜所有閥門,升溫升壓,升壓至0.5 0.6MPa,升溫至125 130°C開始恒溫恒壓160 180分鐘。恒溫結束后開始升溫泄壓,泄壓至常壓,在130 140°C恒溫一小吋,以達到復合共結晶的目的。恒溫結束后,繼續加熱升溫,反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性能復合鋰基潤滑脂,其特征是組份和質量百分比如下:FDA000020501142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高性能復合鋰基潤滑脂,其特征是組份和質量百分比如下基礎抽83 87%,稠化劑8 12%,聚丁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I 2%, 抗氧劑1%,極壓抗磨劑2%,防銹劑0.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潤滑脂,其特征是基礎油為礦物基礎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潤滑脂,其特征是基礎油40°C運動粘度為180 210mm2/s。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脂,其特征是稠化劑選用12-羥基硬脂酸鋰和壬ニ酸鋰或癸ニ酸鋰。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脂,其特征是抗氧劑主要選自高分子酚類、ニ苯胺或烷基ニ苯胺。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脂,其特征是極壓抗磨劑選自硫代磷酸三苯酯、ニ烷基ニ硫代磷酸鋅。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脂,其特征是防銹劑是苯并三氮唑。8.權利要求I的潤滑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如下 (1)將12-羥硬脂酸、ニ元酸和占總量1/3的基礎油加入反應釜,...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俊峰,康軍,吳鳳華,高艷青,吳寶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